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暑伏天太热怎么办?来听听中医怎么说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大暑节气:暑伏天太热怎么办?来听听中医怎么说

大暑节气:暑伏天太热怎么办?来听听中医怎么说

初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这是《月令七十二候》中对大暑节气时天地万物状态的描述。“腐草为萤”一说是因产卵于枯草上的萤火虫在大暑时卵化而出,古人便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土润溽暑”是指天气变得闷热,土地潮湿;至第三候时“大雨时行”,这时雷雨出现使暑气减弱,气候开始向立秋过渡。大暑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雨水多湿度大,最为潮湿闷热,农作物高速生长的时期,有些地区这时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亦有“长夏”之称。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人们在这个季节时的起居养生之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三月”约指的是立夏至立秋期间,在这自然界万物呈现一片繁茂秀美之貌的夏月,应适当晚睡(注意:是“适当”!),早早起身,保持心情愉悦,勿对灿烂的日光感到厌烦。这就是适应夏天的气候,保护此时长养之气的方法。若在此季节违逆了夏天长养之气,则容易对“心”有所损伤,就会造成提供给秋天收藏之气的条件不足,到了秋季则易发生疟疾,冬天来临时将可能再次发生疾病。

夏月是一年之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时节,抵抗外来邪气的能力也强盛,与其他季节最明显的不同是:这时体内呈现出湿热交蒸的特点,容易感受外来暑湿之邪而犯病,此时若贪凉则更加伤阳而损身。

中医特色养生理念——“治未病”、“冬病夏治”及“穴位贴敷”

“防患于未然”的这种预防观念在《周易》、《管子·牧民》等中国传统思想中早已萌芽,如《孙子兵法·九变》的哲学思想中就包含了兵家“有备无患”的战略思想,这与《内经》中“上工治未病”的治疗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治未病”在中医治疗体系中有多种具体操作方式,目前最常见的干预方法主要有:针灸推拿理疗、冬病夏治的穴位敷贴、冬季膏方调理、药茶、中药药浴、熏蒸等。此时多以“冬病夏治”为理论基础的穴位敷贴来固护体内的阳气,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也就是俗称的“三伏贴”。

大暑节气:暑伏天太热怎么办?来听听中医怎么说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古称“贴脊疗法”,早在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许多外敷方剂,是一种能够增强人体抗抵力的一种中医内病外治法。传统医学主张:“夏至一阴生”,故治疗如气管炎、哮喘、咳嗽、腹泻等属于阳虚病症或每逢冬季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时,在阳气旺盛之夏至为治疗最佳时机,则为“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而如前所述,大暑正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长夏之时,亦为“三伏天”的中伏前后(中伏为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开始,见图)。“伏”有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于地下之意,这时人体阳气升发于外而虚于内,气血浮于体表,毛孔疏松,藉此养内虚之阳,以助生长机能。将温性药物磨粉制成丸,贴在治疗病症相应的穴位处,使药性由皮肤渗入穴位,通过经络气血药性直达病处。

大暑节气:暑伏天太热怎么办?来听听中医怎么说

盛夏第一要务:固摄体内之阳气

说到此处,必须强调阳气。不论是冬病夏治、治未病或养生的概念,其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固摄体内之阳气!此为盛夏第一要务。我们用一张图来了解阳气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大暑节气:暑伏天太热怎么办?来听听中医怎么说

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体的生命活动靠阳气,由图中可看出中医古籍中医家们反复把阳气和太阳相提并论,这在太阳崇拜的传统文化中,阳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这近四十天里,切忌吃冰、喝水、恣意吹空调、熬夜晚睡等,这些都是损伤阳气的生活方式,若如此“耗散其真......起居无节”就会“故半百而衰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炎夏养生方案

炎炎夏日,除了使用三伏贴进行穴位贴敷外,还有许多常见的养生方式。以下针对饮食、起居和情志等三方面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养护方式进行叙述,探讨夏季时维持体内阴阳平衡的具体操作。

一、饮食有节

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这时容易耗损心气,轻则出现恶心不思饮食、乏力倦怠、头昏嗜睡、舌苔厚腻、小便少、汗多等因湿热交争困于脾胃而导致的“疰夏”(俗称“苦夏”)等症状,或还可能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中暑之症,尤以小儿、长者、体弱者,更为常见。夏季饮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养护要点:

(一)饮食宜忌

充足能量

能量充足夏日高温人体代谢和能量消耗也比平时迅速,即时充足的补充豆制品、奶制品、鸡、鸭、鱼、肉等蛋白质,可为身体提供每日必须的能量。

适食苦辛

夏季心火偏旺,可稍食苦瓜、苦菜、苦荞等苦味食物可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若“心火”过旺,“肺气”就会受损,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重要著述《千金要方》中提到:“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夏日贪凉饮冷吹空调的现代人,更易因冷食和寒气“冻”伤了肺。因此亦有提倡夏季养生适当吃些辛润之物,以助宣发、补益肺气之说。

清热养阴

在此高温高耗“无病三分虚”的季节,摄取当季的新鲜蔬菜,如各种瓜类、豆芽、番茄或解暑圣品——绿豆汤等,起到清热解暑,生津健脾之效。如炸酱面就是理想的夏季食品:小麦做的面条可养心、炸酱有温脾肾的作用、黄瓜丝清暑,三者相配相得益彰;或可吃红糖拌西红柿,加一小撮五香粉,则可解暑又不伤脾胃,西红柿还有帮助防晒的效果!

