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泳:钱锺书与陈寅恪晚年诗文争论之关系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谢泳:钱锺书与陈寅恪晚年诗文争论之关系

陈寅恪晚年诗文争论发生在1984年到1985年间,地点是香港《明报月刊》,争论双方为时在美国的余英时和时在广州的刘斯奋(当时署名冯衣北),争论过程向为学界熟知,此不具论,本文仅对钱锺书与此争论的关系做一推测。

香港《明报月刊》当时国内一般看不到,多数人知道这场争论发生在1986年7月以后,当时花城出版社将争论文章结集为《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它——与余英时先生商榷》公开出版。当时信息传播手段尚属传统时代,论争双方对彼此真实背景缺少了解,难免猜测。余英时后来许多文章提及此事,似嫌求之过深。从目前已公开披露的史料判断,这场争论在很大程度上难说是一场有意组织的批判活动,而是由个人兴趣巧合引发的一次争论。从时代背景观察,当时是中国社会少有的开明时期,是典型的“八十年代”,发生批判活动的时代条件难以成立。

《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它——与余英时先生商榷》

《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它——与余英时先生商榷》

一般认为争论起源的关键人物是胡乔木,但目前我们在有关胡乔木研究中还没有发现关于此次争论的相关回忆或原始文献,比如具体批示、文件等,只能间接依赖零散史料来判断这场争论。如果这场争论是有组织或有预设的批判活动,它应当发生在中国大陆,文章应当刊在国内主流报刊,以中国政治运动起源的一般逻辑推测,也应当有会议记录或上传下达的通知及文件一类史料存世,但目前还没有发现此类文献。

刘斯奋2015年10月29日接受《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说此事是因为他父亲刘逸生给他看了当时的《明报月刊》,而这期《明报月刊》是时任国务院港澳办顾问王匡从北京带回的,本想请刘逸生写文章反驳,但他已没有精力写,问刘斯奋是否愿意,刘斯奋觉得反驳并不难,便答应下来。刘斯奋回忆说:“由于我当时只是个无名之辈,文章写成便交给我父亲代转,对于王匡其实是向胡乔木请缨,同时此事还涉及钱锺书先生等情节,我是事后才知道……文章发表之后,始终未见有参与论辩的文章出来。倒是钱锺书先生曾致信王匡先生,认为‘刘文甚好!’”刘斯奋在这次采访中还提到,1988年在广州参加“纪念陈寅恪教授学术讨论会”的季羡林同意他的意见,并告诉了他当年北平学人撤离的一些旧事逸闻。

依刘斯奋回忆,我们知道此事是王匡在胡乔木处看到《明报月刊》并谈起文章曾引起种种议论,答应回广州组织回应文章。王匡是高官,但本人文史修养很好,胡乔木和他谈论陈寅恪旧诗,自在情理中。1962年胡乔木曾在广州见过陈寅恪,留下那段关于陈著出版“盖棺有期,出版无日”和“出版有期,盖棺尚远”的答问,胡乔木对余英时文章有看法,按常理一定先在北京找人回应,没有合适人选,恰好遇到王匡来访,才有后来冯衣北的文章。余英时后来回忆说,1983年底,中国社科院有位明清史专家访问耶鲁大学,这位专家曾向他索阅《明报月刊》,余英时说:“在他访美前,社科院院长胡乔木曾有意让他出面写反驳我的文章,只有在他应允以后才能将那两期的《明报月刊》交给他。他婉拒了这一任务,因此也失去了读我原文的机会。” (《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14页,台湾东大图书公司2011年版)书中还透露,《明报月刊》的编辑说过,当时刘斯奋的文章均是通过香港新华社转交的,转交前还曾在北京周转过半年。

如所周知,胡乔木本人对旧诗和新诗均有兴趣,他当时和钱锺书关系也近。余英时回忆1978年来中国大陆访问,在社科院座谈会上谈《红楼梦》研究,曾当场听到钱锺书说“乔木同志”的意见如何如何(同上书18页),可推测胡乔木和钱锺书的交往,自然有可能聊过《明报月刊》的事,并有意让他来写回应文章。因1978年和1979年,余英时在北京和美国已两见钱锺书并时有书来信往,钱锺书自然不可能再写商榷文章。在胡乔木看来,再没有比钱锺书合适的人选了,可惜钱锺书未能满足胡乔木的愿望,这才有王匡约刘逸生这回事。刘斯奋说“涉及钱锺书先生等情节”以及后来钱锺书还致信王匡认为“刘文甚好!”,恰说明钱锺书了解此事的前因后果。

汪荣祖《槐聚心史》中有一处提及此事。1988年6月,他在广州参加纪念陈寅恪的学术会议后到北京见钱锺书,汪荣祖说:“钱先生垂询广州陈会经过后,谓陈先生不喜共产党,瞧不起国民党,既有遗少味,又不喜清政府,乃其矛盾痛苦之所在,并重申前说。我问冯衣北究系何人?答称据知冯原姓刘。” (见该书13页,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虽然汪荣祖见钱锺书在《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它》一书出版后,但此书当时影响有限,而钱锺书答汪问甚详,足证他明白此事内幕。刘斯奋说钱锺书曾在致王匡信中认为“刘文甚好”,虽仅此一言,可知钱锺书给王匡写过信,而以往我们未见钱王有何交往,钱致王信,说明他确与此事有关联,而刘斯奋见过此信。今天学界传言,钱锺书信已落入广州一收藏家手中,可惜一般人还无缘得见。

此事发生近半个世纪,已属历史事件。胡乔木、王匡和钱锺书也已故世多年,他们生前没有留下相关回忆(至少没有公开披露),所以追踪一切与此相关的史料线索,为以后中国当代学术史写作奠定史料基础,还不能说没有意义。

原标题:谢泳︱钱锺书与陈寅恪晚年诗文争论之关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