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俘虏”到“千古第一恶女”妲己形象的变迁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从“俘虏”到“千古第一恶女”妲己形象的变迁

原题:从“俘虏”到“千古第一恶女”妲己形象的变迁昭示中国女子的地位

妲己的形象变迁,可以看作中国女性的地位一路走低的缩影。我们从时间线出发,好好梳理下她的形象变迁。

商周时期

首先,在已发现的甲骨文卜辞中,均找不到对妲己的任何记载。而商代有“妇好”这样能领军出征的女人,自然不会排斥女人干涉政治。从这一点看,后世对妲己的攻击在当时看来根本不算事儿。

周朝的记载中,妲己的形象也算不上丑恶,只是一个可怜的女人而已。成书于周代的《国语·晋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这是历史中第一次出现“妲己”这个人物。也是这本书第一次直接写出妲己的“罪孽”,所谓:“妲己有宠,于是与胶鬲比而亡殷。”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直到《国语》成书的春秋末期,妲己的形象也只是一个“对殷商灭亡负有责任的女人”,形象远没有后世那么恶劣。春秋时期的史学家也没有对她干涉政治有过多的非议。这说明,在当时女子以美色干涉君主并非什么特别奸恶的事情。

秦汉时期

时间来到秦汉,历史对妲己的评价也出现断崖式下跌。《吕氏春秋·先识》直接指出:“商王大乱,沉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常。”这里已经特别指出妲己干涉政治是一个“负面信息”了。

同时,《吕氏春秋》也是第一本记载着妲己诸多“罪恶”的书。《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里记载:“糟丘酒池,肉圃为格,雕柱而桔诸侯,不适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环,截涉者胫而视其髓,杀梅伯而遗文王其醢,不适也。文王貌受,以告诸侯。作为琁室,筑为顷宫,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

简单地翻一下,这里记载的罪孽:1.酒池肉林 2.杀人看髓 3.剖腹取婴。考虑到此时距离商朝灭亡已经有800年左右,这些故事的可行度着实不高。

而且,根据现代考古研究,我们发现许多在后世看来无比荒淫残暴的行为在商朝是正常操作。比如“酒池肉林”,极有可能是当时储存肉类的方法,有点像今天少数民族的风干肉。而且,商朝人很有可能采用了与埃及人类似的下葬方法,即将死者的内脏取出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器皿内。这么看来,纣王亲自取出比干的心脏并非什么残暴的行为,甚至可能是某种荣耀。

如果说成书于战国的《吕氏春秋》有点“捕风捉影”,外加一些因时代而产生的隔阂。刘向的《列女传》就是地地道道的泼脏水了。比如那句赫赫有名的“牝鸡司晨”,原文是“斩妲己头悬于小白旗,以为亡纣者,是女也。书日:‘牝鸡无晨。牝鸡司之,惟家之索。’”这是明确地对女子干政提出反对意见,而且所用手法和大字报没有什么区别了。刘向还说纣王为妲己造了一栋摘星楼。稍微有点科学常识的都知道,这种高达两千米以上的建筑,就算是今天都造不出来,更何况三千年前?

可惜,《列女传》是不少朝代女子的必修读物之一,所以妲己“千古第一恶女”的形象便算坐实了。

最后一击

当然,这些书籍本身只能在知识分子圈子里流通。让妲己这一角色为老百姓所熟知的还是《封神演义》。从李靖“陈塘关总兵”这一职务就能看出,这本书成书于明代。这时候理学已经大兴,“吃人的礼教”已经在中国定格。妲己的行为自然是当时的价值观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封神演义》在一开始便钦定了,妲己就是派来祸害商朝的“狐狸精”。

妲己表示当初是你要我作恶,完成任务反而斩首,还讲不讲信用?

书中的妲己姓苏,为苏护之女,在进帝辛宫中途中被轩辕坟三妖之首九尾狐附身。九尾狐奉女娲之命迷惑帝辛,促使商朝灭亡。但后来她贪恋人间荣华富贵及权力,于是使帝辛做出不少凶残的行为。后来妲己虽然成功使商朝亡国,但女娲认为她作恶太多,把她交给姜子牙,最后被斩首。

结语

总结下,妲己的形象本身只是文娱产物。但她形象的走低,却可以成为中国女权水平的指向标和重要研究素材。从这方面说,也算是为今天的社科人员作出贡献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