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长安》剧情更震撼的 是剧中无处不在的国学文化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比《长安》剧情更震撼的 是剧中无处不在的国学文化

最近,有部悄悄播出的古装剧刷爆了小编的朋友圈,赢得一片赞誉之声。

一人称赞不算什么,最恐怖的是每个看过的朋友都在强烈推荐。要知道,最近已经有不下十个朋友跟小编“安利”过了!所以小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看了几集,发现这部号称“大唐反恐24小时”、“一天之内拯救长安”的古装剧还真的不简单......

null

这部以天宝三年上元节为背景虚构的悬疑古装剧,讲述了在唐朝天宝三年上元节前夕,来自西北的突厥势力企图渗入并摧毁长安。他们与朝中要员勾结,准备在上元之夜花灯大会时发动袭击。为拯救辉煌壮丽的长安,为拯救几十万长安百姓,年轻的靖安司司丞李必必须在十二时辰内查办案件,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敌人的疯狂行动。

在整部剧中,除了精美华丽的画面以及环环相扣高潮迭起的剧情之外,剧中的中华传统国学文化也是一大看点。

剧中的国学诗词文化

既然是以大唐为背景的古装剧,诗词文化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还记得开场不久,便有悠扬婉转的歌声在长安街市上响起,这歌词便是李白的《短歌行》。“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熟悉的旋律加上高度还原的长安城,瞬间将人带回大唐盛世的景象之中。

null

除此之外,剧中还穿插了许多李白的经典诗词,从《短歌行》、《长相思》到《忆秦娥》再到《清平乐》等诗词,都是优美动人。如此多的的诗词穿插其中,怪不得有人戏称道“李白一个人包办了《长安十二时辰》所有的作词”。

null

没想到毕业多年多年之后,一部电视剧又能让人重新折服在诗仙李白的文采之下。怪不得李荣浩要唱“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

唐朝不仅经济繁荣,还有李白这等大诗人的诗歌。让人忍不住想要吐槽大唐有李白了不起啊!!(还真是了不起)

null


剧中的古城市文化

剧组不惜重金打造了长安108街坊,准确到一砖一瓦。堪称将教科书中的长安城真实的搬到了电视银幕上。

张小敬在长安城屋顶上“飞奔”的镜头,更是将观众一同带回到了千年以前的长安古城,感受108坊鳞次栉比的街道、恢弘壮丽的宫殿、熙熙攘攘的繁荣市井、雕梁绣户的建筑。

从坊市的布局再到一砖一瓦的布局,再现了当时世界中心长安城,国力鼎盛、万国来朝的格局气象。文白掺杂的台词,众多少数民族的侧身其间,无不充满了浓厚的历史国学文化。

null

作为剧情发生所在地的长安城,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想看懂这部《长安十二时辰》就不得不补习一下古长安的城市布局以及东、西市文化。

古长安城,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也是中国古代规模最为宏伟壮观的都城,更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被称为长安三大内,代表了大唐巅峰时期的三个统治中心。皇城位于整个长安城的北部,东边有皇帝居住的兴庆宫和游玩的曲江池,所以长安的北边和东边,住的往往都是大官土豪。与之相反,西南角则大多是贫民窟。(这也是为什么剧中的永王在东边打马球,落魄的狼卫要往西边逃)

null

与富人区以及穷人相对应的,是长安城拥有着两个商业中心。西边的叫西市,东边的叫东市,据说这也是现代“买东西”说法的由来。

因为东边居住着的多是大官以及有钱人,所以东市卖的奢侈品比较多。而西市就很接地气,柴米油盐酱醋茶什么都卖。又因为靠近西域,胡人商贩比较多,所以鱼龙混杂地下交易不少,这也是为什么狼卫会选择在西市聚集的原因。

null

除了东西市制度,宵禁制度也是古长安城的一大特色。唐朝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开放,夜生活很不自由,一到晚上就会关闭坊市各回各家,不许在大街上溜达。还会有巡逻队在坊间进行巡逻。在平时,要想在长安城的夜晚搞点什么事情,那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宵禁也有特例,那就是每到上元节,长安城会放三天假,晚上大家会被允许出来看花灯。

古长安的宵禁制度,在剧中也被很好的体现了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剧中狼卫,会选择在上元节的时候来袭击长安。

剧中的十二时辰文化

十二时辰也是本剧的一大特色,采用十二时辰贯穿整部剧,让观众仿佛真的置身长安城度过十二个时辰。

每一集开头都以古代传统记时方式命名,靖安司李必和死囚张小敬等人争分夺秒缉拿突厥狼卫。敌人在暗我在明,与时间拼命赛跑的压迫感与窒息感透过“时辰”扑面而来,这是具有中华国学文化韵味的“时辰”所能调动的紧张情绪。

null

十二时辰是古代劳动人民计量时间的方式。它将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分别叫“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早在西周时期,十二时辰制就已经在使用,它是众多国学文化中独特且历史悠久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十二时辰、上元节、长安城、东西市、108坊、诗词文化......一系列的国学文化交织成了这部《长安十二时辰》。不掌握点国学文化知识,还真是看不懂这部时下火热的电视剧。

null

从《汉字听写大会》到《古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再到最近大火的《长安十二时辰》......国学元素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文化热”,到最近“国学热”的悄然兴起。大家对国学的了解越来越多,对国学的喜爱的也越来越浓。大家重新认识到,中华传统国学文化乃是国人的文化信仰,是流淌在骨子里的文化,也是最符合中国人习惯的一种文化。

“国学文化”是中国之学、文化之学、道德之学,是中华民族在5000年光辉历史中创造的植根于骨子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人文智慧,亦是中国人的道德文化。了解国学文化之后,你会发现,中华民族代代流传下来的,是一门多么庞大而又充满魅力的学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