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专访光泉法师:申遗拍剧开书院 灵隐寺有文化担当


来源:凤凰国学

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接受凤凰国学独家专访时说,灵隐寺每天平均将近一万人次,现在时代又是信息全覆盖,可以说古刹已经藏不住了。既然藏不住了,那就勇敢走出去,这就是“跨入红尘”。跨入红尘并不可怕,跨入这个红尘的目的是要高举法杖,去彰显我们佛教自身的清静、庄严。

腊八节前夕的灵隐寺,梵香中弥漫着浓郁的粥香。

杭州人有腊八“打斋饭”的习俗,每年从腊月初一起,灵隐寺都要连日熬制腊八粥赠送市民。这一传统恢复已近40年,而大规模施粥也持续了八年。今年的施粥点,由30来个增加到100多个,总计要向社会各界赠送30万份福粥。

与此同时还有两天的弘扬国学公益论坛、腊八文化论坛,这让寺里的僧人和义工们忙得不可开交。

1月4日上午,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抽空接受了凤凰国学的独家专访,话题从佛学传播到国学传播,从灵隐寺的腊八申遗到拍电影、开书院,分享了他对弘扬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经验。以下为访谈实录。

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接受凤凰网采访

古刹藏不住了 高举法杖跨入红尘

凤凰国学:实际上寺庙也是一个公共场所,它一方面是出家人的修行之所,另一方面,它也是面向大众来做大众教化的一个场所,那么您作为一寺之主,在平衡这两种关系的时候,是不是会考虑一方面需要清清静,但是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接待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来访的人。怎么样处理这种平衡?

光泉方丈:对,我们也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长时间。我们提出一个理念,就是在当今社会,以前叫“深山藏古刹”,现在古刹已经藏不住了。

一些人来了以后,我们给他们介绍,以前的灵隐寺到了毛家埠,离灵隐寺有两公里远的地方,他到那边上船以后要走路,走进来的,这个两公里,其实就是滚滚红尘到清静佛地的一个间隔,我们说就是一个防火带、一个隔离带,通过这两公里的走路以后,人们把心就沉淀下来,到了寺庙,就有一种亲近的、恭敬的心来上香、礼佛。

但是今天交通发达了,汽车直接开到寺庙里面,我开句玩笑,有些人恨不得把汽车开到大雄宝殿门口。所以说以前寺庙都有下轿石、下马石,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这就是对佛的一种恭敬,现在社会的理念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没有这种限制了,并且我们看到所有来的游客,灵隐寺每天平均将近一万人次,有那么多的手机,现在时代又是信息全覆盖,所以在这个时候,可以说古刹已经藏不住了。

我们说怎么办呢?我那天给寺里师父们在讲课的时候,我说既然藏不住了,你就勇敢走出去,不要躲躲闪闪的,躲不过,也躲不了。既然躲不了,干嘛还藏?你就勇敢走出去,我说这就是“跨入红尘”,走出去就是跨入红尘。跨入红尘并不可怕,跨入这个红尘的目的是要高举法杖,去彰显我们佛教自身的清静、庄严。你不能是跨入红尘,然后同流合污,那是你被滚滚红尘所淹没了,这时候你的存在与否,已经毫无意义了。所以说你跨入红尘的同时,你应该彰显出你的神圣心、你的庄严心,以你的神圣与庄严,去引领整个社会,引领滚滚红尘。这时候你的重要意义,你的存在的价值,就能够体现出来。

今天这个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这个制度,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更加需要佛教去走进这个社会,调和矛盾,发挥我们应有的一些作用,用佛法的智慧去理解和应对今天社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就是佛教今天存在的意义,它就能够彰显出来。

凤凰国学:这让我想到有一个词:勇猛精进。刚才您也说到这种敬心,我们当下很多人都没有这种“敬”了,不管是对于道德伦理,还是对于传统文化,对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很多东西,没有敬意了,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消费主义,认为什么东西都可以消费,可以拿来作为调侃,或者作为话题、谈资,心中没有敬意了。所以在传统节日或者节气里举办一些活动,像论坛或者公益活动,弘扬国学,它的意义是挺大的。

光泉方丈:确实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对于国学比较轻视了,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作为“封资修”,把它彻底打烂了,所以人们对于国学,特别是像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些重要理念,可能关注得相对比较少了。

那么在今天,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确实也被淡忘,现在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过年。然后现在这几年中央政府重视了,把中秋作为固定假日来做了,把清明也作为固定假日了,对于这些传统节日有更多的推动,人们可能就有一些记忆了。

