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日本雅乐寻踪:这里真有被遗忘的唐朝古乐?


来源:凤凰网国学

日本雅乐,一般当然都说是中国古乐之遗,属于“礼失求诸野”的那种。倒是中国人现在对于这种天人合德的礼乐文化思维却早已淡忘了,过年过节都不知该怎么过,偶尔过节办活动、做庆典,也不知如何用礼用乐,大喇叭胡放乱播一通,春行秋令、夏有冬声,不讲时则、不合规矩。

日本雅乐,一般当然都说是中国古乐之遗,属于“礼失求诸野”的那种。但其实与中国雅乐不是同一概念。

这二十年来,我在台湾大陆推广礼乐文化,常有人来问日本雅乐如何,或以日本雅乐来绳度我们恢复的雅乐。这也难怪,由于文化断层,现在想恢复,多半要取途于日本。所以大家都会以日本为模型来想象唐风。

但这其间其实还有不少落差必须注意。为了稍做说明,我迻译了寺内直子《雅乐を聴く:响きの庭ヘの诱い》第一章(二0一一年岩波书店出版)以供参考。请先读,再看我译后的说明:

若问雅乐是什么,回答起来还真不容易。雅乐是日本音乐与艺能史中最早登场的项目,含有丰富的仪式性。几经历史洗汰,如今之雅乐,包涵起源于本土的神道系歌舞;大陆传来的各类器乐合奏音乐;有音乐伴奏、戴着异国风情的面具及华丽装束演出的舞乐等等。但狭义的雅乐,仍专指渡海传来的乐舞,在日本诸艺能中特具异彩。日本音乐与艺能中,歌语以少数音乐伴奏的,称为“声之艺能”;与多种乐器合奏的不属一类,唯雅乐例外。

雅乐表现形式,是宫廷贵族长年累月仪式化之结果,多在宫中或寺社礼仪场合使用,配合仪式,庄严神圣。但在这总体仪式感之中,它又仍有各个不同美感样式。底下我就简单对雅乐的音乐、歌词、舞蹈诸特征及历史轨迹略做说明。

一、雅乐释词

雅乐一词,指中国古代依孔门礼乐思想而形成的音乐,正声配以正行。正,代表中正和平之秩序,若国家衰乱、人行不端,乐音自亦邪乱,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历代皇帝对此均极重视,正乐律,被视为国家管理之一重大事务。

这是因为中国知识人教养以六艺为内容,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是也。礼乐居其首,可见此事在中国人心目中之地位,亦为政教攸关之事。故“雅乐”具体指的就是:依据儒家礼乐思想,实践表现于祭祀天地神祗及祖先的仪式音乐。

儒教的雅乐,是歌、舞和多种乐器合奏的音乐,分上下两部,称为堂上登歌、堂下乐。依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一三一七年)之考证,唐代堂上登歌是用琴瑟来配合歌唱,堂下器乐演奏则有钟、磬、琴、瑟、笙、篪、钥、箫、埙、柷、敔、拊、搏、建鼓、应鼓、朔鼓、灵鼓、灵鼗、雷鼓、雷鼗、路鼗、鼗鼓等。跳着佾舞,手持雉尾与笛的是文舞,若持盾与斧就是武舞了。

中国的这套雅乐形式与礼制,影响了周边所有地区。像韩国的雅乐就是中国宋代传过去的。在朝鲜末期的李朝时期颇获发扬。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一九一0——一九四五年),这套乐制直接归日本宫内省管辖。韩国独立以后,韩国国立国乐院也继续继承着这种传统艺术音乐。首都市内现在仍有安置历代君王牌位的宗庙、祭祀孔子的文庙,春秋以雅乐致祭。其用乐,编钟十六个为一组,编磬也是十六枚,还有用棒子击打箱底的柷,与老虎背上一排竹子可用来刮奏的敔等。

