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译文】
周人诞生之当初,是因姜嫄老祖母。且说周人怎诞生,姜嫄郊禖敬祭祀,用以拂除无子疾。踩着上帝拇趾迹,欣然有感站立地。由此有娠行肃戒,生出孩子来养育,正是始祖周后稷。
怀胎足月很正常,头胎生子也顺当。产门没破又没裂,无灾无害身健康。感应生子真怪异,莫非上帝不如意,不乐歆享我祭祀,让我处女生孩子。
把它弃在窄巷里,母牛母羊来乳育。把他弃在树林里,又遇樵夫来救起。把他弃在寒冰上,大鸟暖他覆羽翼。大鸟后来飞走了,后稷这才呱呱啼。哭声又长又有力,惹得路人来注意。
后稷刚会地上爬,即有所知与所识,饿了他能自觅食。稍长他能种大豆,大豆茁壮好长势。种出谷子穗垂低,麻麦茂盛长得齐,大瓜小瓜挂满枝。
后稷种地有一套,相土开田讲门道,种前先要除杂草,下种要选颗粒饱。土中逐渐露芽苞,禾苗茁壮向上冒。拔节抽穗勤看护,谷粒坚实成色好,禾穗沉沉产量高。建家邰地乐陶陶。
天赐嘉种称神奇,赐降黑黍秬和秠,还有高梁和穈子。秬子秠子遍地长,收割堆在垄亩里。高梁穈子遍地生,扛着背着运家去。忙完农活忙祭祀。
说起祭祀怎么祭?人或舂米或扬粃,或簸粮或筛糠皮。淘米声音沙沙响,蒸饭声音浮浮起。祭祀祖先共商议,燃起香蒿和油脂,宰杀公羊祭神祗,又烧又烤香四溢,祈神来年如人意。
祭品要有礼器盛,盛在木豆和木登。馨香之气渐升腾,上帝歆享降此庭,祭品丰盛滋味永。自从后稷创祭礼,得神佑护无罪惩,承传至今保安宁。
【解说】
先解释几个字词:
1.“民”,此处指周人。
2.“时”,是。
3.“姜嫄”,后稷之母。
4.“禋”, 禋音因,祭祀的一种,加牺牲于柴薪之上,用火烧,使烟气上腾。
5.“弗”,“祓”(音扶)的假借词,拂除不祥。“以弗无子”,是去除女人将来不生孩子的戾气。
6.“履”,踩。
7.“武”,足迹。
8.“敏”,脚的大拇指。
9.“歆”,歆动,有所感。
10.“介”,觉。
11.“震”,娠,有孕。
12.“夙”,通肃,生活严肃,不与其他男子发生关系。
13.“诞”,发语词。
14.“弥”,满。
15.“先生如达”,头胎生产很顺利。
16.“不坼不裂”,坼音撤,是说生产时没有导致产门破裂。
17.“菑”,音义同灾。
18.“赫”,显。
19.“寘”,置的异体字。
20.“隘”,狭窄。
21.“腓”,音肥,庇护。
22.“字”,养育。
23.“会”,恰逢。
24.“訏”,音需,大,有力。
25.“载”,满。
26.“克岐克嶷”,有所知识之貌。
27.“以就口食”,自己觅食。
28.“蓺”,音义同艺,种植。
29.“荏菽”,荏音忍,大豆。
30.“旆旆”“穟穟”,旆音配,穟音碎,皆为美好茂盛的样子。
31.“幪幪”,幪音猛,茂盛之貌。
32.“唪唪”,唪音崩(上声),多实之貌。
33.“相”,音向,察看。
34.“茀”,治,拔除。
35.“黄茂”,嘉谷留作种子。
36.“褎”,音又,禾苗渐长之貌。
37.“发”,拔节。
38.“秀”,抽穗。
39.“坚”,果实坚硬。
40.“好”,谷粒饱满。
41.“有邰”,邰音台,后稷定居地。
42.“降”,上天赐予。
43.“秬”,音巨,黑黍。
44.“秠”,音丕,也是一种黑黍。
45.“穈”,音门,赤粱粟。
46.“芑”,音启,白粱粟。
47.“恒”,音更,遍。
48.“任”,肩扛。
49.“肇”,始。
50.“揄”,扬。
51.“簸”,用簸箕颠米,把米壳颠出去。
52.“蹂”,揉搓。
53.“释”,淘米。
54.“叟叟”,淘米之声。
55.“烝”,蒸。
