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讲《道德经》:治理之道就是满足人之道

2019-01-24 09:42:46凤凰网国学

百川流向大海,万物流向天道

大家好,欢迎来到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今天讲第六十二章,我先念一遍。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 故为天下贵。

本章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王弼本对本章窜改较多,传世本多从王弼本,弄得词义混乱,且造成前后句子意思关联不明,通篇逻辑难通。

王弼、河上公对本章讲得模模糊糊,注家们对难点问题多避而不谈,整体上从来就没有人讲清楚过。我2013年出版《老子详解:老子执政学研究》的时候就有解释,但现在看来当时理解很不到位。好多年来,本章是我研究《道德经》中一直没有解决的难题。

2016年,我在哈佛大学翻译出版Dao De Jing一书时,重新研究了大量周朝祭祀史史料,对本章终于有了较准的认识,有了一种到位的感觉,今天与大家分享。

此书有四位美国编辑(其中Sam是美国诗人)帮助我润色译文,英文优美。哈佛大学中国哲学教授Michael Puett(普鸣)称赞为“神奇的成就“(wonderful achievement)。此书将于2019年初在中国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我们掌上国学院独家销售。出版后我将开课导读“《道德经》英文版每日一读”,大家可同时学《道德经》和英文,敬请关注。

“道者万物之注也”

道啊,万物流注的方向。

“道者万物之注也”,本句有版本问题。帛书甲乙本皆为“万物之注也”,王弼本改为“万物之奥”,世传本多从王弼本。

“注”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指“注入、流注”的意思,如《诗经》中的“丰水东注”,丰水向东流注。

王弼改为“万物之奥”,“奥”是什么意思?不太明朗。河上公解为“藏”,王弼解为“庇荫”,他们俩不统一,且他们两人皆无证据。陈鼓应本仍然坚持王弼本,解为“庇荫”,甚憾!杨鹏本返回帛书甲乙本的“注”。注者,流注也,清清楚楚。

“道者万物之注也”,意思与《道德经》五十一章的“万物尊道而贵德”接近。万物之自然演化,以道为尊、以德为贵。道德本是自然法则,万物自然走向道德。

“道者万物之注也”,讲的是宇宙观。先讲宇宙观,再运用宇宙观,这是《道德经》常有的章句结构。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也。”

善人以道为宝,道是善人之宝。不善之人,也保有道。

不善之人,并没有失去道,道仍然保有在他们生命中,他们仍然具有走向道的潜能。

道无处不在,在善人身上,也在不善人身上。人有不善之行,并非因为他们生命中缺道,而是因为他们未认识本有之道,或是因为他们生命被侵扰,没能走向本然之道。

老子相信不善之人,也有向道演变的自然趋向,出于他的宇宙观:“道者,万物之注也。”不善之人,万物之一,在自然状态下,仍然会向道流动。

1788年到1863年,英国政府先后向澳大利亚流放了16.2万罪犯。这些罪犯到了澳大利亚,就成了自由人,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这是澳大利亚早期历史的一部分。这些在英国因生活贫困而犯下偷盗欺诈抢劫等罪行的人,在澳大利亚环境中,变成了诚实的劳动者,建设出了一个文明的社会。

十八世纪早期,英国将本土罪犯送往北美殖民地。1781年美国赢得独立战争,禁止英国再将罪犯输入美国。从1788年起,英国开始将罪犯送到澳大利亚,持续80多年,共计16.2万余人。这些罪犯成为早期澳大利亚的重要建设力量。

人犯了罪,并不意味着就毁灭了内在的向善之心。罪犯身上仍然有道,在合适的环境中,道的种子仍然会发芽生长出健康的生命,所以老子说道是“不善人之所保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

溢美的言词可以拿来交易,尊奉人的行为可以用来祝贺人,当人有不善,为什么要抛弃呢?

本句有版本问题。帛书甲乙本皆为“尊行可以贺人”。“贺人”,意思清楚,就是向人表示庆贺。王弼本改为“加人”,意思不明。陈鼓应先生按王弼意思,解释为“对人施以影响”,完全偏离本义。杨鹏本返回帛书甲乙本之“贺人”。

尊行可以贺人

“美言”,赞美之言,溢美之词,甜言蜜语,人听起来舒服。

“尊行”,《论衡》中说:”温、良、恭、俭、让,尊行也。” 温、良、恭、俭、让,都是为了让人感到有面子、受尊奉。以自我谦卑礼让的方式,向人表示庆贺。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这是两句批评。言论上赞美人,行为上向人表现尊崇以庆贺人,这一切都是为了换取好处,尊崇礼仪的言行之下,是功利交易之心。这说的是谁呢?

