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南大学教授杨雨:对传统文化有自信 不畏惧智能时代


来源:凤凰国学

2017年10月20日下午,凤凰网、一点资讯携手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联合主办“道贯古今——对话数字传播与智能时代的文化中国”高峰论坛。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雨在论坛上以“此日中流自在行——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诗意延续”为题发表演讲。

2017年10月20日下午,凤凰网、一点资讯携手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联合主办“道贯古今——对话数字传播与智能时代的文化中国”高峰论坛。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雨在论坛上以“此日中流自在行——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诗意延续”为题发表演讲。以下为杨雨教授演讲实录:

杨雨教授在“道贯古今——对话数字传播与智能时代的文化中国”高峰论坛发表演讲

今天这个论坛是对话数字传播与智能时代的文化中国,我们今天听到的高频词就是文化自信。数字传播和智能时代,传统文化如何焕发出新的魅力。对于文化自信这个高频词,在上场的那一刹那,我是不自信的,因为我是唯一拿稿纸的人。我今天讲的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诗意延续,前面的演讲者用遥控器,我拿着稿纸,是不是也是传统的一种形式?我纠结了半天,不拿稿纸上来也是可以讲的,但是我想有两个选择,如果我拿着这个稿纸上来,用传统的方式证明我对这个论坛有过精心的准备,证明我很认真。但是我拿着稿纸上来,不脱稿讲的话,证明我不够自信。我到底选择不认真,还是选择不自信?我在下面纠结了一会儿,还是选择展示我的认真。

我之所以精心准备,说实话我对这个话题此前没有特别深入的思考,我可以比较善意的说我是学院派,也可以不太善意地说,在这个时代,我只是一只学院里面的井底之蛙。在上场前,在休息的时候,几分钟的时间里,贸然地碰到了亚总,他英俊的眉宇之间有淡淡的忧虑,问我一个问题,你今天讲什么?我说传统文化的诗意传播和智能时代如何焕发魅力的问题,他说你怎么讲?我感受到他的忧虑,我就讲了一下思路。然后他说,你真的很乐观。他开始非常忧虑地讲到,比如说AlphaGo Zero的事情,这个话题没有继续。

我把亚总的那种表现定义为面对这个时代,媒体人的焦虑、焦灼,我暂且定义为“忧心忡忡派”。我乐观的言谈不知道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对亚总的焦虑有一点点的缓解,但是我现在姑且定义为“盲目乐观派”,我希望这个盲目乐观派再加上一个注解,就是文化自信。

大数据和智能能时代是科技创新给时代带来的新福利、新气象,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无可阻挡,也不必阻挡。顺应是一种基本的态度。顺应之后,我相信大家都能享受到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带来的便捷与畅快。

大数据和智能是处理文化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文化精神。所有的方式都有意义,所以大数据和智能也会给当代文化学术带来新的变化,如对诗歌题材、意象的大数据分析,比有限的自身阅读肯定会更科学,更契合古人的现实状况和审美特征。电子阅读和对相关文字的处理,为文化学术研究带来了空前的便利,更便于从中发现规律。掌握了方法,取材、取证不再变得艰难。节省了时间,缩短了空间,等于延长了一个人的学术和文化生命。

当然我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还有个人的亲身体会。在学术研究的层面,比如说《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的校点,现在借助数字和智能的技术处理,只需要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我们在学术圈里面流行一段话:做文献考据研究很受尊重,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则需要几年的时间,要搜索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今天我们有很多的学者说,在机场候机的半个小时,完成一个很高水平的文章,就是借助大数据的搜索,检索、整理的工程。

一位长江学者20多年前曾经出版一本学术著作,有很多的文献没有来得及核对,因为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约束,20年后,2017年他决定将这本书再版,这时就牵涉到很多文献核对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献,他在国内的若干图书馆通过数据检索都没有搜索到这个文本的收藏,所以他发微信朋友圈:“万能的朋友圈,你知道这个吗?”南京大学某位教授就回复了他说,让我的学生帮你查。南京大学的教授通过他的学生联系到哈佛访学时候的导师,通过哈佛图书馆搜索到了这个文献,拍照发过来。在过去需要花好几年时间的文献检索,利用新的传播技术,在这互联网+的时代,只要一到两天之内就完成了20年前不太可能完成的事情。

