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典名家讲坛:张岂之谈文化自信

导读:现代中国为什么亟需重建文化自信?重建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什么?出路又在哪里?10月28日上午,年届九旬的著名思想史家、教育家张岂之先生登上岳麓书院讲坛,主讲《文化自信的历史纪实与时代意义》。这是“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系列活动的第二场重磅活动。凤凰网国学频道特推出本专题,全景呈现讲座盛况,以飨读者。

更新时间:2016-10-06 06:45:51

头条关注

著名学者张岂之登上国学大典讲坛 开讲文化自信

10月28日上午,年届九旬的著名思想史家、教育家张岂之先生登上岳麓书院讲坛,主讲《文化自信的历史纪实与时代意义》,“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系列活动迎来了第二场重磅活动,冒着初冬细雨而来的数百名观众,现场直击了这场思想盛会。

10-06 06:05

六大活动礼敬传统文化 第二届国学大典将迎最高潮

在学界、媒体、公益等各界共同襄赞下,经过四个多月的提名和评选,10月29日晚,备受关注的全球华人国学奖即将在湖南长沙揭晓。而自27日起连续三天的国学盛宴,将把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推向最高潮,这也是两年来由学界与媒体、公益组织联手打造的规模最大、参与最多元的国学盛宴。

10-28 06:06

讲坛实录

张岂之:文化自信需要从会通传统中寻找活水

现代中国为什么亟需重建文化自信?重建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什么?出路又在哪里?10月28日上午,年届九旬的著名思想史家、教育家张岂之先生登上岳麓书院讲坛,主讲《文化自信的历史纪实与时代意义》,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教授担任主持,这是“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系列活动的第二场重磅活动。

10-06 06:22

张岂之:如何看待丝绸之路的历史功绩和现实意义

汉武帝决定派人出使大月氏,想说服他们一起夹击匈奴。张骞被选中,他的西域之行,以13年的艰苦奋斗为代价,使中原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西域之行,同时也使汉王朝的声威传播出去,传播到当时的西亚,一直传到欧洲。由张骞开始的这一中西的通道,后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的作用,被人们誉为“丝绸之路”。

10-06 06:24

张岂之:儒学最关注现实问题 不应老停留在过去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优秀传统。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不能老停留在历史上的儒学。儒学它有很重要的一点,儒学是最关注现实问题的,儒家历代的大师都是如此,我们谈国学,一谈国学,都是pass,都是过去的事情,我们不但要考虑现实,还要考虑到未来,我个人是这样的看法。

10-06 06:25

张岂之:对现实认识越深 越能理解张载“四句教”

张载关学是北宋时期的儒学的一个派别,张载祖上为大梁,后来迁到陕西关中郿县的横渠镇,在这里授徒讲学,所以又称张横渠。他讲了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有不少的阐释和说明,这有助于人们对四句教的理解,但也有一些论点可以做学术讨论。

10-06 06:22

张岂之:民本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 比西方要早

周公最早提出了民本论。周公有一句名言“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在座的朋友都知道,监察的监,指古代要照一照镜子,周公建议为政者不要用水作镜子,应该以民为监,实时对照、检查自己,反省为政的得失。类似的论点屡见于周人的文献,可见,在据今天三千多年的中国,已经产生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比西方的希腊还要早。

10-06 06:22

对话张岂之:当代中国需要文化自信 但应戒“自傲”

我们今天研究国学,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创新。创新推动我们的文化不断的发展,而且影响到世界各国。如何来创新?这个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很多学者去很好地研究它,然后总结出很多经验。我今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学术界,只是把中国古代的,包括儒学在内的典籍加以梳理。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实现创新性的转化,要研究。

10-06 06:22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凤凰

手机凤凰网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