是周天子面对强势诸侯时的态度吗?是朝中卿大夫们面对周天子的态度吗?还是卿大夫们相互间的关系呢?总之,朝堂之上,人们充满“美言尊行”的言行,老子认为这些言行不自然、“不善”。

这些“美言尊行”之人,对民众中“不善”之人,却很不宽容。对上谄媚,对下残忍。对强者谦卑,对弱者强暴。老子问:“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人有不善的行为,为何要抛弃呢?

本句帛书甲乙本皆为“人之不善”,“不善”与“善”相对,王弼本却改为“人之不美”,味道不同。对老子《道德经》窜改最多,破坏最大的就是王弼。

老子要求宽恕不善之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呢?我们试分析一下。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定都洛阳,开始东周王朝。老子就在东周王室担任史官。

老子、孔子生活的东周春秋时代,中原地区人口增长,人均资源少,盗贼兴起,消除盗贼犯罪成为各国朝廷要务。

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鼎

公元前543年,郑国制订刑书。公元前536年,郑国将刑书铸在鼎上,公之于众,这正是老子、孔子生活的时间。公元前513年,晋国也把刑书铸在鼎上,向社会公开。

《道德经》中4次出现“盗”字,3次出现“贼”字。我们大概可以理解老子本章所指的“不善”之人是些什么人了,这就是刑法要严惩的那些人。

魏国国相李悝(前455—前395年)大约在公元前407年编成《法经》,在魏国变法。《法经》刑律篇章就从《盗》、《贼》、《囚》开始,以惩治盗贼为重点。到了后来的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变法,更是强调“重刑”。

郑国、晋国铸刑鼎公开刑律,对当时社会冲击很大。《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孔子公开反对晋国铸刑鼎,理由是兴法制就废了礼制。

宗法制社会,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是血亲关系,靠礼制传统维系。

郑国子产,公元前554年为卿,公元前543年到公元前522年为郑国执政国卿。子产给历史留下的主要影响,一是不毁乡校,对贵族和士人议政采取宽容政策。二是制订刑法并铸刑鼎,公开颁布中国首部成文刑法。

郑国子产铸刑鼎的根本意义,在于改变了朝廷与民众的关系,国家由血亲家族共同体社会转变为刑法社会。朝廷中人与民众,成为纯粹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只剩下惩罚与被惩罚的关系。君主和民众之间,只是一个陌生、冷漠、刚硬的刑法关系。朝廷愈来愈依赖刑杀治国,这是孔子不愿看到的,也是老子不愿看到的,老子认为这是抛弃人。

大家想想,你心中的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应是一个什么关系?一套刑法的关系?还是虽然有刑法,但刑法不应当是本质的政府-民众关系?

朝廷王公贵族们言行虚伪功利、“美言尊行”,但却以残酷手段刑杀“不善”之人,抛弃“不善”之人,这是老子反对的。

朝廷治国不善,造成盗贼遍地,不善之行漫延,结果朝廷又崇尚暴力刑杀,这是对生命的抛弃,是治国者的罪恶。

以天道准则为依托,对执政者持批判态度,这是老子思想特征之一。《道德经》五十一章: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身穿文彩之服,身佩利剑,腻味了饮食,财货有余。老子指责王公贵族们为强盗头子,行为违逆天道。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这句话是批评,批评朝廷统治者们自己言行不善,却轻率抛弃民众中的“不善”之人。

“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

“故立天子”,所以天子即位登基,任命三卿,虽然献祭了玉璧和四马,不如坐下来推进此事。

“置三卿”,指任命“司徒、司马、司空”三位卿大夫。司徒掌握祭祀和民事,司马掌管军事,司徒掌管土地、水利等。

共璧

“虽有共璧以先四马”

帛书甲本为“共璧”,王弼本改为“拱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与我其拱璧。”孔颖达注为两手拱抱的大璧。

但“共璧”之“共”,通“供”,有“供奉之璧”的意思。

君权天授。天子即位,任命三卿,这是国之大事,要向上天献祭,感恩上天并求上天保佑。祭祀仪式,首先要献上玉璧燔烧,然后献祭四马。马是最高规格祭祀用牲。

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考古发现了东周时期车马坑,马车26辆,马70匹。多数为车前四马和两马骨骸。其中一辆马车面前,有6马骨骸,属“六驾”。

2002年发现的洛阳东周王城车马坑

考古发现的西周葬马献祭,主要集中在西周都城镐京、洛邑及姬姓诸侯国内,异姓诸侯国除姜太公齐国,没有发现用牲马献祭。

东周时期,周天子实力衰微,秦国、楚国等异族国家实力上升,僭越礼制,开始用牲马献祭。

“不若坐而进此。”不如坐下来好好推进此事。什么事呢?往下看。

本句有版本问题。帛书甲乙本皆为“坐而进此”,但王弼本改为“坐进此道”。

“道”是《道德经》中非常重要的终极性概念,王弼把“坐而进此”改为“坐进此道”,造成严重混乱。“此”,指这事。“此道”,指这个“道”。“进此”和“进此道”,差异很大。

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

古代为什么重视这件事(指祭祀)呢?不是祈祷说“愿我的祈求得以实现,愿我的罪过得到赦免”吗?