王兆鹏先生和一个教授联合主持开发了唐宋诗人地图,我们了解一个诗人一生的行迹,比如说苏轼,小学生用大数据来研究苏轼,过去把苏轼的诗集看下来形成一个概念需要很长的时间,现在在地图里面点击苏轼,一生经过的地方用无数个红点连接起来,点击红点,比如说在湖州,就会出现苏轼在湖州每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发生过什么样的重要的事件,比如说乌台诗案。一幅地图不是诗人的点,还是诗人的一生的行迹,或者是一个时代的所有的诗人的行迹,都能够浓缩在一张地图当中。

中国古代哲学都讲究以简驭繁,以一总万。大数据和智能化繁为简、融万于一,不仅契合社会与科学的发展,也契合中国人的古老理念。

创新之中包含着复古的因子。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智能时代与远古时代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一性,简单中不失丰富,自然中充满灵动。

其次从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而言,最近几年大家关注到,无论是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我们发现有传统文化遍地开花的这样一种现象。比如说刚才有提到的中国诗词大会,我知道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诗词》两册发行到了68万,通过这个平台,非专业的百姓给我们反馈,以前我觉得喜欢诗词的人很少,而且我的周围几乎没有喜欢古典诗词,我不好意思说我爱好古典诗词,这样说的话别人就以为你有点酸腐,就会用异类的眼光看你。通过传统文化的节目的遍地开花,他突然发现这是一个知音相求的平台。在多元文化的时代,你不是孤独的行走者,有知音,而且知音有了相聚、对话、发声的平台。

去年我参加了一档在网络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化节目《见字如面》,我做点评人,点评了一个嘉宾。单集的最高播放量5千万,豆瓣的评分很高,数据统计他们的节目收看人群主要是处在19到25岁这个年龄阶段,也就是说是90后、95后,这样一个年龄阶段是主要的收视群体。托这个节目的福,我在我女儿学校里面火了一把,我女儿的同学们不知道这个是她的妈妈,同学们看完这个节目之后说,早知道古文是这样的,以前就不会反感古文,古文原来有这么魅力。通过新时代的演绎,借助技术手段和传播手段,我们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在今天得到进一步的彰显。

传统文化的特点不在文化,而在“传统”。所谓传统文化是指曾经发生、一直发展并影响至今的精粹文化。她从历史走来,但出现在大家面前,并无违和感、隔膜感,因为这种文化吸收了民族文化最精华的成分,滋养着我们的先人,而我们的血脉里流淌着先人的血液。有位学者说得好,“对传统文化研究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把自己从过去中释放出来”,我们继承传统,不是为了复古,从某种程度上说恰恰为了将我们从过去中释放出来,迎接新的命运,挑战与机遇。事实上我们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从古到今一直在经历着包容与创新的历程,几乎每个时代都对过去的文化有着创新与推动,对外来文化有着包容与吸收,

唐诗宋词为何在我们这个国度经久不衰?温柔敦厚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人基本的性格与处世追求?礼乐文化为何能兴发一国民众之信奉。都是因为他们从厚实的传统中走来。文化的生命力才能构成绵延不绝的传统。

在大数据和智能时代,传统文化必然有属于自己的不可更替的存在方式。用智慧照亮智慧,用情感寻觅情感,用温度感受温度,用脉搏触摸脉搏。传统文化无论经受怎样的变化,这些被证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式,一定会继续强大。因此在这个新的时代,我们要做的事充分顺应与利用大数据和智能为我们带来的便捷,而不是过分依赖大数据和智能,使人的心灵难以闪亮,热情不易挥发。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欢迎智能时代犀利和磅礴的到来,她让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更具有质感;我也眷顾传统时代的温情和从容的存在,她使我们的内心和情感更莹澈自然。我得承认,我既享受着大数据和智能给我的工作带来方便,同时也依然享受着是“手倦抛书午梦长”的随性和自在。

在我看来,智能时代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就像朱熹《观书有感》 诗中所说到的那样:“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我想,智能时代好比是昨夜江边春水生,而传统文化就是那艘艨艟巨舰,水涨船高,水到渠成,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我对传统文化在今天所散发出来的魅力与价值充满信心也满怀期待。

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跨界对话:智能时代的中华文化 如何打通古今二脉

一点资讯李亚:数字传播与人工智能助力文化中国与新商业文明

2017年度传统文化网民阅读报告首发 一点资讯大数据解读

五大IP、四种玩法 凤凰网携手一点资讯开创文化营销新篇章

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文化之道”在当代贯穿始终

金定海:越往内心走,越中国 

陆晖:这是最有文化的时代 不必为他们担心

大咖同台论道:传统文化如何适应当下迎接未来?

[责任编辑:李志明 PN032]

责任编辑:李志明 PN032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