注册

让文物说话:怎样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昏侯刘贺?


来源:光明网

如果不是近年来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取得的辉煌成果,人们对西汉废帝刘贺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二千多年前史书的记载上。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有人对只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却干了1127件坏事提出各种质疑,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这种质疑的声音渐渐远去。现在不同了,埋藏两千多年的文物出来“说话”了,它带给人们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居然与史书上的记载截然不同。现在,就让我们循着史书的线索,按照考古文物揭示出来的重要信息,还原一个真实的汉代海昏侯刘贺吧!

题记:记得一位世纪伟人说过,一部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所谓实录之事也多半是假的。但是如果因为大半是假的,就不读了,那就是形而上学。不读,靠什么了解历史呢?反过来,一切信以为真,书上的每句话,都被当作证实的信条,那就是历史唯心论了。

如果不是近年来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取得的辉煌成果,人们对西汉废帝刘贺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二千多年前史书的记载上。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有人对只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却干了1127件坏事提出各种质疑,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这种质疑的声音渐渐远去。现在不同了,埋藏两千多年的文物出来“说话”了,它带给人们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居然与史书上的记载截然不同。现在,就让我们循着史书的线索,按照考古文物揭示出来的重要信息,还原一个真实的汉代海昏侯刘贺吧!

引子:两副画像、一张清单

史书上对刘贺还真的有个画像。当年山阳郡太守张敞在写给汉宣帝刘病已的“小报告”中,这样描述已被贬为平民的刘贺:“故王年二十六七,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锐卑,少须眉,身体长大,疾瘘,行步不便。衣短衣大绔,冠惠文冠,佩玉环,簪笔持牍趋谒。”还说“察故王衣服言语跪起,清狂不惠。”(见《汉书》)这个画像除了说刘贺二十六七岁、身体长大外,其余都是丑化。想想吧,刘贺是汉武帝与倾城倾国的美人李夫人的孙子,怎么会是青黑色的脸上,长着小小的眼睛,尖尖的鼻头,连胡子都没有,身上到处长着因为风湿病而起的疙瘩呢?还说他走路艰难,上身穿着短衣而下身穿着大绔,戴个不伦不类的惠文冠。已经是平民百姓的刘贺,身上还佩带着高贵的玉环,文皱皱地拿着毛笔和简牍跪见太守张敞。据此张敞得出结论:刘贺是个白痴。在这个画像下面,还要特别注明霍光等满朝文武给刘贺下的历史结论:“继位二十七日,行淫乱。”具体地说,就是“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庙,子万民,当废。”(见《汉书》)

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出土的众多文物所揭示的刘贺,却与这幅画像截然不同。我试着根据出土文物承载的信息,为刘贺画像如下:

身材魁梧,注重仪表。虽然刘贺的遗体无法测量,但初步推断其身高大约一米七五左右,在当时是大高个子,仪表堂堂。出土两面铜镜,一尊铜鉴,还有成套的漆奁(化妆盒),都是刘贺的常用之物,说明刘贺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经常修饰。

揭秘海昏侯:当了27天皇帝真的干了1127件坏事吗?

资料图:在刘贺尸骸头部位置发现了7个精美的漆盒,这是漆盒上精美的动物纹饰。

儒家经典,熟读于心。刘贺的老师王式是汉代有名的大儒,其弟子很多都成为朝廷的博士。在刘贺18岁前王式就让他熟读古诗三百零五篇。这次出土的漆器屏风上,绘有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大幅画像就充分证明,刘贺是尊孔崇儒的。正在清理的竹简中,有《论语》《易经》《礼记》等儒家经典,更说明刘贺是“读孔孟之书,行尧舜之道”的。

揭秘海昏侯:当了27天皇帝真的干了1127件坏事吗?

三千枚简牍

粗通医术,仁者爱人。在出土的竹简和木牍中,还有一部分是医药方面的书籍。而很大一部分青铜器都与制药有关,如温鼎和染炉(被认为是火锅),悬壶和釜(被认为是蒸馏器或蒸煮器),以及臼和杵,成套的量器,称重的“砝码”,用于计时的刻漏(俗称滴漏)等等,据此可以认为刘贺在家里可能开了个制药的小作坊。刘贺晚年多病,俗话说“久病成良医”,不敢说精通,粗通应该差不多。孔子学说的核心讲究的是一个“仁”字,而“仁”的最高境界是“仁者爱人”。刘贺的作坊制出的药材除自用外,一方面运到边远地区去销售,一方面也为四邻八乡的老百姓治病。

大刘记印:一把破解海昏侯墓巨额财富秘密的钥匙1

图为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臼和杵

[责任编辑:李志明 PN032]

责任编辑:李志明 PN032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