帛书甲本为“贵此者何也?”,王弼本改为“贵此道者何?”王弼又乱改。

天子祭祀上天

“求以得,有罪以免”,是天子向上天上帝献祭璧玉和马匹牺牲以后,向上天上帝祈祷的内容。

帛书甲乙本皆为“求以得,有罪以免”,这是祷告词,词义清楚。王弼本改为“以求得,有罪以免”,“以求得”,就不再是祷告词的意思了。

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

古代之所以重视上天祭祀这件事,不就是祈求上天上帝护佑以心想事成吗?不就是希望自己的所求,上天予以满足,自己有罪过,上帝予以宽恕赦免吗?

老子对祭祀上天上帝的宗教祭祀,关注的不是献璧献马这些宗教仪式,而是天子举行这些宗教仪式所想要实现的最终目标。老子问,这个最终目标,不就是祷告的内容“求以得,有罪以免”吗?

老子抓住天子祷告的内容,“求以得,有罪以免”,作为本章逻辑展开的一个要点。

天子即位,向上天上帝献玉献马,祈求“求以得,有罪以免”。这是天子的祈求,难道不是任何一个人的祈求吗?天子祈求上天上帝满足自己的需求,赦免自己罪过,那天子为什么不以同样的原则对待别人呢?为什么不将满足民众的需求和赦免民众的罪过当成执政的原则呢?

“故为天下贵。”

天子得以上天为榜样,将治理天下的目标确立在使天下民众“求以得,有罪以免”上,满足民众的所愿所求,宽恕赦免民众罪过,这样的天子,才是天下人的贵人,才是天下人所重视所珍惜的贵人。

宗教的仪式和目标,老子重目标。上面所说的“不若坐而进此”,指宗教上的献玉献马,是提醒人重视“求以得,有罪以免”的原则。

重要的是安坐下来,推进“求以得,有罪以免”的朝政。朝廷以“求以得,有罪以免”的心态和原则,面对天下人,面对天下百姓。治国之道,就是让百姓的愿望得以满足,使百姓的罪过得到宽恕赦免。

治理天下,能使天下人“求以得,有罪以免”,就是顺应上天的执政者,就是回应民众的执政者,顺天应人的执政者,才是伟大的执政者。

老子认为执政治国,就是满足民众欲望,保护民众“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道德经》八十章)的富裕生活。

《道德经》认为,治国者不能管制民众自然欲望。民众追求欲望满足,朝廷不能侵扰,民众欲望会自然平衡,“知足以静,万物将自定”(《道德经》三十七章)。 

天下不安定,就是因为民众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民众欲望得以满足,知足了,天下自然安定。

执政治国的核心,就是使人“求以得”,让人的需求得以满足,使人能心想事成。人能够“求以得”,就很少还会走上犯罪之路。

同时,相信“道者万物之注也”,相信万物自然流向天道创生与和谐的法则,相信天道一样在“不善”之人身上,也为“不善”之人所保有,“不善人之所保也”,相信不善者身上仍有自新向善之天性。宽容带来自新,赦免带来改变。

理解至此,本章逻辑上全通。我们再总结一下。

第一是宇宙观,这宇宙观就是“道者万物之注也”,向道流动是万物自然本性。

第二是人性观,本章人性观就是,道在人的天性中,不善之人身上,仍有天道之本性。珍惜和宽容每个人,包括不善之人,不善之人会有向善之改变。

第三是执政观,治理天下,就是实现“求以得,有罪以免”。自己向上天所求者,当用之于人。顺天以应人,满足人的欲望,赦免人的罪过,人自然走向天道之路,生命自然安定,天下自然繁荣和谐。

治理天下,当追求使天下人能“求以得,有罪以免”。治理自己也如此,以“求以得,有罪以免”原则待人。

我们再复习一遍,《道德经》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 故为天下贵。      

原标题:治理之道就是满足人之道| 杨鹏讲道德经62章

来源:掌上国学院(微信号Sinoacademy)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