但是中国人还有大量的节日,比方说我们的七月十五,农历的七月十五,我们佛教叫盂兰盆节,又是佛的欢喜日,其实这一天所体现出来的是中国人的孝道。灵隐寺最近这几年来也在推动孝道的活动,我们每年举办大型孝道文化的推广活动,比方说我们在四月初八这一天,按照佛教,四月初八是佛的成道日,佛的诞生日,现在我们把它和慈善结合起来,以前民间的四月初八,大家都放生,渐渐为放生而放生,那么现在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慈善的项目来做,不仅仅停留在放生这个层面,因为放生现在跟环保结合起来了,放生的目的是为了自然界更和谐,不要去破坏食物链,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提出一种环保的理念,作为我们佛教来说,环保其实也是一个慈善的项目。通过四月初八对佛的诞生日的纪念,我们做更大的慈善来回报社会。

我们这几年做的十二月初八的腊八活动其实也是这样,我们现在开始对腊八申遗,把它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方向去做。最近这几年来,灵隐寺大规模的烧制腊八粥,现在一年有30万份,每一份500克,向社会各界去派送、去赠送,其实我们的目的,就是在岁末年初,在新年来临之前,送我们社会各界一个吉祥、一个温暖。

像这种节日,在中国还有许多。像端午节,韩国已经注册了世界遗产,那么我们中国那么多的节日,我们也应该去注册为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记得当年韩国把端午注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国人反映很大,这些呼声说明,我们中国人对传统节日是很在意的。既然是在意的话,我们应该行动起来,有些能够有条件申遗的,我们应该争取申遗,不要等到某一天,其它国家的人把它申遗后,我们又是群情激愤。

这些传统的节日对中国人来说,其实它是一种乡愁,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记忆。这些节日一旦在人们的记忆当中消逝的话,这也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我们看看现在人们对于春节、中秋节,已经慢慢开始有一种传统文化复兴的味道了,作为佛教界,我们如何在这个方向去配合社会,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几天,我们通过腊八走向社区,走向社会,今年在社区的发放点已经达到100多个,说明民众们对这个也是很欢迎,我们这个发放点是自己自愿报名,去年是30多个点,今年到了100多个点,一共发放30万份,民众的需求还是存在,我们努力去满足大众的这种需要。今天社会,人们已不是为了温饱来喝这碗腊八粥,而是因为这是佛教、寺院送给大家的一份祝福,从这个角度,大家都非常高兴,非常喜欢。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灵隐寺应该可以做得更多一点。

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接受凤凰网专访

 佛教平民化已浸入国人细胞 传播需与多媒体结合

凤凰国学:我们一讲到中华文化主体的时候,就会想到儒释道三教的合流,毫无疑问,博大精深的佛学本身是我们中华国学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任何时代,无论是说国学也好,还是佛学也好,都有一个当代化的问题,也就是怎么样跟当时的时代相结合,怎么样让国学以更加接地气、更加接近普通大众的方式传播。对此您怎么看?

光泉方丈:其实佛教从两千年以前传入中国开始,它一直是适应中国社会。我们讲任何一种文化,它传播到一个地区以后,必须与当时、当地的一些文化相适应,如果说不相适应的话,它就站不住脚,它不可能生根发芽。所以佛教在公元初传入中国以后,开始的时候是在士大夫当中流传的,但是它接下来马上走向民间,所以说传播非常快,那么它在传播的过程当中,积极的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适应、相结合,比方说跟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学说迅速地结合起来,这种表现在唐代以后尤为明显,所以说后期宋明理学的产生,其实就是结合了佛教、道教的这些思想,融合成为自己的一种独特的流派,流传于世。

那么从中国文化来看,它在当时的流传过程当中,也是比较平民化、大众化的,特别是宋代朱熹,当时朝廷把朱熹对于四书五经的批注,作为科考的标准答案一样,其实它就有一个普遍性,所有的文人都要去学习他这一套理论和思想,然后才有考科举的可能,所以说它其实已经民间化了。那么佛学的民间化走得更远,可以说无论你认字不认字,它都普及开了。

随着佛教的发展,各宗派的发展,老百姓妇孺皆知,所以它是非常平民化的这么一种宗教,它的影响力很大。通过这两千年的传承以后,可以说已经浸入到我们中国人的细胞当中去了,应该说佛教的传播是非常成功的一种传播,也是平民化做得相对比较极致的一种方法。

在今天的网络化、碎片化时代,佛教的传播,可能也需要重新去定位,纯粹用传统的这种方法在今天来看,还是不错的,但有待进一步的去强化。比如今天的多媒体时代,如何运用多媒体来发展,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在今天的国际交往当中,佛教如何去发挥自己的这些长处,向海外去传播?因为最近几年来,特别是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国力上来了,文化发展了,但是在海外,西方社会未必了解你的社会,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去利用现在的多媒体,向世界去传播,让西方社会更多的来了解我们的国学,了解我们的佛教,这个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责任编辑:柳理 PN030]

责任编辑:柳理 PN030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