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一种说法(33)黄俊杰:教育是一种“无声的革命”


来源:凤凰网国学

从孔子以后,几千年来,中日韩各国伟大的儒家学者,所推动的教育,最高的目标,都是为了转化学生自我的生命;从内部、从心灵深处,完成一种无声的革命。学问是为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编者按:“我们的民族性里面,为什么温柔敦厚的部分常常不见了?在没有读书之前,一个人应该做到什么?你对生命状态与生活方式的看法是否通透?”当我们在生活中经受不同的困惑与迷茫,面对生命里或宏大或细碎的命题,儒学可以成为我们赖以汲取力量与信念的重要源泉吗?“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们在现代社会“寒耕暑耘”,反刍古代中国的传统经典与思想,又能否在绵长的时间里得到一份安身立命的生活态度和正见思维呢?

凤凰网国学联合台湾大爱电视台,特约推出《一种说法》系列短视频专栏。薛仁明、马叔礼、黄俊杰三位知名台湾学者将课堂讲台“搬出象牙塔”,在平凡百姓的食衣住行中、在台湾清丽的人文风景间开讲,用睿智的言语、平实的记录,从庶民生活里开启一种解读儒学的新视角。

教育这件事,一直是东亚国家格外重视的课题之一。就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推行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制度,开启平民受教权之后,教育便成为不同阶层民众,翻转人生的管道。然而教育的目的,除了改变自身命运,是否还有亘古不变的意义,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呢?

从孔子以后,几千年来,中日韩各国伟大的儒家学者,所推动的教育,最高的目标,都是为了转化学生自我的生命;从内部、从心灵深处,完成一种无声的革命。儒家教育的目标,是一种“为己之学”。

孟子认为,教育是唤醒自我的生命、建立自我的主体性,使自己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甚至上下与天地同流,那么,学问是为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王阳明强调,所谓的“学”,就是“致良知”。他认为,教育就是回归学习者的本然之善,使学习者生命中,潜在的美获得诱导、舒展,并且开花结果,完成王阳明所说的“合心与理为一”的境界。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各地的教育的实用主义,波涛壮阔。比如说,台湾近年来提倡“教育商品化”,提倡“研究商品化”,大陆基本上,也是重这个实用技术,而忽略教育的这个本质。在儒家看来,教育不是一种量产的过程,学生他是植物,他不是矿物,我们要帮助他成长。正因为他是植物,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特征,因此你的教导必须“因材施教”。

我们读《论语》就会发现,在《论语》一万五千九百八十八个字里面,一共有五十八章讨论“仁”,而“仁”这个字,在全书一共出现一百零五次。不同的场合,甚至是同一个学生问同样的“仁”这个问题,孔子的答案都不一样,这就是所谓“因材施教”非常重要的一个典范。

儒家的教学有几个特色值得提出来,第一个特色,从孔子开始,他提倡“有教无类”,这一点在美国很多顶尖名校,经由各种这个措施,比如说,奖学金的发放等等,确实能够广纳许多低收入家庭,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也可以说,做到了一部分的“有教无类”的这个教育宗旨。

第二点呢,孟子非常强调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唤醒”,是一种以“觉”为核心工作的一种教育哲学。而这个实践,这种教育哲学,在儒家看来,就是以“经典”及其价值理念的学习为主。

几千年来,儒家教育的第三个特色,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为己之学”,而不是一种“为人之学”;就是要反观我们的内心,而加以省察、克治。如王阳明所讲,王阳明说,我们叫人家学习,不可只抓在某一个特定的面向,尤其是刚刚学习的时候,学生心猿意马,你很难把他定下来,而且一般人所思虑的,多半是人欲那一面的比较多,那么,我们就可以先经由静坐,这个深思,然后使心意安定下来了以后,然后再来探讨,如何省察。经由往内思考、省察、克治我们的这个心,王阳明的名言说,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这个就是我所说的,儒家教育,是一种“为己之学”的真正的涵意。

我觉得比如说,儒家讲究的“因材施教”的21世纪新意义,其实践方法比如说,降低各级学校的师生比,执行小班教学。因为学生他不是矿物,学生是植物,而且我们必须要把学生,每一个学生,当作是每一个不可被替代的个体,这个是“因材施教”的儒家教育方法,在21世纪的实践。

另外我们再来看,从《论语》、《孟子》到王阳明的《传习录》,我们看到古代的这个儒家的教育,是师生的讨论,远比这个事实的记诵要重要!就是“讨论是第一义”。而且我发现,他们都是从自己的“身心体验”出发来讨论,也可以说,他们在讲堂上面,是一种“心与心的互动”!这个传统提醒我们,做老师的人,要先自我调伏,这样你才能够调伏跟你一起学习的人。鲁迅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大概做老师的人,从儒家所能够得到的启发,第一点就是,教育工作首先是起于你自己的调伏,经过这样的一个调伏,那老师就会升起一种感恩之心,成为一种心与心的互动与交流,(成为)一个教育的场域。

主讲人简介:

黄俊杰,现任台湾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文哲所学术咨询委员、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台大讲座教授兼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为东亚思想史。

注:本文及视频为大爱电视《一种说法》提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专栏荐读】

一种说法(1)薛仁明:厨房菜市皆有儒家真精神

一种说法(2)马叔礼:懂得存钱 为何不懂存智慧?

一种说法(3)黄俊杰:叩问孔子 如何改变世界?

一种说法(4)薛仁明:我们在玩乐上不如古人

一种说法(5)马叔礼:读书前应该学的事

一种说法(6)黄俊杰:强者应该记住的一句话

一种说法(7)薛仁明:儒家最大的志向不是从政

一种说法(8)马叔礼:慈悲之人切勿走上这条歧途

一种说法(9)黄俊杰:21世纪的精神原乡何在

一种说法(10)薛仁明:理想无法实现时怎么办?

一种说法(11)马叔礼:孔子在这事上为何说话不算数

一种说法(12)黄俊杰:孔孟为何都强调文化认同?

一种说法(13)薛仁明:在孔子心中 这个字可用一辈子

一种说法(14)马叔礼:霸王项羽为何最终失败?

一种说法(15)黄俊杰:儒家生态观适用当代吗?

一种说法(16)薛仁明:真正“高情商”的人什么样?

一种说法(17)马叔礼:“惟有读书高”不是好教育

一种说法(18)黄俊杰:“三十而立”标准何在?

一种说法(19)薛仁明:孔子为何推崇一个投敌俘虏

一种说法(20)马叔礼:人到四十 仅剩最后一搏?

一种说法(21)黄俊杰:心灵迷失了该怎么办?

一种说法(22)薛仁明:我们把孔子讲得太规矩了

一种说法(23)马叔礼:中年人作恶代价有多大?

一种说法(24)黄俊杰:具备这种能力 就不会怕孤独

一种说法(25)薛仁明:现在的学校难做到因材施教

一种说法(26)马叔礼:孔子一大创举曾打破官场垄断

一种说法(27)黄俊杰:做好经典教育 记住这个核心

一种说法(28)薛仁明:孔子评从政者 与“士”有别?

一种说法(29)马叔礼:终成大器之人 都有这种特质

一种说法(30)黄俊杰:经典阅读不是概念游戏

一种说法(31)薛仁明:市井小民身上 有种知识分子没有的底气

一种说法(32)马叔礼:文人读书究竟为了什么?

[责任编辑:丁梦钰 PN031]

责任编辑:丁梦钰 PN031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一种说法(33)黄俊杰:教育是一场无声的革命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7/23/inter453_38794935_2_155933.jpg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