二、中国的燕(宴)乐、俗乐、胡乐

在中国,雅乐之另一方,是世俗音乐,一般即称为俗乐。这些俗乐,有许多是经由“丝路”,自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胡乐。唐代俗乐,便属于这种胡汉融合的音乐。宫廷宴飨则用燕乐。唐初燕乐,有清乐伎、西凉伎(甘肃省)、高丽伎(高句丽)、天竺伎(印度)、龟兹伎、疏勒伎、安国伎、康国伎、高昌伎十种,又称为“十部伎”。清乐伎是俗乐,西凉伎以下均属胡乐,它们的乐器也是中原本土与周边民族杂混的,地域色彩极其丰富,比雅乐还繁杂。有筝、笙、笛、卧箜篌、阮咸,方响、尺八、琵琶(以上俗乐器);琵琶、竖箜篌、筚篥、箫、五弦琵琶、腰鼓、鸡娄鼓、答腊鼓(揩鼓)、铜钹(以上胡乐器)。这些,大抵也渡海来到了日本。

唐代乐俑

三、日本的歌舞

日本自古就与大陆交流,文化输入甚多。六世纪时,朝鲜半岛音乐传来之事,还记载于《古事记》中。七世纪以后,遣隋使遣唐使络绎于途,大陆艺能更是大规模传入。

当然,在大陆艺能尚未传入之前,日本列岛本来也有歌舞。弥生时代,古坟时代出土的埴轮、铃等遗物,以及奈良时代、平安时代一些故事书的记载,如《续日本纪》《东大寺要录》《正仓院文书》《令集解》《类聚三代格》《内里式》《贞观仪式》《西宫记》《北山抄》《江家次第》等,均可以看到许多。有神乐、久米舞、五节舞、田舞、东游、倭(和)舞、大歌、吉志舞、盾伏舞、筑紫舞、诸县舞、国栖歌笛、隼人等各种艺能在宫廷中演出。

其中筑紫舞、诸县舞、国栖歌笛、隼人,也在服属大和朝廷的地方豪族处演出。如奈良吉野地方,即有国栖的遗存,隼人则在南九州岛岛岛还有。另外,神乐、东游、倭舞、久米舞、五节舞(大歌),于今亦尚存在。

御神乐,是宫中传承的乐舞,规格较高,与全国各地施行的里神乐不同,故特称为御神乐。目前每年十二月在皇宫神座前都还会举行御神乐之仪演出。是规模盛大的活动,内容可分为净场、神降、神作、神去四大部分。宫内厅乐部现在演出时,在执行长的指挥下,以神乐笛、筚篥、和琴、笏拍子伴奏,曲目分别为:

净场:庭燎、阿知女作法

神来(采物):榊、币、韩神

神作:荐枕、志都也、矶等、筱波、千岁、早歌

神去:吉利吉利、得钱子、木棉作、朝仓、其驹

这个次序大约是十一世纪时定的,平安时代则要比现在的曲目多一倍呢!

东游,东国(骏河国)原是地方艺术,后来被吸收进宫中的。倭(和)舞则是大和地方的。现在宫里春分秋分举行皇灵祭,祀拜皇室先祖,下鸭神社、春日大社、石清水八幡宫、鹤冈八幡宫、冰川神社等地也配合之。以一歌、二歌、骏河歌、求子歌、大比礼歌等复数歌曲形成组曲,骏河歌、求子歌还配了舞,以高丽笛、筚篥、和琴、笏拍来伴奏。

相对于倭舞、东国、骏河地方的歌舞和畿内大和地方的歌舞艺能,宫中十一月行镇魂祭,奏《大直日歌》,伴以《倭歌》之舞。镇魂祭,是指太阳之力在一年冬至季节时衰弱了,故要把天皇之灵性活化之谓,镇魂实为振魂。伴奏用的是龙笛、筚篥、笏拍子等。

久米舞与五节舞,现在于天皇即位的大尝会上演出。久米舞,由久米歌的复数歌曲组成,舞者着宫中武官装束,中途会拔出太刀来舞动。歌词是描述天皇家祖先平定地方豪族后胜利祝寿之情状。由古代入仕大和朝廷的久留米部人传承着。

五节舞,以《太歌》伴奏,由未婚女性着“十二单”跳舞。平安初期,僧正遍照(良岑宗贞)曾作诗云:“天之风云通路吹,舞姿宛转”,以歌咏六歌仙中一位舞姬。这舞姬就是跳五节舞的。久米舞、五节舞都用龙笛、筚篥、和琴、笏拍子伴奏。

