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证道”与王阳明的人生化境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天泉证道”与王阳明的人生化境

编者按:在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轨迹。凤凰网国学特此推出专题《穿越两千五百年,寻找儒家14位圣贤》,呈现中南大学刘立夫教授“立夫讲国学”儒学篇系列课程,带您追寻儒家贤达们的身影。

王阳明与两位弟子钱德洪与王畿在天泉桥上讨论四句教,被学者称此“天泉证道”,可以说是阳明经典诠释的总结。接下来,我们就听刘立夫教授从各个方面诠释四句教的含义和他对阳明心学的理解。

自动播放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后,由于朝廷上下复杂的政治环境,他不得不退隐江湖。他虽然还被朝廷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相当于南京国防部长;甚至还担任过左都御史兼两广巡抚,正二品,相当于中纪委书记兼广东、广西省长,但他已经将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弟子。也正是在他的晚年,王阳明的人生境界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1、“天泉证道”与阳明心学的升级

我们现在给王阳明的定位是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特别推崇他的心学。阳明心学,一般认为有三条:一是“心即理”,一是“知行合一”,一是“致良知”。就这三条而言,致良知最为根本,因为心即理就是从内心求良知,知行合一则是良知在生活中的运用。但是,实际上这三条并不完整,因为王阳明晚年还有一个“天泉证道”,提出了著名的“四句教”,这个四句教已经超越了致良知的范围。

王阳明活了57岁,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将他的一生分成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出生到37岁的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博采众长然后回归儒家“圣贤”的时期;

(2)第二阶段:从龙场悟道到50岁提出“致良知”,是王阳明知行合一而达到事业的巅峰时期;

(3)第三阶段:即王阳明的晚年时期,他55岁因天泉证道而提出著名的“四句教”,表明他的学问和境界达到极致。

2、“阳明四句教”的真意

明武宗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55岁,再一次被朝廷派往广西平叛。这个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临行前,王阳明在他家乡浙江会稽的天泉桥上,与大弟子钱德洪、王畿等人道别,学生问他还有什么指教,王阳明说他一生的学问就在这四句话里: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就是著名的“阳明四句教”。这四句话,有点像禅宗祖师的法语,后人虽然有很多种解释,但是,不管怎么解释,如果离开佛教禅学的背景,肯定是说不通的。后来有人批评阳明心学是禅学,关键就在前面两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我们知道,从孔子以来,没有那个正统的儒家人物说过人性是无善无恶的,儒家道德的基础是性善论。但是,王阳明认为,人心的原初状态纯粹无染,无关善恶,既没有情感,也没有道德关怀。这个思想源于六祖慧能《坛经》的“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王阳明自己也承认: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得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王阳明对禅宗是有深入研究的,他在关键时候能够做到“不动心”,保持超强的定力,拥有强大的心脏,这正是他过人之处。可以说,无善无恶是王阳明吸收佛教禅宗智慧的一种心灵超越境界。

再看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孟子说道德良知为人心所固有,朱熹说道德良知就是“天理”,王阳明却说人的起心动念才有善有恶,这就差距太大。《传习录》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王阳明来到他的学生薛侃家里,薛侃正在花园中拔除杂草,就问王阳明:“为什么天地之间善的东西难以培养,而恶的东西却到处都是?”意思是他家花园中的花很难伺候,而杂草却除之不尽。王阳明告诉他:“你这种念头都出于自己的判断,是不对的。自然界有生生之德,花与草都是一样的,哪里有什么善恶之分?你现在想养花,观赏花的美丽,就觉得花是善的。但是,如果你不想养花,而想种草,就会讨厌花而觉得草是好东西了。所以,善与恶都因你的好恶念头而起,哪里有什么绝对的善与恶呢!”

