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练武之人该学哪些德?略论中华武学与儒学的关系


来源:凤凰国学

中华武术本身即儒家哲学,文武兼备,成己成物成天地,是成德之教,是建秩之法。近代以来,儒门淡薄,故武学的儒学本质不为今人所重视。本文主要从儒学立场上简要阐述武学,习武之人应当在传统中华武学的基础上继承先贤们的优良传统,儒武文质合一,向上向善超越,不断创新中华武学。

中华武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捍卫中华文化的和平环境作出了杰出贡献,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武学,是一门以传统武术为实践形式的,包含理论、武术、武德以及传承谱系的综合学系。在实践之中,武术具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防身御敌、制人取胜、修身养性、悟道怡情等功效。武学以儒学为本,吸纳医学、道学、佛学、兵学、美学、仿生学等,形成了一种体系庞大、门类繁多的儒学身“体”工夫哲学。可以说,中华武术本身即儒家哲学,文武兼备,成己成物成天地,是成德之教,是建秩之法。近代以来,儒门淡薄,故武学的儒学本质不为今人所重视,像孙禄堂用宋明新儒学建构其武学体系,完全是一个儒门哲学家,为广大教化主。本文主要从儒学立场上简要阐述武学,以待来日补充完善。武学与医学、道学等之关联则将另文详论。

一、武德与儒学

儒学讲“由道发德,以德配天”,可以如此理解,道是规律和实体,德是掌握规律、实体的能力。《荀子•劝学》云:“故学至乎礼而止,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即规范,是道的呈现。武德是因武道而生发,武德是习武之人在武术活动、社会活动中对武道的掌握能力和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因此,武德即成德之教。如儒家经典《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提出“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意思是指:禁止暴力、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

武学是成德之教,以求文武兼备,文质合一。在武德的生发过程中,儒学的仁爱、礼义逐步成为了武德的核心内容,并且以武德为本,追求君子、大人、豪杰、圣贤人格,这是中华武术所有门派的共识。如“练武先练德,教人先教心。”“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拳先习德。” “学武先学德,练功必(先)练忍。”“拳以德立,德为艺先。”“欲练武,先修德。”“缺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教之武。”武德之德目颇多,暂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勇、忠、忍、耻等描述。

孔子像

1、 仁

仁是儒学的核心精神,也是武德的终极依据。仁者爱人,仁爱是一种向上超越的精神,穷达兼济,指向博爱大众,普救万类,可谓儒学总纲。我曾总结仁的精神为:自觉觉人,自爱爱人,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参天地,成万类。爱自己,也要爱他人;自己成家立业,也要帮助他人成家立业;自己通达,也要帮助他人通达;法天地的精神,帮助万类获得成就。古人认为,止戈为武,武是停止干戈、消停战事的实力。止暴安良,这是武德的最基本规范,仁爱精神的呈现。如少林密典《罗法行动短打》讲,创造点穴法是“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是为了使人“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有志者细心学之,方不负主人一片婆心”。可知,发明点穴法,是为了不置人于死地,阐发一片仁爱精神。

从价值论上,仁爱精神由内而外,自孝悌而推广到师徒、朋友,再普及于陌生人。师慈徒孝、兄贤弟恭、朋亲友爱,这是对内的道德规范。践行仁道,一以贯之于忠与恕。忠,要求习武者忠于师门,继而拓展为要忠于民族、社稷、正义与事业。恕,要与人为善,宽以待人,以爱人之心宽恕他人,求得人际关系的和谐。《峨眉枪法·戒谨篇》称:“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谈元授道,贵乎择人。”《少林十戒》、《短打十戒》等各门派的戒律都折射出“仁者爱人”、“仁、义、礼、信”对传统道德的影响。对于陌生人,一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要扶危济困,二是对于不法者,要有一片仁心,以忍辱为本,尚德不尚力,万不得已才出手,并以不伤人性命为上,武林中流传有“八打八不打”。八打:一打眉头双眼,二打唇上人中,三打穿腮耳门,四打背后骨缝,五打肋内肺腑,六打撩阴高骨,七打鹤膝虎骨,八打破骨千金。八不打:不打太阳为首,不打正中咽喉,不打中心两壁,不打两肋太极,不打海底撩阴,不打两肾对心,不打尾闾风府,不打两耳扇风。可见,八打之处不伤及性命,是制服对方的办法,八不打之处都是要害,伤人性命。这是武术的仁爱精神之体现。

