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除了吃月饼 “祛魅”时代中秋节如何回归?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独家|除了吃月饼 “祛魅”时代中秋节如何回归?

【导语】八月十五中秋节,形成于唐代,又称月夕、追月节、拜月节、团圆节,堪称一场基于身体实践的狂欢。时至如今,逢此佳节我们依旧讲团圆,依旧吃月饼,只是,抬头望月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个节日对当下的我们,还那么重要吗?论月圆,每月十五都当其时,为何八月中秋意义不一般?论习俗,古今生活方式差异甚大,如何从中解读传统寓义?在科技全面影响生活的时代,嫦娥、玉兔的神话早已褪去光华,如何让传统佳节保持应有的温度?凤凰网国学就此独家专访了民俗专家、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张勃。

以下是访谈实录:

【对话嘉宾】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方志学会副会长,北京古都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从事民俗学和北京学研究,尤其注重节日、礼俗研究。著有《唐代节日研究》《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清明》《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77个礼俗》(第一作者)《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第一作者)等著作多部。

【采访整理】凤凰网国学频道编辑 关静

凤凰网国学:七月有七夕,和织女星有关,还有七月十五,也有圆月,但进了八月,月亮好像格外受关注。您觉得中秋节的独特性在哪里呢?

张勃:中秋和七夕都有和天象有关的内容,中秋是一个和月亮有关系的节日,七夕是一个和星星有关系的节日,这提醒我们注意传统节日当中很重要的内容与天象密切相关。

中秋节在唐代发展成为节日,和中国人素有重视月亮的传统有关。早在周代,人们就已经对月亮有了特殊的情感。《诗经》里有很多首描写月亮的诗歌。如《陈风·月出》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还有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也慢慢出现了,比如嫦娥奔月。国家也有秋分夕月的礼制。这些传统在唐代依然延续。但唐代之前,人们并没有把八月的圆月作为一个特别值得欣赏的对象来看待。正是唐代时,八月十五的月亮格外了凸显出来,成为审美的对象。

当时人把八月十五的月亮和其它时候的月亮进行了比较,发现“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发现八月十五“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尘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魂与之清冷。“正是赏玩的最佳时机。

我们传统节日中在月圆之日的,除了中秋,还有元宵节和中元节。但是中元节主要是祭祖的日子,月亮在或不在与过节关系不大。中秋节就不同,中秋节如果没有月亮,我们会觉得这个八月十五很遗憾。元宵节也重视月亮,但是元宵节灯的光辉胜过了月亮的光辉。中秋节月亮带给人们的特殊体验是要胜过元宵节月亮的。有意思的是,虽然正月十五的月亮比不上八月十五的月亮重要,民间谚语却常将它们放在一起,比如:“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中秋的独特性在于对月亮的高度关注,在于由月亮发展出诸多习俗在于由月亮形成了重视团圆和珍惜美好时光的文化内涵。中秋节是月亮节。

凤凰网国学:中秋节有两个事象比较突出,一个是“圆月”;一个是“秋瓜”。比如浙江象溪那里至今还保留有“秋瓜送子”的习俗,一些少数民族还至今有祭月习俗,中秋节的习俗内涵重点是想表达什么样的现实关怀,什么样的情怀呢?

张勃:之前我做过一本书,主要是用地方志的资料梳理节日习俗,在梳理过程中发现,节日总是共性和地域差异性同时存在,不同地方可能共享同一个节日名称,拥有同样的习俗活动和同样的习俗物品,但地方性也很突出,不同地方往往有不同的节日名称,不同的习俗物品与活动。节日的文化内涵是蕴藏在节日仪式、行为中,所以节日的内涵在不同地方也会同中有异。比如你说的“秋瓜送子”的习俗在南方一些地方比较盛行,在北方比较罕见,那么“秋瓜送子”所蕴含的祈求生育的内涵也就不会存在于没有这个活动的地区。