56.“浮浮”,热气腾腾貌。
57.“萧”,香蒿。
58.“脂”:肠间肥油。
59.“羝”,音低,公羊。
60.“軷”,音拔,祭。
61.“嗣岁”,来年。此处意为祈求来岁的丰年。
62.“豆”,盛祭祀物品的容器。
63.“登”,也是盛祭祀物品的容器。
64.“时”,美好。
这是一首周人歌咏始祖后稷灵异和功德的诗。方玉润的评论比较简洁:“诗首章言受孕之奇。次言诞生之易。三言被弃而庇护者多。四言稍长既知稼穑。五言有功农民,因此受封。六言其能降嘉谷以归肇祀。七言其祭祀之诚,并祈来年。八言周人世守其业,不敢有懈,而因以得应天命而有天下。”(《诗经原始》卷十四)
方玉润的概括非常精当,从他的概括中,可以发现此诗的叙述很有次序。再粗略一点说,前三章表现的是后稷出生的神异,并与天帝发生了联系;四、五、六章以事实说明后稷对农业的贡献;七章说后稷虽神异有功,不以己能为能,归恩于上帝;最后一章,写上帝歆享周人的祭祀,周人之受命早有源头。
从方玉润的评论中可以看出,《生民》在歌颂后稷的同时,也是在强调周家受天命的渊源,宣传周人代商的合法性。与此同时,《生民》也反映了周人祖先崇拜的信仰观念。《毛诗序》说:“《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周文王、武王有大功,因他们是后稷的后代,而后稷又出自姜嫄,所以后稷和姜嫄皆被推重。
而在《毛诗序》之前的《孔子诗论》则从另一角度来看这首诗:“夫葛之见歌也,则以绤絺之故也;后稷之见贵也,则以文、武之德也。”说葛草之所以被歌咏,是因为绤和絺这些织物的缘故。后稷之所以被人尊重,是因为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德行。因为文王和武王有功,所以后稷才会被推崇。
后稷是周人的始祖,他之所以被周人歌颂,是由于他对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后稷的事迹,先秦史料多有记载。《逸周书·商誓》说:“王曰:‘在昔后稷,惟上帝之言,克播百谷,登禹之绩。凡在天下之庶民,罔不维后稷之元谷,用蒸享在商先哲王,明祀上帝, □□□□ 。亦惟我后稷之元谷用告和,用胥饮食。肆商先哲王维厥故,斯用显我西土。’”《商誓》是周初作品,可见在周初人心中,始祖后稷对农业的贡献之大。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也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周人后稷在商代就开始被祭祀,取代了原来出自烈山氏的司农之官。
其实后稷就是司稷,“司”和“后”最初是同一个字,都是管理人和领导人的意思。稷是农作物的一种,后稷就是管理农业的官长。周人始祖后稷为什么能够在农业上有这么大的贡献?周人认为,这是天帝的意思。并以为,就连后稷的出生也与天帝有关。先秦文献都记载后稷之母——姜嫄,踩了上帝留下的大脚印而怀有身孕,生下了后稷。姜嫄以处女受孕,以为不祥,把他弃置于各种环境中,结果出现了各种灵异,使后稷受到保护而安然无恙。
这当然是个神话,但周人的这一神话并不是特殊的、唯一的,古代各族几乎都有自己的祖先神话。而且,有的还非常相似。比如,古代高句丽君主就有与后稷相似的出生神话。《魏书·高句丽传》说:“高句丽者,出于夫余,言先祖朱蒙。朱蒙母河伯女,自为夫余王闭于室中,为日所照,引身避之,影又逐。既而有孕,日生一卵,大如五升。夫余王弃之与犬,犬不食;弃之与豕,豕又不食;弃之路,牛马避之;后弃之野,众鸟以毛茹之。夫余王割剖之,不能破,遂还其母。其母以物裹之,置于暖处,有一男破壳而出。及其长也,曰朱蒙。”这与后稷的出生神话颇为相似。
