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谈理学的人格理想:怎样具备圣贤气象?

2019-03-27 16:03:09凤凰网国学

  按:2019年3月9日,第33期企业家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在长沙普瑞酒店举行,朱汉民院长以《理学的人生追求与生命智慧》为题开讲,给学员带来关于人生境遇、价值追求、生命境界、人格理想的思考与启发。

本文根据朱院长部分讲课内容整理而成,如有疏忽,敬请原谅。

朱汉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国际儒联副理事长)

到了两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与人格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北宋初开始,儒家开始普遍倡导所谓的“圣贤气象”。

在孔子的时候讲做君子,因为在他们看来做圣贤是非常难的,圣贤只存乎尧舜禹三代。孔子自己从来没说自己是圣贤,是后来的人才说孔子是圣贤。宋代理学家提倡人要做圣贤,这种说法是受到了佛家的挑战,佛家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所以宋代的理学家说人人皆可成圣。那么具有“圣贤气象”的人应该是怎样的呢?首先,他应该具有士君子的道德境界,能够关怀社会、心忧天下,具有“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以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天下安泰为己任,积极参加治国平天下的经世济民活动。

但是一个人承担的越多,实际上他的烦恼和苦恼可能也会越多,所以宋儒所推崇的“圣贤气象”除了具有儒家传统的救时行道的社会道德内涵之外,同时还有追求洒落自得、闲适安乐的个体人格及其精神超越,即“孔颜乐处”。

理学开山祖周敦颐有两个得意门生程颢、程颐。那么周敦颐教了他们什么呢?其实史学上记载,好像也没教什么东西,他就跟两个学生说,要他们寻找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大家知道,孔子一辈子“栖栖遑遑”,事业非常不顺,如果按现在的所说的成功人士,他一点也不成功。他甚至嘲笑自己是丧家之犬。但是他自己又说,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虽然如此境遇,但是他还是很快乐,甚至到老了还不知道。我很喜欢这种境界,人如果能这样在快乐中慢慢变老,是非常不错的。也如孔子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他吃的不好,喝的不好,住的也不好,生活条件很差,但是“回”也不改其乐。

周敦颐其人亦是,据记载,周子“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周敦颐做官做到州首,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厅级干部,他做官的时候,做的非常的潇洒快乐,当然他不是不管事情,他管理事情管理的非常好,最重要的是,他有个超然的境界,即胸中洒落,这是我们一辈子要学习的境界。我在岳麓书院做了二十几年的院长,说实话,我退了之后,这几年大家看到我都比较惊喜,觉得我的气色要比以前好很多,院长虽然职务不高,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事务,特别是自己有追求,想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想不断拓展的时候,压力就会很大。

我很喜欢“身心自在”这四个字。我记得有一年星云大师约我到佛光山,他送了我一个徽章,有他写的四个字,“身心自在”,我知道他在祝福我。“身心自在”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实质上跟孔子到了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一样,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做。但是一个人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能身心自在,这是很有难度的。我想起王阳明的一个故事,有位官员跟王阳明说,我每天都很忙,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致良知,这怎么办?王阳明跟他说,谁要你离开工作去谈致良知,致良知就在你做的那些公务之间。回归理学的人格理想,实际上他们说追求的身心自在,就在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中间。

总之,理学的“圣贤气象”包括两个方面:既承担社会责任又有个人的身心自在,既有忧患意识又不能放弃闲适的心态,既坚守道德情怀又具有洒落胸襟。延伸到当代社会,我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积极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还应修身养性、关怀自己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愉悦。一个每天忧伤、痛苦、烦恼的人,即使坐拥金山、权倾天下,也不可能活得幸福。(整理/尹飞飞)

* 本文经作者授权凤凰网国学频道刊发,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