我们理解节日的内涵,一方面是要有宏观的把握,也就是从地方特殊性之上提炼出某些共性,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到不同地方的习俗活动及其所蕴含的不同内涵。中秋节是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大节,整体来看,其内涵主要有二,一是重视团圆首先,从节日名称上看,中秋节又叫团圆节,节日以“团圆”命名,足见团圆之于中秋节的重要性。其次,从习俗用品和活动上看,一方面是通过为节日用品命名、赋形来体现对团圆的追求, “饼如圆影得佳名”,月饼其形圆,并被称为“团圆饼”。另一方面则通过诸多习俗活动来体现。比如,特别讲究全家人相聚一堂、共度良宵,而一家人面对面的团聚相守是最能体现团圆的真义。中秋节是团圆节,渴望团圆的情感使它为亲人团聚提供时机,而团聚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团圆意识,促进了家庭的团结和谐,培养了人们的家国情怀。由团圆而团聚而团结,中秋节让人们从内心生长对亲人、乡土和国家、民族的爱,并凝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是庆祝丰收。中秋时候的祭品通常是时鲜果品,这些果品其实就是秋天瓜果丰收的的一种表达。过去的北京,中秋节快到时,会有一个个的果摊摆出来,各种各样的水果,五颜六色,特别漂亮。中秋吃各种瓜果,一个是过节,人们需要美食,这是现实的需求。另外也是对享受秋收成果的意涵的表达。人们也用瓜果互相馈赠,这是加强社会联系、增进亲情友情的途径,也是分享劳动果实、共庆丰收的方式。

现在在秋分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时间和中秋节十分接近,我觉得从丰收这个意义上,中秋节和农民丰收节可以贯通处理。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建构性的节日,这种节日想要持久发展的话,就必须进行规划建设,它不像我们的传统节日本身具有深厚的民众基础,要想让人们心悦诚服地、自觉自愿地过这个节,借鉴、兼容传统节日的一些活动内容会是一个出路。

三是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中秋夜无疑是美丽的。中秋节之所以能成为节日,也与赏月、玩月的做法密切相关。

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中秋夜当然是不同的,但古人对月亮的关注与赏玩却高度一致。中秋夜皓月当空的疏朗与高远,月色如水的清凉与沉静,月光的化平庸为神奇,无疑都是最值得欣赏的自然之美。为了欣赏自然之美,人们很讲究玩月的地点,去山顶去船上去水边,并形成许多赏月地点和景观。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过中秋节是一定要把桌子摆出来,看月亮,在月下做游戏、吃月饼。我们现在的人比较缺乏用审美的眼光去看月亮。可以建议中秋夜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时段(比如20:00-21:00)降低城市的照明强度,暂时熄灭一些灯光,为赏月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凤凰网国学:赏月这样一个视觉上的活动也是能够进入我们的习俗系统里面的。

张勃:当然。其实赏月不光是视觉行为,还是深入到内心的感受,这时候的我们是和所处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唐诗里有很多这样的情怀表达。再比如逛果摊也有视觉冲击,满眼都是红红绿绿的果实,给人带来丰收的喜悦。中秋到来之际,能看到这么多丰收的果实,大约也会联想到之前所付出的一些努力,努力在中秋这样一个美好的时候得到了回报,心情自然喜悦。中秋节注重团圆、庆祝丰收、欣赏自然之美又往往意味着对时光、对生命的珍惜,因为美好的事物景致总让人感到时光的短暂,这个时候,人们的生命意识更容易被激发出来。

凤凰网国学:月圆人团圆。但是,当今社会,大部分人尤其是青、壮年都在外地求学或工作,可能在中秋节回家不是很容易实现。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中秋节是不是与时俱进也产生了一些的内容和价值取向呢?我们如何看待节日的这种现代转变?

