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老子心中的治国理想:成全人性才是最高境界


来源:凤凰网综合

治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成全人性中的“天道之自然”。

本章讲了治理天下的四种层级:上德之治,上仁之治,上义之治,上礼之治。这是一个治理水平逐级变差、每况愈下的状态。其关键就是朝廷权力扩张而民众的自主性日趋减少的过程。如何理解?

大家好,这是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今天讲第三十八章。这章很长,表面上看起来很难理解。但其实只要抓住要点,就会发现本章的意思并不深奥,也不复杂,我先念一遍: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本章的核心,是讲治理天下的四种状态、四种层级。一是上德之治,二是上仁之治,三是上义之治,四是上礼之治。这是一个治国水平逐级变差、每况愈下的情况。

为什么会逐级变差、每况愈下?这背后是君王朝廷对民众的干预不断加深的过程,是民众的自主活力日趋减少的过程。简单说,就是民众愈来愈不自主、不自由的过程。

所以,民众的自主程度是理解本章的关键。也就是说,君王朝廷对民众的干预程度,与民众的繁荣昌盛成反比。民众的自主程度,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程度成正比。

我们先看第一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指最上乘的德、最高层次的德。这是最高层次的治理方法,君王朝廷不以“德”治国,才是真正有“德”的君王朝廷;“下德”是“德”最差的模式,这是层次最低的治理方法,就是不放弃以德治国,这样的君王朝廷就很缺德。

明代宣德炉一种

古代帝王大多喜欢“德”字,标榜自己的“德治”。老子认为,“德治”的本质是朝廷权力对民众日常生活的侵扰,破坏了民众本身自有的道德精神。

老子看问题总是与众不同。为什么君王朝廷愈是讲以德治国,愈是缺德,愈是不搞以德治国,愈是有德?原因在于:以德治国,是政治权力伸到了道德伦理领域,把道德伦理、生活风俗当成了政治的工具,权力一元化的控制,这破坏了民众本身自有的道德精神。

这是对周王朝“以德治国”的国家哲学的反省。“以德治国”的提出,其实有一个合理的历史渊源。周人灭除商朝,建立周朝,周人解释这种历史的变迁, 用的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理论。上天不偏爱谁,上天就辅助有德之人。商纣王缺德,周文王有德,所以天命转移,转向周人。“德”的核心,是敬天爱人。有德者得天下,无德者失天下。

周公制礼,是以“礼”的形式,来实现“德”的价值追求,所以后人又称之为“德礼之治”。“以德治国”最初的提出,是针对君王而来的,告诫后代君王要自律、有德,敬天保民,以获得上天之护佑,以长治久安。这是以君王的自我约束、自我反省为前提的。

但是到老子时代,“以德治国”,逐渐变成了君王朝廷用礼教来管制民众。例如《论语》开篇第二则就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好犯上的人,很少啊;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从来没有过。君子要从根本上做起,有了根本,就能生出道的规则。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就是仁的根本吧!”

他讲得很清楚,“仁”也好,“孝”也好,“弟”也好,(“弟”通“悌”,即顺从兄长),这些道德教化,目的是什么?目的是防止民众犯上作乱。道德教化是朝廷维稳的需要。这就把道德教化完全政治化了,政治只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权力一元化的控制之中,日常生活的一切都政治化了。老子认为,这太糟糕了。

老子提出了两个极端:一个是“上德之治”,所谓的“上德之治”,就是君王以“德”自律,朝廷在“德”上无为而治,百姓自为自治;另一个“下德之治”,君王朝廷以“礼”治人,以“礼”治心。把礼教政治化,把民众的生活礼教化。这样,“德”就成了一种政治表现。当道德成为一种政治表现,民众就进入一种缺德的状态。

这两种极端,可以理解为民众在道德精神上,从自主到不自主,从自然到政治化的演化过程。

老子的权力观是很特别的,他之所以提倡无为而治,是因为他认为权力本身不具备道德性,以权力来推行的道德,等于在精神上把民众变成服务于权力的小爬虫。这就破坏了民众的自然、自主的本性。按照老子的看法,上天之道是“独立而不改”的,上天之道运行在每一个人的本性之中,人的自然本性也应该是“独立而不改”的。但是,礼教把道德伦理、生活风俗政治化,就把本应该成长为“独立而不改”的民众,变成了权力系统中的奴仆。

看下几句:“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这几句是对治理的四个层次进行的描述。最高的层次是“上德之治”,其次“上仁之治”,再次“上义之治”,最次“上礼之治”。我们一句句解释一下。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指“上德之治”是无为而治,不去为干预而作为。“上德之治”就是君王朝廷严格自律,不敢把自己的愿望加于百姓,保护民众的自主、自立,这样就实现《道德经》五十七章中所说的“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为,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无欲而民自朴”这样的目标。