按照《说文解字》,德,升也。意思是向上向善超越,乾乾于明。传统武德将带有暴力性的武技上升为“仁”之“神明”的最高精神境界,正如孙禄堂所言,人人皆有“内劲”(太极),依此修习,格物致知,致中和,最后归仁、成德、复圣。“仁”体现了习武之人的一种境界追求和精神终极关怀,它为习武之人的自身习武修练、以武会友、行走江湖、开门受徒、扶危济困、保家卫国等一系列行为升华于道德,让每一个行为环节都充满着浓烈的至善至诚的情愫,使得带有暴力性的武术行为德化为一种中华文明独有的行为美学和价值美学。总之,儒学之“仁”是武德的总纲,处于核心地位,是指导习武之人在各种语境中如何生发言行的总则,更是最高价值追求,是习武之人安身立命之本。

武的篆书书写形式:止戈为武

2、 义

儒家尚义,集义养气。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仁是安宅,即精神安止的家园。义是正路,即言行正当的法式。礼是正门,是进入社会的正当方法。儒家尚义,义以和利,强调群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维护“义”,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武为止戈,止暴安良,是一种大义。习武之人十分重视“义”,曰“忠义”“道义”“侠义”“正义”“义勇”,并用“义”来评价一个人。合于义,虽死也必战; 离于义,即使有全胜的把握,也决不能出手。传统武术的技击实践,只能是对于义的维护而不能丝毫有损于义,更不能从义为借口而谋取私利。湖南巫家拳提出:“狂妄之徒不教,轻浮之徒不教,忘恩负义之徒不教”的戒条。形意拳有“三传”、“三义务”、“三不传”,是儒家仁义的呈现。“三传”为“为国为民者,尊师尊长者,作人作义者,可传。”“三义务”为“维护正义,扶助贫弱,协助师友”。“六不传”为“欺师灭祖者,为非作歹者,忘恩负义者,害友欺民者,懒惰怯懦者,愚蠢狡顽者,不传。”

大义具有一种超越性的儒学宗教精神,临危以身殉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日常疾恶如仇,视富贵如浮云。山东太乙门掌门人窦来庚“为国习武,报效祖国”,在国难当头之际, 变卖济南家产, 义无反顾率领山东国术馆200余名成员, 开赴临朐抗日前线,1942年被日寇包围,他誓死决战,壮烈殉国。黄兴是巫家拳传人,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形意拳宗师车毅斋身怀绝技,但从不伤人之身,平时他沉静寡言,待人谦和,慷慨仗义,视富贵如浮云,专爱恤贫济孤。

资料图

大义救国救民。谭嗣同是巫家拳的传人,临死前留下“去留肝胆两昆仑,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诗句,他说:“任侠,亦是以伸民气,倡勇敢之风,是一拨乱之具也。”鉴湖女侠秋瑾写下“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诗句,为了国家的未来,出洋留学,最后舍生取义。自古以来,忠义精神、侠义精神激励着无数英雄和志士为国、为民、为朋友献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扶危济困、行侠仗义的武林英雄不绝于书,世代为人所敬仰。

3、 礼

中国向为礼仪之邦,礼乐文化源远流长。儒家仁、礼并重,仁是超越向上的爱,礼是一种规则、秩序,对社会有规范作用。礼,具有永恒性和时代性,可谓因时制宜。 武术礼仪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武礼是文与质统一,即规则和尚武精神的结合。因此,武林十分重视礼仪,“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拳先习德”,“为武师,须教礼;德不贤,不可传”。“礼”在武德中具有实践性,“礼”是“仁”与“义”向行为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化的礼仪,直接付诸于习武者道德实践,作为其行为的德化。武术行礼主要分徒手礼(分抱拳礼、注目礼)、持械礼(抱刀礼、持剑礼、持棍礼、持枪礼)、递械礼(递刀礼、递剑礼、递棍礼、递枪礼)、接械礼(接刀礼、接剑礼、接棍礼、接枪礼)等。武礼还包括师徒礼、同门礼。其中,师徒礼仪是核心。现代武礼还有教学礼、竞赛礼、表演礼等。武林界对“礼”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它规范着习武者应该要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在对“礼”的制度上还有直接的制裁要求,任何人违背“礼”的制度都要给予相应的处罚。