王阳明与薛侃的对话,用我们现在伦理学的观点看,就是道德具有相对性。但是,宋明时代的理学家一般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道德是绝对性的存在。王阳明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走出个人的好恶,从超越自我的层次看待人世间的是非善恶。从思想源头上看,这仍然与佛教禅宗有关。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而起,因缘而灭,没有绝对的东西。《坛经》里面提到了“三十六对法”,其中就有“邪与正对”、“曲与直对”,一切都是相对的存在,是非曲直都与人的心念有关。

当然,你根本不用担心,王阳明终究还是儒家,他在心灵境界上可以保持超道德境界,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却处处讲道德,从不放任自流。所以,“阳明四句教”的第三句就有了一个转向。“知善知恶是良知”,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都是现实生活的人,总会有一定阶级立场、群体立场,在是非善恶目前不可能绝对超然物外。那么,善恶的标准在哪里?王阳明告诉你,标准就是天地良心。你做错了事,就会扪心自问,良心何在,天理何在?这就回到了孟子,也是儒家的功夫论,也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善恶已经分明,就应该为善去恶,应该“知行合一”,这是儒家的实践论。后面这两句表明,阳明心学的归宿还是儒家。

3、阳明心学到底是什么“心”?

王阳明心学最难理解、也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他的“心”。他的这个心很复杂,你如果纯粹从儒家的角度去理解,肯定是有困难的。为什么?因为王阳明早已超越了儒家。他早年怀疑过朱熹,后来还说过“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判断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得于心”。王阳明确实非同寻常。你可以说他有狂狷之气,但也必须承认他敢于自我承担,更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王阳明心胸比一般的儒者要开阔得多,他的心学更不是正统的儒学可以囊括的。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佛道三家各有所长,“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是一个基本的分工,而王阳明恰恰对三家都有切身的了解。正因为这样,王阳明的人生格局才非同寻常。王阳明31岁学道,32岁学佛,37岁回归儒家的圣贤之道,但他早已将三家融为一体。后人认为王阳明是继孔子、朱熹之后儒家的又一个圣人,但是,王阳明心目中的圣人实际上是“圣学之全”。曾经有一个叫郑德夫的学生问他,儒佛道三家各有所长,是否应该兼收并蓄?王阳明告诉他,尽管佛教和道教的出世主义存在缺点,但它们两家的优点还是明显的,不能弃而不用,儒家应该吸收道教的仙道,保持身体健康,也应该吸收佛教解脱之道,这才叫“圣学之全”。王阳明还用了一个著名“厅堂之喻”来说明:

“譬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厅,儒者不知皆我所用,见佛氏则割左边一间与之,见老氏则割右边一间与之,而己则自处其间,皆举一而废百也。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

意思是说,儒佛道三家好比一间完整的房间,儒家居正厅,佛老居两厢,三者缺一不可。但是,有些正统的儒家脑子就转不过弯,总想分清你我,划清界限,看到佛教就把左边的那一间分给佛教,看到道教就把右边的那一间分给道教,结果自家的范围越来越狭小。真正的圣人就应该有包容天地万物的胸怀,吸取一切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这就是“圣学之全”。

最后,总结一下,王阳明心学到底是个什么“心”?我认为,王阳明的心学包含了三个“心”:

第一个是“禅心”,也就是“不动心”。他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这个心,这是他在“百死千难”的政治危局中保持定力,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第二个是“良心”,也就是“良知”。他的“心即理”、“致良知”都强调这个道德良知是生活实践的唯一标准,这是他作为儒家士大夫安身立命的基础。

第三个是“机心”,也就是“心术”。这是他在历次危难和平叛战争中击败对手、无坚不摧的强大工具。说明一下,“机心”本来出自《庄子》,原意是机巧诡诈之心。这里是一个中性词,不带褒贬。

这三个心,第一个与佛家有关,第二个与儒家有关,第三个与道家有关。明白了这三个心,我们也就能理解王阳明为什么能够立德、立功、立言,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三不朽”超级文化巨星。

我在前面说过,王阳明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传奇只可欣赏,不可复制。但是,王阳明的弟子众多,他的后学由于缺乏事上磨炼,缺乏实践的环节,很多人后来流于“狂禅”,被认为“空谈误国”。明末清初的一些思想家对此曾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好了,我们接下来就讲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代表王夫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