诔歌,是天皇及皇后葬仪时用的追悼歌曲。曲子是《古事记》记载倭建命薨去之际咏的四首古歌谣,用和琴、笏拍子伴奏。旋律如一九一二年明治天皇大丧时的曲子。

四、传来的歌舞

七、八世纪时,日本与大陆交流愈趋密切,朝鲜半岛和中国之艺能传入者甚多。最早,国内开始教习传来的吴乐,称为伎乐,用笛、钲、腰鼓(吴鼓)伴奏,是戴面具的舞剧。六一二年始由百济人味摩之、大和樱井教习传授。镰仓时代,在诸寺庙演出,奈良一部分寺院行事中也有,幕府末期才渐废。目前法隆寺、东大寺、正仓院都还有许多伎乐面具宝物遗存,由东京国立博物馆法隆寺宝物馆、宫内厅正仓院事务所具体管理。镰仓时代的乐书《教训抄》(狛近真撰,一二三三年),对其演出曲目有所记录。

朝鲜半岛,古称三韩,包括新罗、百济、高丽,其乐舞之详,今已不可得而知,据七0一年大宝令制立的国家机关雅乐寮之相关记录,新罗琴与箜篌在东大寺及正仓院宝物遗存中仍有之。这些朝鲜半岛上的音乐,在平安时代,与渤海国(朝鲜半岛北部)传来的乐舞统合起来,总称为高丽乐。

中国及中国东南一带兴起的歌舞,则在隋唐时期随燕乐大量传入,迄今还传承着多种曲目。依七五二年东大寺大佛开光供养记录《东大寺要录》所记,奈良时代唐乐即有唐古乐、唐中乐、唐新乐、唐女儛之别。而起源于东南亚的林邑乐、度罗乐也于唐时传来。林邑乐乃今日缅甸高棉之乐舞,度罗乐则究意在什么地方仍有争议。

据雅乐寮之相关记录,九世纪中期左右传来的唐乐有歌、舞、横笛、尺八、排箫、筚篥、笙、箜篌、琵琶、筝、方响、鼓。正仓院收藏之乐器还有竽、阮咸、五弦琵琶(正仓院还有朝鲜半岛系乐器新罗琴,中国文人喜欢的独奏乐器七弦琴、日本固有的和琴、唐三彩磁鼓俑、吴鼓伎乐俑等)。

今日唐乐所用韶笛、筚篥、笙、琵琶、筝、太鼓、钲鼓、鞨鼓,高丽乐所用高丽笛、筚篥、太鼓、钲鼓、三鼓,在奈良及平安时期均已广为施用了。推测东大寺大佛开光供养会上就表演过日本内外乐舞的盛大场面。

中国另外的踏歌散乐当然也颇有传入。各地踏歌乃是巫祝意味甚强的集体舞踊,目前云南省少数民族仍传承着这种男女踏歌轮踊之舞。于七世纪末传来。

平安期宫廷中,正月十四日男踏歌,正月十六日女踏歌分别演出。前者十世纪后半叶废绝了。后者于江户时代末期断绝。早期朝廷对此是置有专门之散乐户以保存其技艺的,奈良时代末期废止,乐工只在民间农耕礼仪上演出,后来田乐、猿乐成立后,遂寄托了一部分于其中。

五、平安时代的变化

日本吸收外来文化之特点在于善加融合,变成日本人适合的样貌,雅乐的情况也一样。

平安时代,日本人把传入的唐乐高丽乐汰选整理后,约九世纪中叶,采唐乐旋律配以歌词而形成之新声乐流行于贵族间,仁明天皇(八一0——八五0)时代还一度以制度来实现这种分判,史称“仁明乐制改革”。

也就是说,传入的音乐,刺激催生了本土的创作。……

九世纪中,还出现一种新声乐:催马乐与朗咏。

催马乐是日本语和歌的变形,旋律采用唐乐与高丽乐样式,词则新配,伴奏用笙、筚篥、龙笛、琵琶、筝,主唱者用笏拍子,由贵族手各持其半拍击之,是两枚木片拍打着唱的。

朗咏则是唱汉诗,以笙、筚篥、龙笛伴奏,以汉诗训读的读音来唱。

据考证,平安朝后期,催马乐约有五0曲,详《三五要录》《仁智要录》;朗咏十四曲,颇有人以“郢曲”称之。

《唐朝宫乐图》

译后说明:

中国雅乐,是相对于俗乐、胡乐而说的,指中国古代固有且非流行于民间之宗庙祭祀音乐及朝廷乐章,也指其格调高雅、不媚流俗。

在日本,雅乐却是泛指古典音乐。而且不只是由中国传入的唐乐,还有朝鲜半岛及东南亚之音乐。

当然,在这些音乐传入日本时,其本土音乐,相对来说,只属俗乐,故此类音乐皆可蒙“雅乐”之称。然而自后世视之,日本本土之古俗乐也仍是雅的。故均并称为雅乐了(此理与我国《诗经》中之十五国风,和《楚辞》虽然多只是地方风谣,但因都属上古遗音,故后世一并视为雅乐是相同的)。

所以日本雅乐既有本土古曲也有外来古乐,外来之范围尤不限于中土。

这,一般说,当然是活化石,是中国古代雅乐的传承,是足以令现代中国人汗颜之古乐。但事实上它是日本古代音乐的统称。内容包括唐、天竺、林邑、高丽、新罗等地传入日本之音乐,以及依此渊源而创作之曲与舞。

由于它整体上都使用雅乐乐器、依循雅乐的法则、旋律、演奏法,故与后来受西方影响的音乐体系不同。但最主要的不同,恐怕还不在乐器和演奏法这类“技”与“器”的层面,而在其精神领域。

雅乐主要用于祭飨等礼仪场合,具有神圣性,要体现人们对事、对尊长、对鬼神的敬意,还要体现人的活动是与天地运行之道相结合着的。故是天道伦常之乐,非世俗之声。在西方,只有圣乐可以比拟,但圣乐又不用于人事,故仍与雅乐不同。

在日本,一般学习雅乐者,均教之以五常之曲(即仁、义、礼、智、信,五德之乐),就是这个缘故。

这种音声与五行、五德、五常相配之观念,是由中国而来的。中国音乐强调天人和会,角征宫商羽,配木火土金水,也配肝心脾肺肾、目舌口鼻耳、春夏季夏秋冬。故春属木,音乐当用角调,夏属火,音乐用征调等等,以此类推,形成《黄帝内经》所说“五音疗疾”之体系。

此一体系也是雅乐所依循的内在原理。因此年中行事必选择适当之乐曲,以之祭祀宴飨。

倒是中国人现在对于这种天人合德的礼乐文化思维却早已淡忘了,过年过节都不知该怎么过,偶尔过节办活动、做庆典,也不知如何用礼用乐,大喇叭胡放乱播一通,春行秋令、夏有冬声,不讲时则、不合规矩。

中国乐之传入日本,《日本书记》说是推古天皇二十年(隋炀帝大业八年):“百济归化人味摩之自吴国学得伎乐舞”,故是隋时南方之伎乐,并非朝庙乐章。据《教训抄》考之,乃是一种喜剧舞蹈,故与雅乐更远了。

镰仓时期兴福寺佛生会之伎乐有师子、吴公、迦楼罗、金刚、婆罗门、昆仑、力士、大孤、醉胡、武德乐九曲。与圣武天皇时法隆寺的《资财帐》所登录之十一曲相较,少了师子子、治道、金刚三曲。可是无论哪一种,都显示了当时所传,除《武德乐》勉强可算雅乐外,余均为胡乐。

同时,中国古代的音阶有宫、商、角、变徽、徽、羽、变宫七声,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八十四调。日本虽然输入了唐代的音调,但并非全部,他们只吸收了商调和羽调,即日本的吕旋和律旋。吕旋有壹越调、大石调、双调;律旋有平调、黄钟调、般涉调等。

大部分曲子的来源记载不详。例如青海波,日本最早的琵琶谱三五要录、最早的筝谱仁智要录、最早的笛谱博雅笛谱都有这首曲,并标明是新曲。新曲不同于古曲,传入的时间较晚。《源氏物语》红叶贺一章,提到过青海波,并认为是唐人乐舞。可见在平安时代就已认为这首曲目来自中国。可是唐天宝十三载改诸乐名的记载中并无此曲的记载。只有李白的东山吟提到“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魏万在李翰林集序提到“饮数斗,醉则奴丹砂抚青海波。满堂不乐,白宰酒则乐”。