武礼也是儒家哲学和德目的呈现,如“抱拳礼”即为“万物一体”哲学思想、仁义礼智信勇忠等德目的表现。武礼尚“让”,是大人之大,一种向上向善超越。

4、智

智,是智慧的意思。智慧由对“道”的掌握而来,让人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智”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认识“仁”、“义”、“礼”、“信”等,并保证它们能够自觉主动地付诸于实践。知识上升为良知,靠什么能力上升呢?靠智慧。她是对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的根源。孔子主张智勇双全,有勇无智是不可取的,“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当然,武林也智勇双全为上。《武经要略·圣猷庙胜篇》云:“为将之道,智勇贵兼全。弓马便捷,所向无敌,勇也。计算深远,无所遗失,智也。智勇而后可以建功业。”

5、信

诚,信也。儒家重视“信”,是天道“诚”的呈现。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是武林最源远流长的传统,为传统武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历代习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信”这一概念则更具有实践倾向,是对“仁”、“义”的进一步的执行和功能性表达。习武之人视“信”为生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失信于人,无以在武林立足。《咏春白鹤拳•拳谱》云:“不信者不教,无礼者不教。”诚实守信,一诺千金,不顾自身安危乃至牺牲个体生命奔赴险境,是中华历代侠客屡见不鲜的先进典范,足见“信”是构成传统武德体系价值的一种重要概念。

6、勇

勇,是儒家的重要德目,与仁、智、义一体。孔子曰: “仁者必有勇。”“见义而不为,无勇也”。屈原《九歌•国殇》云:“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自古以来,“勇”是武林中人必备素质,勇者视死如归。《何博士备论・杨素论》云:“智足以役勇,勇足以济智。”所谓勇,就是知道仁义道德,在辨别清是非善恶的情况下,果断采取正确行动的行为,即有智慧而勇于仁义、诚善,正所谓智勇双全。除了智勇外,还有忠勇、义勇。

孔子说:“勇者不惧。”孟子说:“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虽千万人,吾必往矣。” 自古儒家和武林推崇勇敢和节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尽忠报国,视死如归。

忠的篆书书写形式

7、忠

儒家特重“忠”,孔子教人以“忠”与“恕”,为一以贯之之道。《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忠于职守或使命,无有贰心。古人以不忘国家、民族为忠。《左传·桓公六年》云:“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昭公元年》云:“临患不忘国,忠也。”

“忠”是武德之首要内容。“忠”,是要忠于社稷和民族,忠于事业、师门。“恕”,是要与人为善,以爱人之心宽恕他人,求及安宁、祥和。少林寺有歌诀道:“罚惩恶歹忠国家,永为民族功绩创。”习武之人持之以庄,临之以敬,接之以和,秉之以公,练之以勤,行之以义,存之以仁,归之以忠。精忠报国、利民忠国,忠勇于国家、民族,这是武林任何门派的共识。南宋诗人陆游说:“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物再青。”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历代以来,无数武林英雄在危亡之际忠勇于民族、国家,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以身殉国。

8、忍

儒家以忍和不忍教人,忍是忍辱、忍苦,不忍是仁爱。对于忍辱、忍苦,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对于不忍,一是不忍他人违背正义;二是不忍于他人或动物受苦受难,一种同情心。《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此处孔子不忍,是第一类。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还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此种不忍是第二类。

在武林,有“武德以忍为第一”的训诫。湖南梅山派晏西征以“学武先学德,练功必练忍”训诫徒弟。之所以忍,一是忍苦,二是忍辱。习武练功,要忍受严寒酷暑,忍身心的难受,方能练成武功。习武之人有强力,出手极易伤人,相当于汽车撞自行车,或汽车撞汽车,随便受辱,就动怒出手,属于不仁。应当忍之又忍,忍辱负重,以不与人打斗为上策。武林中,有着“忍字头上一把刀”、“百忍成金”、“百忍成仁”的训诫,道理在此。

资料图

9、耻

儒家重视“耻”教,“行己有耻”,“知耻近乎勇”。《论语·为政》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知耻体现了士大夫的担当精神。《论语·宪问》云:“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泰伯》云:“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人皆有羞耻之心。《孟子·公孙丑上》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特别强调的是耻感对个人的意义:“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他认为羞耻之心对一个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羞耻感是一个人最大的耻辱,没有羞耻感的人才是恬不知耻的无耻之徒。武林学明耻教战,“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习武之人要扶助弱势者,匡扶正义,惩奸除恶, 除暴安良,这些都是被武林所推崇的光荣行为。对于逞强凌弱,为非作歹,寻衅滋事,好胜斗狠,无中生有,那是武林所鄙视的耻辱行为。在武林之中,违背武德,是为耻;遵守武德,是为荣。如卖国求荣,是耻。如背信弃义,是耻。