所以说,“上德之治”是“无为而治”。最有德的治国之道,就是朝廷无为而治。朝廷无为而治,民众才会自主自立。自主自立的民众,自我选择,自我担当,才会是真正有道德精神的民众。

再看“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德之治”是最高标准,比“上德之治”差一级的,是“上仁之治”。

“上仁之治”的特点是:君王朝廷实施仁政,积极造福于民,为人民服务,兴利除弊,但做这些并非出于自己的私利(无以为)。“上仁之治”,类似《墨子·兼爱》中所说的:“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老子认为,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有为的“仁德之治”,即便是没有私心的,也只能算是二流的治理。为什么呢?

如果“天下之利”由君王来兴建,“天下之害”由朝廷来消除,那百姓干什么呢?百姓就只能被动地等着明君贤相来领导指挥自己,整个社会的命运,完全交托在明君贤相几个人的仁心和智慧之上。这样的社会,并非一个理想的社会,因为这样的社会,成全的是明君贤相的伟大,而不是民众的伟大。这不符合《道德经》二十五章讲的“道法自然”的大法则,也不符合《道德经》十七章中“成事述功,百姓皆谓:我自然”的百姓自立自主的状态。

正大光明,上仁之治

历史上,怀仁百姓、爱民如子的君王常常被人称颂不已。但老子认为,这样的社会,成全的是明君贤相的伟大,而不是民众的伟大。

更何况,所谓“天下之利和天下之害”指什么呢?由谁来界定这个“利”与“害”呢?君王朝廷心中的“天下之利”,未必是多数百姓心中的“天下之利”;君王朝廷心中的“天下之害”,也未必是多数百姓心中的“天下之害”。

《道德经》四十九章上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百姓之心就是朝廷之心,百姓之心只能在自由状态之下,才能显现出来。什么是“天下之利”?百姓自我选择的,就是“天下之利”。什么是“天下之害”?百姓不愿意的,就是“天下之害”。要以百姓之标准为标准。

下一句:“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句话意思是:“上义之治”,君王朝廷总是出于私利而积极有为(为之而有以为)。“上义之君”,就是讲义气重承诺的君王。“义”在中国文化中,属于帮会内部的规则。其特点是内外有别,内部兄弟们的情谊和规则,不行于外。对内讲义气者,对外往往讲暴力,讲惩罚。 

晏桃园豪杰三结义清《三国演义》绣像

“上义之君”不可能无为而治,他需要给帮会成员以特权;需要从社会榨取财富,以豢养其团伙;需要没事找事干,以创造更多的以权谋私的机会。

“上义之君”当然就不可能无为而治,他需要给予帮会成员以特权,以换得他们的支持;他需要从社会榨取财富,以豢养他的团伙;他需要有所作为,没事找事干,以创造更多的以权谋私的机会。

所以,“上义之治”就类似强盗治国,他需要以暴力镇压为执政之本。百姓畏惧而怨恨这样的朝廷。

下一句:“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上礼之君”积极倡导礼制(为之),百姓不响应(莫之应),则朝廷官员就卷起袖子(攘臂),对百姓强拉硬拽(扔之)。

如果说“上义之治”是强盗治国,那么“上礼之治”就是流氓治国。 “上礼之君”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非要把自己的私利说成是百姓和国家的利益,还要通过繁琐的礼仪这些形式主义的管制手段,将控制之手伸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

为什么说“上礼之治”是最差的?因为这样的朝廷对民众管制是最细微和最严密的,也是最虚伪的。例如,穿衣服有讲究,什么等级的人穿什么式样、色彩、质料的衣服。例如不同等级的人见面,如何行礼如何回礼等。例如给寡妇立贞洁牌坊等,逼寡妇从一而终守活寡等。天天讲仁义道德,但民众都知道他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所以,民众特别讨厌、厌恶这样的朝廷。

《道德经》第十七章中,曾将君王执政治国划分出四个等级:“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四个等级,与本章中四种执政状态,一一对应。

资料图

“上德之君”讲无为而治,对应的是“太上,下知有之”。

“上仁之君”讲造福于民,对应的是“其次,亲而誉之”。

“上义之君”讲暴力和惩罚,对应的是“其次,畏之”。

“上礼之君”以虚伪的形式主义治民,对应的就是“其下,侮之”。

这四种状态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核心是朝廷和民众的关系之中民众自主的程度:民众自主度高,就是有道德;民众自主度低,就是缺德。 

