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梁漱溟?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通过对梁漱溟先生一生经历的观察,可以发现他的身上有两个醒目的标记,一是“思想家”,二是“实践家”。

上上个世纪末,梁漱溟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贵族家庭,其祖父梁承光,举人出身,做过山西永宁知州,剿过捻军,为挽救腐朽的清王朝,做过他自认为责无旁贷的努力,35岁病逝于任上。

其父梁济,一个为清王朝殉道的刚烈之人,曾任过内阁中书、内阁侍读、民政部员外郎、京师高等实业学堂斋务提调等职务。 1918年11月7日 ,梁济留下遗书说:“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然后,毅然投北京积水潭而死。

一个如此刚烈的父亲,同样生了一个这样刚烈的儿子,其父的思想,也深深印在了儿子的心田和头脑之中。当然,父子政见上有分歧,父亲主张君主立宪,儿子主张革命救国,方向一致,道路不同。尽管有分歧,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则是高度一致的。

梁漱溟虽然主张革命救国,但在文化上,却与五四时期打破孔家店狂飙猛进的思想不同,他既是西方文化的尊重者,更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所以,父亲去世的第二年,他就开始写作,不久即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此书在激烈反传统的时代潮流中,一反众议,竭力提倡儒家文化的真精神。此书于1921年初版后,曾多次重版,被译为十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外发行,被学界公认为东西文化论争的经典之作,蒋百里甚至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是“震古烁今之著作”。这是梁漱溟作为思想家的一面。

同时,梁漱溟也是个脚踏实地的实践家。他长期主张教育救国,主张从最基础的教育入手抓起,他长于理论,勇于实践,为此他甚至辞去了北京大学的职务,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去山东荷泽去担任一个中学的校长。

对于乡村建设也是如此。梁漱溟致力于乡村建设和发展,实行社会改造,他在山东邹平县成立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领导一批知识分子从事于乡村建设工作,与村民打成一片,在提高村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改变乡村落后面貌等方面不遗余力。梁漱溟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从事乡村建设的实践、思考。

虽然,乡村建设由于战乱而不得不停止,但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践,为中国乡村建设提供了一些探索,提供了一些经验,即使是对今天的乡村振兴或新农村建设,都有一些启示作用,功不可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