张勃:现在交通条件便利,如果想回家也可以回家,不是不能回家,但有些人可能就像你说的,回家不是一件很容易实现的事情,对于这种情况,我倒是觉得并不是说放假问题让中秋节产生一些变化,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变化让节日跟着变化了。任何一个传统节日都是在变化当中发展,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节日。中秋节也一样,唐代时,中秋节更多是赏月,以欣赏自然之美为主,宋代以后,中秋的习俗在发展过程当中丰富了很多,团圆的内涵变得更加重要。在比如我们对中秋“团圆”的理解,一开始人们重视的是家人的团圆,但到了宋代,由于国家的分裂,“团圆”其实已经从家的层面上升到了国的层面。再比如祭月,近代以来迅速式微,但近来很多地区都在为祭月习俗的复兴做各种努力,有些地区已经恢复了。再比如说过节的组织,过去中秋节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但是现在社区会有很多活动,这是地缘组织的活动,还有公共文化设施也都在举办各种节日活动。中秋节现在已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等等。这些变化不是仅仅从放假角度能够解释的,对于中秋节的变化需要我们更细致的观察,用更开阔的视野来观察。

凤凰网国学:这是一个“祛魅”的时代,人们把月亮神话遗忘了,嫦娥、吴刚和玉兔也被赶下了神坛,节日不可避免地在淡化。您如何理解技术世界里民俗文化的处境?它还能继续保持它的温度吗?还能传承和发展下去吗?

张勃:技术世界仍然需要民俗文化的存在,人们不可能只生活在冷冰冰的技术世界里。人类持续保持着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类生活世界里不能只有真,还需要善和美,神话和传说是可以带给我们善、美,带来诗意和温度的文化。也可以说,我们所需要的善和美,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有温度的民俗。因此我觉得神话和传说不会消失,它们一定会被讲述,也许讲述的方式和过去不同,但它们不可能被完全遗忘。尽管你知道月亮上面没有宫殿,甚至没有空气,但是面对孩子的时候,你还是会跟他讲玉兔,还是会给他讲月宫和嫦娥。民俗文化让世界变得美好可爱,这其实和科技并不冲突。

凤凰网国学:您之前在文章里写到:“在全媒体时代,我们往往重视纸媒、电子媒体和数字媒体,而忘记了我们的身体也是重要的媒体。” 您认为,融媒体时代,我们应该传播节日的什么?又如何实现岁时节日文化的有效传播?

张勃:所有的节日都是要靠我们身体去体认的。你要真的参与了,才会觉得这个节过得有意义。哪怕是同学们聚在一起,在草地上聊聊天,看看月亮,这也将成为你一生中的美好回忆。因为你参与了,你享受到了节日的乐趣,你才会说这是我的节日,节日才对你有意义。我说身体是重要的媒体,是说你的参与和因参与产生的体验会对别人产生影响。节日是我们的节日,需要我们的参与,有了我们的参与,节日有生命力

之所以现在强调充分重视媒体的作用,和我们的节日传承遇到一定的困境和难题有关,突破这种困境和难题需要多种主体共同努力,媒体是其中之一,地位特别重要。传播我们的节日文化,是顺应时代需要和发展的。媒体要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如何能产生好的效果?第一,坚持很重要。坚持意味着我会反复跟你说,反复跟你解释,久久为功。第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去讲。一个节日其实就是一个系统,它有物的层面、制度的层面、活动的层面,还有精神的层面。中秋节有月饼,有兔爷儿,有各种瓜果,有赏月、祭月、社会交往等活动,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兔儿爷上前门、唐玄宗游月宫等传说故事,有《天香庆节》《丹桂飘香》《会蟾宫》等节令戏,有注重团圆、庆贺丰收、欣赏自然之美的内涵,。还有“宁留女一秋,不留过中秋”的制度规定等等,都需要宣传,而且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

媒体想要有效传播,一定要看民众需求,要做一些调研,看看年轻人到底喜欢怎么过,想怎么过,他们对现在的过法到底有哪些困惑。现在年轻人对节日是有关注的,但是有些不知道改怎么做,或者不知道怎么做更好,也有些不知道上哪里去过,自己在家里就吃个月饼又感觉没意思。通过调研将问题弄清楚,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本文系凤凰网国学独家专访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