另外,现存《青海波》和《万岁乐》里舞者所戴的冠,跟成都赵廷隐墓出土的彩绘陶花冠女舞俑的舞女冠很相似。推测它应该与唐乐确有很大的关联,也可能与李白有关,至于如何传入日本仍是谜。现行的雅乐曲谱则是明治年检编纂的。跟博雅笛谱的青海波对比后,可发现现行的曲子多出了许多的谱字,而且演奏速度也十分缓慢。青海波如此,其他乐曲也常有这类现象。

另外,林邑乐虽传自东南亚,但与唐乐关系密切,唐乐中迦陵频、菩萨、陪胪、拔头四曲据说原本就是林邑乐,而显然也非中国之所谓雅乐。

而散乐是规模较小的歌舞或杂伎,多胡乐,《兰陵王》《胡饮酒》《安摩》《万秋乐》四曲林邑乐即属此。至于《剑气浑脱》《轮鼓浑脱》,则是由正乐中摘出来的散乐。

正因为如此,日本雅乐之乐器才会兼容并包琵琶、箜篌、筝、高丽笛、百济琴等。

在演出时,往往同时演出唐乐与高丽乐,唐乐在左,高丽乐在右。左以红色为主,右以青色为主。左右交替称为“番舞”,左右对答名为“答舞”。另有文舞武舞之分。武舞持剑盾,着挂铠,《秦王》《散手》《皇帝》《陪胪》《太平乐》五曲属之,余为文舞,这则是本于我国的。

敦煌莫高窟的唐代舞乐壁画。

一年之中,如何用乐?则日本嵯峨天皇弘仁十二年(821)《内里抄》开始规定宫中岁时行事须奏雅乐。而选曲用乐之基础,一是季节节日,二是去恶疫、辟邪气,三是四季移乐。这些都本于中国古代思想,只不过在什么场合、什么事件上用舞用乐仍有其自身之考虑与原因,与中国颇不相同。

据东仪俊美《雅乐神韵》(平成11年,邑心文库)所述,自平安时代以来,凡节会、宴乐、祭祀均须雅乐伴奏以添容色。其曲目及音调须配合时令行事而为。

元正

元旦节会时,乐用双调,曲用胡饮酒破、酒胡子。这两曲是乐人站在庭子里奏的,称为立乐。

临时客

自平安朝开始,一年方始时,都会招大臣上殿飨宴,名曰“临时”。这是例行的大飨,由皇太后宫及中宫操办,乐曲无固定。

白马节会

是正月七日,天皇在右马寮引马来见之仪式。由丰乐院、紫宸殿操办。弘仁二年(811)开始举行。其原因是以马为日兽,春天的颜色又是青,故取“青阳见则邪气消”之意而为此典礼。此礼也是由大陆输入的,不过古时用青马,至延长年间(923-931)却已改为白马了。此礼于平安末期开始衰微,马数由二十一匹依次递减,应仁乱后遂绝,代之以七草节会。

调用平调。曲则例年一般奏三台盐、鸡德。

上元

上元、中元、下元合称三元。上元于正月十五日,这天要喝七榖粥(米、大豆、小豆、栗、粟、柿、小角豆煮成)。

卯杖

去除邪气的杖。正月上卯日,大学寮、诸卫府、大舍人寮都用柊、枣、桃、梅、椿合成的五尺三吋长、以五色丝扎起来的杖子,在天皇中宫、东宫上献。此礼于持统三年(699)开始,平安末期流行。乐由紫宸殿雅乐寮乐人奏之,所奏何曲已不可考。