看下几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可译为:君王朝廷背离了“道”的法则和“德”的规则,才弄出“以仁治国”;背离了“仁”的要求,才会有“以义治国”;背离了“义”的准则,才搞出“以礼治国”。“失”,指“背离”。

老子对“道-德-仁-义-礼”进行了排序,认为“上德之君”的“以道治国”最优,其次是“以仁治国”,再其次是“以义治国”,最差的是“以礼治国”。

我们可以理解为四种治国的状态,也可理解为一个王朝可能会经历的四个阶段。

看下一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可译为:以礼治国,这是由于忠实和诚信太少了(忠信之薄),这是国家混乱的开端(乱之首)。“薄”,指“稀少”,如“薄情寡义”。“首”,指“开端”。

行跪礼的人偶

当君王朝廷把社会道德伦理作为政治统治工具,就把民众变成了权力系统中的小爬虫。

如果君王朝廷把社会的道德伦理,当作统治工具进行政治化处理,会把民众变成政治系统中的小爬虫。这种破坏民众道德,把道德伦理当成政治工具,一直是君主集权政治的主流思想,以至于二千五百年后“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鲁迅等人还在重复着老子的话,以打倒礼教政治为已任。这种由朝廷来解释道德伦理的惯性,迄今依然没有改变。

下一句:“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自以为先知先觉(前识者),这是学问道理中的花言巧语(道之华),是最愚蠢的(愚之首也)。“前识”,即“认识在前”,指“先知先觉”。“者”,指“这类事”。“道”,指学问、道理。“华”,通“花”,指花朵,花言巧语,华而不实。“首”,指“领头的”。

这是针对礼教而来的。推崇以礼治国的理由,是礼教能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例如《孝经》中就认为,在家里孝敬父母,在社会就会忠于朝廷。所以要“以孝治国”,治国从家中开始,把家庭变成小朝廷,这样就能保证人人在心理上讲“孝”、讲“忠”。孝敬父母就是忠于君王,这样江山就会不变。

周朝以礼治国,君王大臣们自认为是先知先觉者,认定君王大臣和百姓的关系,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所以君王官吏们要为民先导。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的说法,正是基于这种判断。

老子认为,君王官吏自以为先知先觉,凡事蒙着百姓干,把百姓当作手中可以任意捏的泥团,强制百姓顺从,这是最愚蠢的执政行为,是天下大乱的开端。

老子认为,没有任何人比上天聪明,没有任何作法比上天之道更伟大,而上天之道在自然之中,在人性之中。所以执政治国,就是要敬重天下百姓,跟着百姓走,所以《道德经》六十七章说,君王朝廷要“不敢为天下先”。

战国中后期的道家《黄老帛书》上说:“圣人不为始。”圣人不应当成为首创者,而应该等候民众首创精神的释放,保护民众的首创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圣人。

下几句:“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所以身为大丈夫,应当居于厚重的地方(居其厚),不能居于薄弱的地方(不居其薄);应当处在真实的地方(居其实),不能处在虚华的地方(不居其华)。

大丈夫执政治国,当处实不处华,处厚不处薄。“去彼而取此”,指去除那些轻薄虚华的执政之道,采取厚重坚实的执政之道。“居其厚”、“居其实”,指执政治国,应当以厚实为本。所谓“厚”和“实”,就是要知道国家的力量基础是什么,国力本是每个人身上力量的聚合。微观个体的富强、自主的能力,正是国家富强自主的基础。无为而治,百姓自立自主、具有创生能力,这样国家才富裕。所以,国家富强的基础是百姓的富强,就是百姓具有富强的能力。

今天的课讲到这儿,我们再复习一遍: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这段文字比较多,但是大家记住最核心的一点:老子衡量治理好坏的核心,是民众自主度的高低。

不仅是治理天下如此,治理一个企业,治理一所学校也如此。

治理天下的目的,是为了成全天下百姓,成全天下百姓,就要成全天下百姓独立自主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治理出一个自由秩序。

治理一个企业,就是要成全所有的员工,也要成全跟这个企业产权相关的消费者,以及相关供应链上的所有伙伴,要把员工身上的首创精神视为企业增长的源头加以呵护,要让所有的合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得以生长。

同样,管理一所学校,就是要成全学生身上独立创生的能力,成全学生在互动中自发和谐的竞争能力。

治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成全人性中的“天道之自然”。

*原标题:为什么治理的最高境界是成全人的自主性?|杨鹏讲道德经三十八章

*来源:微信公众号“掌上国学院”(微信号Sinoacademy)

[责任编辑:丁梦钰 PN031]

责任编辑:丁梦钰 PN031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