啜粥度暑

大暑节气可选择益气养阴的食材,如山药、茯苓、大枣、莲藕、木耳、豆浆、百合、菊花、绿豆、薏米等,制作出如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等各式“度暑粥”,慢火熬煮可减少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破坏及维生素的流失,并使矿物质和营养物质能够溶于汤中,使粥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可增强体质,达清暑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药食同源制作出的养生粥对小儿、长者、脾胃功能虚弱者均有滋补的作用。

醒脾化湿

夏季使人感到头晕乏力、倦怠嗜睡、不思饮食的首要原因是湿热。中医观念中的脾的功能被湿热“困”住了,才会出现前述症状,这种状态称之为“湿困脾”。此时可适量饮用一些具有芳香气息的药草,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做成药草茶或药粥,运用其芳香化浊、解表祛暑的功能,来“唤醒”受困的脾,恢复它正常的功能。其他像山药、茯苓、薏仁、白扁豆、荷叶或现成的藿香正气水,都有很好的醒脾化湿助消化,预防疰夏的功用。需提到的是:具有香气的中药,因挥发油为其主要药用成分,不需长时间熬煮,有效成分才能发挥作用。

读到这里是否觉得食欲大增。其实夏天除了注意勿贪凉饮冷以外,为了补养脾胃,还是有许多美食可以享用。列举了多种食物,但关键还是不离膳食均衡、清淡多样、以营养丰富的蛋白质和当季蔬菜为主,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等辛香料,既能杀菌防病。尤其是夏季适当的吃些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吃姜可温胃散寒,亦为冬病夏治的体现。

(二)多喝热水

“多喝热水”这句看似老生常谈的建议,在夏日似乎更是强人所难。但如大众所了解的,水约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活动,皆需仰赖充足的水分才得以正常运行。若在炎炎夏日,体内约36度左右恒温的人体内,浇入一杯杯冰凉的冷水或饮料,虽感畅快淋漓,满足了口腹之欲,但诸如心脏、肠胃、气血、筋骨等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身体状态尚好时,还可调节(并)承受;待年龄渐长,正气衰退,则病态具现,悔不当初。

在大暑这个烈日当头,大汗淋漓的时分,也是人们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体内的矿物质等微量元素也会随着大量汗出而消耗,这时适时补充水分以弥补机体需求,保持良好代谢状态。也可饮用糖盐水或绿豆汤、菊花茶等清热解暑饮品,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亦有为解渴一次性大量饮水者,若短时间内大量的水分进入体内,会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有可能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症状。所以极度口渴时,还是要注意水分摄取的速度,如可少量或放慢速度为佳。

二、起居有常

(一)居家

避暑睡好子午觉

有句俗话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夏日昼长夜短,人们在这个时节容易感觉困倦疲惫,除避免在中午烈日之下出行外,若能在午时休息30分钟至1小时,不仅可以缓解浮躁烦闷的情绪、解除身体疲劳、提高下半日的工作效率外、还可增强免疫力。

注意卫生适寒温

炎热的气候,流汗多且高温易滋生细菌,此时是皮肤病的高发时期,因此要勤换洗贴身衣物等。流汗后心率加快,这时洗澡易使心脏和大脑等供血不足,出现眩晕等症状,故出汗后,可稍适休息,待体温下降后再洗澡。此时早晚和室内外温差大,冷热变化频繁,注意随时增减衣物,让身体对温差有适应性的缓冲,以免反复寒热刺激而引起热伤风。

(二)外出

大暑时为了让体内的湿气能够散发出来,可在早晚温度降低后进行如散步等轻度活动,尽量避免“桑拿天”出门活动的时间,并做好防暑防晒等万全准备。若出现胸闷恶心、心悸头晕、全身乏力等中暑先兆时,立即到阴凉通风处饮水休息解暑。在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者,尤其是中老年人要避免在盛夏高温中进行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

三、情志畅达

高温酷暑时,易出现“苦夏”、“中暑”和“肝火旺“等各种症状,所以《黄帝内经》中在夏三月的养生调护中强调的“无厌于日”是重视夏季情志调节的体现。依照现代医学来说,夏日的种种情绪障碍能导致心律失常或血压升高,对年长者甚或危及生命。在“情绪中暑”时,清淡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如睡好子午觉、保持“心静自然凉”的清净心态、还可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或其他能够使自己放松的环境之中,放松心情,采用如此这般全面性的“心理纳凉法”调整情绪,让自己舒畅度夏。对心脑血管疾病者而言,则务必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以免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想要心平气和的度过夏天,最好的方法是饮食合理有节、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出行时间。而这些种种的养生操作,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最重要的核心要务,就是:保护一身之阳!唯有阳气充足了,才能达到“长生久视”(《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注:文章首发于“北师大民俗学”公众号,经授权后转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