10、爱国主义精神

自古以来,传统武德受儒家影响,也强调以德配天,向上向善超越,乾乾于明,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而作贡献。习武之人平日习武强身健体,危难之际则保家卫国,把民族利益为第一位。历代以来,习武之人无不以尽忠报国为上,安邦定国,追求天下太平,如卫青、霍去病、岳飞、祖逖、辛弃疾、戚继光、谭嗣同、黄兴、秋瑾等。也因此,他们成为了世世代代歌颂的武林英雄,激励着无数人为了国家、民族舍生取义。

11、理想人格

儒家的理想人格有君子、大人、豪杰、圣贤等。这是一种德性人格,即追求向上向善超越,乾乾于明。大人基于小人而超越,小人觉醒是大人,大人昏聩是小人。儒家讲的“大”,是一种向上向善超越,比他人更文明、更优秀,更光明,更有道德。这种人即是大人、大丈夫、大侠。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褒扬朱家、郭解两位大侠,朱家“家无余财,衣无完采,专趋人之急”,郭解“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构成了大侠的基本形态和精神原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因此要以善为本,造福世界。《咏春白鹤拳·拳谱》讲四善“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

周敦颐像

周敦颐希圣希贤,王船山希豪杰、圣贤。王船山说:“有豪杰而不圣贤者,未有圣贤而不豪杰者。”“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豪杰以身任天下,救国救民,但品德尚有欠缺,还不是圣贤。圣贤德业俱全,有大功大名。

传统武德受儒家影响,也以此为准绳,化育出了精忠报国、尊师重道、见义勇为、自强不息、崇德尚和的理想人格精神。孔子曾说过,射礼能化育君子人格。确实,习武有利于涵养理想人格。戚继光集前人之大成,根据亲身治军任将、开办将领学校的实践经验,在《练兵实纪•练将》中提出了“七立”、“七戒”的人格培育方略。“七立”是:正心术、立志向、明生死、辨利害、做好人、坚操守、宽度量;“七戒”是:戒“声色害”、戒“货利害”、戒“刚愎害”、戒“胜人害”、戒“逢迎害”、戒“萎靡害”、戒“功名害”。通过“七立”、“七戒”,“立”与“破”结合,以达到“尚谦德”的总要求。

在武林中,孔子、关羽、谭嗣同、颜元、李塨属于圣贤人格;卫青、霍去病、岳飞、祖逖、辛弃疾、戚继光属于豪杰人格。近代史上,霍元甲、王五、杜心五属于豪杰人格,孙禄堂被认为是圣贤人格。当然,这些人都是大侠,是正义的守护者。

二、武学理论与儒学

武学是以儒学为本而包容百家之学,其理论解释系统自然以儒学为本,并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儒学身“体”工夫哲学。《易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其太极、道、理、命、性、阴阳、气、五行、刚柔、动静、中和、中庸、无极、神明等概念是武学的核心概念,而充满着高度的哲学思辨的宋明理学则成为了武学建构的理论系统。可以说,武学是宋明新儒学的分支和重要身“体”形式,可谓武学即儒学。尤为可贵的是,武学是一种对超验心的身“体”哲学,即在武之术中对道的体验哲学,是儒学的一种工夫。明末清初的颜李学派即是儒侠,如颜元、李塨既是大儒,也是大侠,把儒学精神深入到身“体”工夫实践之中,将儒学身“体”工夫论推向了一个高潮。

在形意拳中,以儒家阴阳五行的哲学建立起其武学理论基础,以仁、礼为武德之本,高举爱国主义精神大旗,以孔子“有教无类、未尝无诲”为教育宗旨,以阴阳五行的思辨运用于术,追求心与意合、意与神合,归入中庸之道,最终天人合一,升入神明之境。孙禄堂的武学是一个完备的宋明新儒学哲学身“体”工夫体系,“拳与道合”,习武在于修身于德,完备人的良知良能,建构理想人格,最终以德成圣。人何以可能习武成圣?孙禄堂认为人皆有内劲,即性、理、命、太极,也即气。何以修炼?格物致知,致中和,太极而无极。成圣之境界?神明之境,与天地合德,与太虚同体。孙禄堂的武学充满仁爱精神,追求穷达兼济,昭示人皆德性具足,即人人皆具备这种能力,彰显人有内在主体性和内在道德性,高扬人的良知与良能,因而人人皆可依此以德成圣。孙禄堂让人人升起一种向上向善超越的大信心,正是仁爱精神的发用。