踏歌节会

是在天皇紫宸殿踏歌供御览之礼,用以赐宴五位以上大臣。

立乐,舞乐左右两方。立乐奏贺殿急、酒胡子或胡饮酒。舞乐演振鉾、万岁约、延喜乐、桃李花、登殿乐、陵王、纳曾利七曲,以及退出音声的长庆子与盛泽山。

赌弓

正月十八日,由朝廷主持近卫、兵卫舍人射箭仪式,观者可赌物品。赌弓结束后,胜利的一方于大将府邸举行飨宴,又称赌弓还飨。乐舞陵王、纳曾利。

曲水宴

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三月三于水畔湔祓。奈良时代即已流行。摄关时代在贵族府邸中举行。于庭院中,以曲沟引水入,公卿坐于两侧,水上浮着的酒杯、流到面前即取之而饮,并以诗歌赋咏其事。此礼于古代甚有名,现今民间也颇复活行事,但因新旧历有些不同,桃花开放有迟早之别。其乐,奏黄钟调桃李花。

樱宴

观樱之宴。天皇、东宫、中宫、贵族、文人、女房等俱集于紫宸殿、清凉殿,诗歌管弦之。弘仁三年(812)嵯峨天皇御神泉苑时最早举行。

管弦,乐舞两方,颇为盛大,曲目繁多,歌、舞、饮、食终日。

驹率

是每年八月十五(后改为十六日)诸国牧场献马予天皇御览之礼。曲目为陵王、纳曾利、苏芳菲、拨头、落蹲、近卫府冬游等。

端午

五月五日节,又称重五。乐舞苏芳菲、㹮龙(废绝曲)。

竞马

也是五月五的活动。二马竞走。奏打球乐、八仙、庆云乐,退出音声的长庆子。舞者八人、笙七人、筚篥五人、笛六人。弦方人数未载。

菖蒲根合

端午节,宫中以左右所分菖蒲之根长决胜负的游戏。永承六年(1052)记录宫中为此戏,比三次,右方胜,后来主人御笛,内大臣执拍,民部卿和琴,二位中纳言鼓筝,经信卿弹琵琶,定长朝臣吹笙,隆役配役奏筚篥。其所谓主人,盖谓后冷泉天皇也。

七夕

是天皇必参加之活动。奏秋风乐、咸秋乐(废绝曲)等多曲。

相扑节会

每年七月,在宫中召集全国勇士相扑以供御览的活动。平安时期便已流行。据延长六年(928)的记录。奏三台盐、皇仁庭、太平乐、胡德乐、陵王、纳曾利、还城乐、㹮犬八曲。其他节会的记述则多了拨头、剑气裈脱等曲。其后重阳、仲秋、立冬诸行事大抵皆依次而损益之。

亥子

十月亥子亥刻食饼除百病、祈求子孙昌繁的仪式。以猪为吉祥物,因其象征多子多孙也。乐用庆云乐。

菊合

把人分为左右两方,比赛簪花选美之游戏。以歌添趣。曲用万岁乐、太平乐、石川、长保乐。

子祭

十一月子日举行。用林歌、有管乐器、打击乐器、奏一弦筝。机上置大黑像,夜半时奉供祭物。筝奏者一人,奏林歌及合欢盐。

以上是岁时行事用乐情况。另外,许多曲子还有特定用途:

去恶虫子曲(甘州、裹头乐、还城乐)

避邪崇之曲(剑气裈脱、苏合四帖只拍子)

天变诗奏曲(苏芳菲、拨头)

祈雨之曲(河水乐、陵王、青海波、胡饮酒)

逆乱祈平之乐(安世乐。天庆二年、公元九三八年,平将门反叛时,即奏此以祈太平)

天皇祈祷之曲(五常乐、感恩多、声名乐)

有些曲子是日本人作的,例如胡饮酒。舞是大户真绳,乐是大户清上作;拾翠乐急,坚物赖吉作;轮台.青海波,舞大纳言良岑安世卿作,乐和迩部大田么作,均见《教训抄》。

乐器之变化也很大。正仓院藏由中国传入之乐器,如竖箜篌、五弦琵琶、方响、尺八、阮咸、七弦琴、腰鼓,现在日本雅乐已不用了。其中神乐歌部分,用和琴、神乐笛、筚篥、笏拍子。东游部分,用和琴、高丽笛、筚篥、笏拍子。久米歌部分,用和琴、龙笛、筚篥、笏拍子。以上为第一类,统称“国风歌舞”。

