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朱熹的这首诗 道出了哲学与思想关系的真谛


来源:凤凰国学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哲学的强烈动机。这样说来,我们每一个人都与哲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程度不等的关系。只要细心考察,你就会发现,哲学问题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他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日用不知”、“习焉不察”。

朱熹

朱熹有《观书有感》二首流传于世,其中第一首是这样的: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方塘半亩虽然不大,但它却像一面明镜,淳澈明净,一尘不染,天光云影在其中浮动闪烁。淳澈明净的方塘之水与天光云影交相辉映。方塘如镜面般明净,这是静。然天光云影却在其中闪耀浮动不已,这又是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又呈现为一种动静融合为一的画面。这是一幅无比美妙的画面,令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无疑,方塘之水要能够清澈地反映天光云影必须清而又空,毫无尘埃。然天光云影之能够在水中闪耀浮动,又表明方塘之水是空中有灵,空灵结合为一体。方塘半亩不大,但却能够反映万里晴空的天光云影,这又是从小中见大。

那么方塘之水为什么能够总是这样的淳澈明净呢?诗人答道,因为有“源头”的“活水”不断地涌入方塘。

一般人认为,朱熹这首诗是借景物的描写抒发哲学家的义理,这固然不错,但却不完全准确。因为诗中的方塘本来就有两层含义,即明指人眼所见的方塘,暗中却喻指人的心灵。显然前一种意义的方塘在诗中是没有任何深意的,任何世人都能轻而易举的看到。在朱熹看来,其实这后一层意义的方塘才是朱熹这首诗的旨意所在。因为此诗题为《观书有感》,显然是诗人因所读书中的哲理撩拨起心中无限的哲学遐想,大有不吐不快之感觉,于是才提笔写下此诗。

如果把半亩方塘视为我们的心灵,那么我们就能准确地理解朱熹此诗的深刻哲理。我们要保持自己思想、精神、心灵的淳澈明净,一尘不染,才能做到以静待动,动静合一,才能保持空灵合一,以小见大。而心灵、思想、精神之能够保持其空灵,保持其淳澈明净、毫无芥蒂又必须有其“源头活水”。在朱熹处,思想、精神和心灵的“源头活水”显然是指他积极倡导的理学思想。他认为,理世界是“洁净空阔底世界”,人的心中之理,和万物所蕴涵的理又是相通的。万事万物的生长发育是由于“天道流行,造化发育”。为什么天理流行就能化育万物呢?朱熹答道:“天道流行,发育万物。其所以为造化者,阴阳五行而已。而所谓阴阳五行者,又必有是理而后有是气。及其生物,则又必因是气之聚而后有是形。故人物之生,必得是理,然后有以为健顺仁义理智之性;必得是气,然后又以为魂魄五脏百骸之身。周子所谓‘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者,正谓是也。”可见,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产生长养是由于伴随着理的阴阳五行之气的流行。化育流行乃使宇宙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理是能造作,能创生的实体,是万化之源,万物之本,当然也是我们思想或生活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如果你对理学思想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对朱熹此诗的理解就自有新的境界,就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从哲学的高度来看这个世界,就显然会与从俗世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大不一样,尽管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但它向我们所呈现的意义却大不一样。

如果我们能够保有思想、精神和心灵的“源头活水”,我们的精神生活便会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充满盎然的生机、无上的乐趣和甜蜜的幸福感。用这样的眼光看待生活及其世界的一切,自然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当然,这个思想、精神和心灵的“源头活水”便是活的哲学思想。要想有幸福美好的生活,你就得学习哲学。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精神生活的守护者,是心灵的“源头活水”。

一般人的生活没有精神、思想和心灵的源头活水,所以他们的思想、精神和心灵枯竭如化石,生活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善,没有德性,没有幸福,没有一切美好的东西,生活当然也就空虚不实,枯燥乏味,苦不堪言。生活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也没有任何价值,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幸福了。他们孜孜以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得到了所需要的物质,到头来却全然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因为他们不知道生活的幸福指的是精神生活的幸福,是必须内求于心灵深处才能得到的。不仅我们的身体需要食粮,我们的精神、思想和心灵也同样需要食粮。而且后一种食粮对于人的幸福生活而言更为重要。诚如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所说的那样,“轮船要煤烧,我的脑筋中每天至少要三四立方尺的新思潮。”中国的优秀诗人郭沫若把司汤达的这句话视为了“警策的名言”,看成是他当日的“装进了脑的无烟煤”。夹竹桃的花、石榴树的花正在怒放,郭沫若追问,那么“思想底花可要几时才能开放呀?”在他看来,思想的花朵指的是新的思潮,没有新的思潮不可能会有思想的花朵。有了这样的认识,郭沫若发誓要成为一个挖煤工,“要往图书馆里去挖煤去”。

且听诗人的心声:       

“轮船要煤烧,

我的脑筋中每天至少要

三四立方尺的新思潮。”

Stendhal哟,

Henri Beyle哟,

你这句警策的名言,

便是我今天装进了脑的无烟煤了!       

夹竹桃底花,

石榴树底花,

鲜红的火呀!

思想底花,

可要几时才能开放呀?       云衣灿烂的夕阳,

照过街坊上的屋顶来笑向着我,

好像是在说:

“沫若哟!你要往哪儿去哟?”

我悄声地对她说道:

“我要往图书馆里去挖煤去哟!”  

可以说,哲学思想就是最好的思想煤矿。

由上可知,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哲学的强烈动机。这样说来,我们每一个人都与哲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程度不等的关系。只要细心考察,你就会发现,哲学问题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他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日用不知”、“习焉不察”。

*原标题《哲学是思想的源头活水——读朱熹<观书有感>第一首》,作者胡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凤凰国学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李志明 PN032]

责任编辑:李志明 PN032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