资料图

1、太极

太极,语出《易传》。《周易·系辞上传》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在宋明理学中,太极是指最高的“理”或“道”。湖南道县人、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撰写有《太极图说》,其“太极”、“无极”、“阴阳”、“动静”的概念为王宗岳《太极拳论》所引用。同时,《论语》和朱熹《大学章句》中的《补格物致知传》也为王宗岳《太极拳论》引用。武术可谓对“道”(太极)的超越性的身心体验。太极拳之所以称之为“太极拳”,一是以宋明新儒学为本,自命为儒学之一部分;二是“太极”是官方认可的儒学正统思想。

在武学中,道、理、太极名异实同,都是气。孙禄堂《拳意述真》云:“夫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之中。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以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则一也。”孙禄堂以无极为先天浑沦之气,其《形意拳学》云:“无极者,当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无所向意者也。……无极而能一气者是也。”以太极为一气,《形意拳学》云:“太极者,属土也。在人五脏属脾,在形意拳中之横拳。……是故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内外总是一气之流行也。”《八卦拳学》云:“太极形式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左旋之而为阳,右转之而为阴,旋转乃一气之流行。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也。以体言为太极,以用言为一气。”《太极拳学》云:“太极者,在于无极之中,先求一至中和、至虚灵之极点,其气之隐于内也,则为德;其气之现于外也,则为道。内外一气之流行,可以位天地,孕阴阳。……故名之曰太极。”在孙禄堂看来,无极生太极,太极返本无极。

《周易·系辞上传》云:“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中华传统武术,以少林和武当为两大主要宗派,是两仪。内外两家,南北两派,是四象。太极、形意、八卦、洪拳、通臂、八极、咏春、戳脚,是八卦。硬兵器十八,软兵器十八,合计三十六;明暗兵器各半;正宗两千,旁门无数,合计一万之数。这是“太极”的体现。

资料图

2、气与内圣外王

“气”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气论的形成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儒家重视“气”的概念,孟子讲养浩然正气,集义养气,而宋明儒家张载、王船山主气本论。《孟子•公孙丑上》云:“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民族英雄文天祥有《正气歌》,自云因养有浩然正气,能战胜歪风邪气。

在《易经》和宋明理学之中,气分阴阳。而在道学和医学中,气又与精、神相联系。在武学中,“气”是重要的概念,太极、道即气,练气、运气、聚气是必修功夫。少林拳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太极拳讲究“气沉丹田”,“意在动先”,以意导气,气遍周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总之,各大门派都重视“气”。《少林拳术秘诀》指出:“柔术之派别习尚甚繁,而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神功为造诣之精!”

而儒家一向是主张“内圣外王”,即由内圣开出外王。武学受此影响,提出内家拳、外家拳的区分。

3、中和

儒家讲究致中和,所谓中庸之道,是一种浩然正气,向上向善超越,乾乾于明。《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易经》有“保合太和”,宋儒张载对“太和”“太虚”阐发备至,都为武学所吸收。

孙禄堂认为,内劲是武术的基础和核心,而中和是内劲的关窍,既是产生和运作的法门,也是运用的原则。孙禄堂《形意拳学》云:“中也者,形意拳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达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矣。”孙禄堂《拳意述真》云:“形意拳术三体式者,亦即形意、八卦、太极拳三派合一之体也。此式是自虚无而生一气,是自静而动也。动而复静,是拳中起钻落翻之未发也,谓之中也,中者,是未发之和也。三体式重生万物张者,是静极而再动,此是起钻落翻已发也。动作能循环三体式之本体,是已发之和也,和者是已发之中也。故形意拳之内劲,是由此中和而生也。”孙禄堂《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云指出:“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元妙也。”他还指出:“形意拳之内劲,是由此中和而生也。”关于内劲如何生自中和,他说:“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之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著,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此谓拳之内劲也。丹书云:以凡人之呼吸,寻真人之呼吸。庄子云:真人呼吸以踵。”