其次为管弦,管用笙、筚篥、龙笛;弦用琵琶与筝;打击乐用羯鼓、太鼓、钲鼓。至于舞乐,左舞与管弦相同,右舞用高丽笛、筚篥、三弦、太鼓、钲鼓。旧时文献上记载的卧箜篌、大角、小角、振鼓、白盘、铜钵子,现今已不见使用了。更别说唐人流行的凤首箜篌、大筚篥、桃皮筚篥、毛员鼓、娄鼓、少鼓、齐鼓、檐鼓、铜钹了。

显然当时虽入唐求法,但整体舞与乐之规模却要小许多,再加上若干自创之乐舞,自然就与中土雅乐颇有差异了。

这其中,纳曾利、胡德乐、胡饮酒、陵王都是面具舞。

纳曾利是右舞,二人边走边跳,面具作龙形,绿青色底,银目,上下各有二牙突出口上,金发,髭逆生。又名双龙舞,据云由“落蹲”演变而来,在《枕草子》中已有落蹲二人舞之记载,江户时代天王寺圣灵会诗则有二人舞或一人舞,曲目都用纳曾利。

胡德乐,右舞,作笑面,有三种类型,一是藏面。这舞共六人登场,四人舞、一人持瓶、一人劝杯,做主人招待客人状。故首先是藏面。面纵长,以墨画目鼻口,面扁平。取酒,舞者相与戏笑。然后是肿面,黑地、肿面、开口,表示酒醉了,戏乐更甚。最后是笑面,开口、高鹫长鼻,表演酒足饭饱,鼻子左右甩动。

胡饮酒,左舞,也是拟状胡人醉酒,浓茶色地,眉目上吊、大鼻子、茶色长发两边分披下来,表示喝醉了非常愉快,手持桴,游走于舞台上,如醉客持杯也。

陵王则不用说了,乃著名兰陵王戴假面入阵破敌故事之演绎。

日本雅乐中,这种戴面具的还很多,著名的有苏莫者、八仙、采桑老、绫切、散手等。其中“八仙”非我国流行的八仙故事与形象,乃四人对舞,左右各四人,故曰八仙。面目类鹤头,浓绀地、黑金目、尖鼻长嘴如鸟形,鼻端还挂一小铃。

苏莫者,即我国通称之苏幕遮,但是猿面金发,象山神出行,吹笛而舞,与我国似乎不一样。

另外,与陵王、纳曾利这类具有勇武意味相似之乐舞,在武舞中颇不少。如相扑节会时奏的太平乐,即武舞。日本武舞中有五大破阵乐,含皇帝破阵乐(演项庄舞剑故事)、秦王破阵乐、散手破阵乐、䏽胪破阵乐、武将破阵乐。太平乐却又不同,乃大曲,有破有急。破,持鉾而舞;急,拔太刀而舞。四人合舞,铠甲全备。

另外,要再稍予补充的是朗咏的问题。朗咏是在日本发展起来的,也被视为雅乐之一部分。以日语诵读汉诗,后来又吟和歌等,类似我国古代人吟咏诗篇;配上一定节奏旋律,且有龙笛、筚篥、笙等乐器伴奏的型态。唯咏唱时没节拍,音高也不固定,有时还会配上剑舞或扇舞。

朗咏又称吟咏、吟道、诗吟。江户时最盛,私塾与藩校颇采此调以教学,日田的咸宜园、江户的昌平黉之吟诵法更被推广予各处,且另分化成各流派。情况跟我国有各地不同的吟诵声腔类似。

依日本诗吟诗学院岳风会所编《吟咏教本》看,内容包括汉诗篇、和歌、今样、俳句、新体诗篇。

至今这种吟诗团体更有脱离雅乐独立发展之势,著名者有鹭惠会、鹏泉会、锦城会、岳风会等,还有英洲流、卧风流、早旦流、米泽流诸流派。据说仅哲泉流日本吟咏协会在全国便有五百余处教室,有不少还是战后才兴起的,可见其生命力。

*原标题:龚鹏程谈日本雅乐:鸟儿飞落到星状的庭院,首发于“龚鹏程大学堂”微信公众号,凤凰网国学频道经作者授权刊发。

[责任编辑:丁梦钰 PN031]

责任编辑:丁梦钰 PN031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