姜嫄履足
从这样的神话当中,我们读到的是一种信仰观念。周人认为后稷出生的神异,以及他对农事的了解,都与上帝有关,是上帝的意志。而且后稷也依从上帝,敬奉上帝。这反映的是周人的上帝崇拜观念,从这些资料看,周人的上帝崇拜观念是原有的,并不是接受了殷商的上帝崇拜观念后才有的。
另外,从后稷的母亲姜嫄和后稷的有邰家室来看,也反映了姬、姜两族的古老渊源。后稷之父为谁,不得而知,周人没有任何记载,周人只知道后稷之母为姜嫄,而且还为姜嫄特立一庙。可以推测,周族之兴起,与姜族有很大的关系。姜族出自炎帝,炎帝又号神农氏,也称烈山氏,也被认为是对农业有巨大贡献的人。原来的司农之官为“柱”,史料载“柱”为烈山氏之子,也就是说他出自姜族,可知在后稷之前,姜族的农业是比较突出的。而后稷后来者居上,掌握了更好的农业耕作方法,取代了母家姜族的农官地位,成为新的农业技术的代表。从这些线索当中,可以推知,周族的农业技术,当是从姜族那里学来的,并有所发展。
姬、姜两族至少自后稷时代起,就保持着亲密友好的关系。从婚姻关系来看,按史料记载说,文王的母亲为太姜;武王的王后为邑姜;西周康王、穆王、懿王、厉王、幽王的妻子均出自姜族。从军事上看,协助武王伐商的第一功臣为姜尚,也是姜族之人。从文化上看,考古资料证实,在渭水流域,姬、姜两族发生了文化融合。可见周族之兴起与姜族的关系。
周人的始祖后稷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人?应该说是不可考的。《生民》一诗所述是周族人自己的远古传说。我们可以分析的是,姜嫄是远古姜姓部族的女子,其时应是母系氏族时代,那时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后稷的出现,可能正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期。《史记·周本纪》说:“姜嫄,帝喾元妃。”这种说法并无历史根据。
元代许谦撰《诗集传名物钞》对此辩之甚详。他指出:如果姜嫄是帝喾的元妃,后稷是帝喾之子,那姜嫄就不存在无夫而有子的问题,后稷也没有理由被多次遗弃。姜嫄既是帝喾的元妃,那她的头生子后稷就是帝喾的嫡长子。为什么帝喾死后,族人不拥立这个贤良的嫡长子,而先后另立挚和尧为帝呢?后世周人祭祀始祖时,为什么不以帝喾为祖,而以后稷为祖呢?又为什么周人只祭祀姜嫄而不祭祀帝喾呢?凡此等等,都是说不通的。所以《史记》所谓“姜嫄,帝喾元妃”云云,真可谓“画蛇添足”。
至于《尚书·舜典》所载“(舜)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所说倒是后稷之事。我们或可据此说后稷是虞舜时期的人。但唐尧、虞舜对于今天治古史的人来说,也只把它当作一种上古传说而已,不可据之以为信史。所以我们读《生民》之诗,只把它当作周族的远古传说便可以了。
《诗经讲演录:灵魂的诗与诗的灵魂》,姜广辉、邱梦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05
原标题:大雅·生民l 诗经讲演录52
来源:微信公众号“岳麓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