4、天人合一

《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儒家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由此“天人合一”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从哲学上讲,天即道、性、命、理、太极,天人合一是人道归于天道,止于至善。孙禄堂的太极返无极,即是天人合一。自然、人是天道的呈现。清代杨氏传抄《太极拳谱》中有云:“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而“所谓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性也、地也、命也、人也、虚灵也、神也、若不明之者,乌能配天地为三乎。”“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

天人合一不仅是武学理论,也是武学的方法。在方法上,有练习桩功、力从足上起、练气等。

资料图

5、神明之境

儒家的最高人格圣人是神明,下学上达,即向上超越,止于至善。《易·系辞上》:“圣人以此齐戒,以神明其德夫。” 朱熹本义:“使其心神明不测,如鬼神之能知来也。” 《荀子·解蔽》:“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礼记·檀弓上》:“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孔颖达疏:“神明,微妨无方,不可测度,故云非人所知也。” 《淮南子·兵略训》:“见人所不见谓之明,知人所不知谓之神。神明者,先胜者也。” 焦赣《易林·旅之渐》:“黄帝紫云,圣且神明。”如何达到神明?以德配天,乾乾于明。

神明之境是武学的最高境界。王宗岳《太极拳论》云:“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武学的神明之境,实际上是天人合一的澄明,身体对超验心的体验,道的呈现,身心的自如,圣人的现成。因此,要先理解儒学的真意,再结合武术实践的特点参悟,方有可能通往神明之境。上升入神明之境,意味着获得武学圣人的成就。

三、余论

儒学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旨,天道人道合一,是维系一个民族共同体生生不息、永久兴盛的立国之学,这是儒学在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成为官民共尊的思想文化。因此,中华武学本质上必然是儒学,为成德之教,即为国家、民族培养文武双全的君子、大人、豪杰、圣贤,并以为圣人为最高人格追求,同时为建秩之法,化成天道秩序,化成礼乐人文,维系公序良俗。这是道命之所在,天理之开显,是习武之人的使命和责任。自古以来,儒者习武,武者习儒,文武兼备,文质合一。儒者习武,如孔子、子路、颜元、李塨等。武者习儒,如关羽、车毅斋、孙禄堂等。

中华武学的儒学本质之呈现,一是武德,二是理论,三是工夫,是习武之人安身立命之本。武德以儒学之德目为本,为习武之人建构了一个精神家园,指明了为人处世的原则,提升了武学的品格,成为了民族精神的体现。历代以来,无数习武之人在强身健体之外,弘扬正气,捍卫正义,扶危济困,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体现出了习武之人至善的高尚道德;在危亡之际,习武之人为保卫家园,精忠报国,舍生取义,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崇高的英雄主义史篇,为后人世世代代歌颂。

历代武学理论建构以儒学为本,自强不息,兼容并蓄,博采百家之长,呈现出了武学的海纳百川的开放、博大胸襟以及向上向善的超越品德。尤其是宋代以来,理学(宋明新儒学)成为了建构武学理论之本,形成了一套内容庞大、体系完备的修学系统,并将武学的最高境界指向神明之境,提升了武学理论的思辨深度和哲学高度,也丰富了儒家身“体”工夫论。就实质而言,武学工夫是儒家哲学的澄明,是一种情感体验,合外内,一身心,通天人,入神明,可谓心、性、情浑然一体。一招一式,一心之妙,无非太极,一气流行,天地大化,是性是理,是命是道。这为新儒学的实修实证大开方便之门。明代以来,武学理论臻于尽善尽美,以大儒孙禄堂为典范。他博学多才,胸襟开阔,综合创新,又公开出版武学著作,广收门徒,终成一代宗师。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武学的优良传统为武学现代化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天道、人道合一,中华武学是天道的呈现,化成礼乐人文秩序,上达天理价值,成己成物成天地,为此确立了习武之人的使命和责任。可以说,习武之人是达成天道之人。习武之人应当在传统中华武学的基础上继承先贤们的优良传统,儒武文质合一,向上向善超越,不断创新中华武学,创造中华武学新辉煌,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用仁爱精神造福全人类。

*凤凰国学授权发布,原标题《中华武学与儒学略论》。作者黄守愚,长沙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长沙市开福区党外知联会副会长,湖湘儒学高等研究中心理事长,湖南省社科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志明 PN032]

责任编辑:李志明 PN032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