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客才能吃上肉 一代名臣范仲淹很抠吗?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留客才能吃上肉 一代名臣范仲淹很抠吗?

     

 『人物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庆历三年(1043),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皇祐四年(1052),在赴任颍州的路上病逝,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家教家风』

范仲淹的家教非常重视孝的培养,这应该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贫苦无依,母亲谢氏以孟母自励,悉心教子。范仲淹7岁的时候,谢氏教他识字、写字,因为买不起笔墨纸张,只能在地上用树枝练习写字。范仲淹中进士任官之后,接回改嫁到朱家的母亲予以奉养。


       


范仲淹在给儿子的信中回忆了自己夫妻是如何侍奉母亲的,他说: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Cuban),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而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又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耶?”

(《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集续补卷第二·书简》,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01页)


范仲淹的这段话,说明了孝养有时的道理,既是对母亲、妻子的怀念,更是对儿子们尽孝的教育。孝养有时的道理,既是对母亲、妻子的怀念,更是对儿子们尽孝的教育。

范仲淹晚年用毕生积蓄在故乡苏州建立范氏义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范氏家族的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依。范仲淹认为孝不仅存在于普通百姓中,还存在于君主帝王家,他曾经规劝皇帝善待刘皇后,以尽人子之道。

在以身作则教育子女尽孝的同时,范仲淹以清苦节俭持家、乐善好施教育子弟。范仲淹自己就是一个清苦节俭持家的典范,他自幼随母亲改嫁到朱家,长大以后,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以后,辞别母亲,离开朱家,到寺庙去苦学。

据文莹的《湘山野录》记:范仲淹颜回为榜样,发愤读书,住在寺庙苦读,每天用两升小米煲粥,粥凝固以后,他就把粥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最终苦读成才,这就是成语“划粥断齑”的来历。

       

这种清苦、节俭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因为范仲淹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做官以后,他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也仅仅能满足基本需求。

《宋史》记:


“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宋史》卷314《范仲淹传》,

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283页)


这也就是说,范仲淹家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了,基本不会吃肉,他的妻子和儿子们过的都只是在温饱线上的生活。

他还清楚地告诉儿子:


“虽清贫,但身安慰中,家间苦淡,士之常也,省去冗口可矣。”

(《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尺牍》卷上

《书简·朱氏》,第662页)


据朱弁《曲洧旧闻》卷三“范氏以清苦俭约著世”记:


“范氏自文正公贵,以清苦俭约著于世,子孙皆守家法也。忠宣正拜后,尝留晁美叔同匕箸,美叔退谓人曰:‘丞相家风变矣。’问之,对曰:‘盐豉棋子而上,有肉两簇,岂非变家风乎?’人莫不大笑。”

(《曲洧旧闻》卷3,

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1页)


这里“忠宣”就是范仲淹的第四个儿子范纯仁。范纯仁被任命为宰相之后,依然秉持父亲的教诲,过着清苦节俭的生活。

有一天,身为宰相的范纯仁留客在家吃饭,客人吃过饭以后就对别人说:“范丞相的家风变了!”人家问:“是怎么个变法?”客人说:“吃饭的时候,桌子上有几根咸豆角,像棋子一样排列在碟子里,咸豆角的上面放了两小片肉。从前,他穷的时候,只有几根咸菜;如今,居然加了两小片肉,这难道不是家风变了吗?”人家听了笑得合不拢嘴,都清楚范家的节俭家风完全没有变。尽管这只是一则笔记资料,不一定真实,但是非常生动地反映出范仲淹节俭家教与家风对子女的影响。

范仲淹把节省下来的钱置义田、义宅,以赡养族人。他曾写了《告子弟书》,教育子弟不能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他说:


“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入家庙乎?”

(《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集续补卷第二·书简》,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02页)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在我们老家吴中,范氏家族的子弟很多,跟我的关系有亲近的,也有疏远的,然而从同祖同宗的角度去看,大家都是范氏家族的子孙,所以不应该有什么亲疏之别。他们之中还有那么多人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我们又怎么能不去帮助他们呢?范氏先祖积累的德行留传至现在已经百余年了,到现在才有我做了大官,如果我独自享受富贵而不去周济同宗族人,等到我死了以后,又有什么面目去地下见祖先,又有什么脸面进入家庙受后人祭祀呢?!因此,范仲淹要周济族人。

      

为了能说明乐善好施的好处,范仲淹还特地写了一篇《窦谏议录》。被范仲淹称为窦谏议的窦禹钧是范阳人,因为乐善好施,得到上天的回报,生了五个儿子。由于窦禹钧教子有方,五个儿子先后都中了进士,也就是“五子登科”。窦禹钧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

《三字经》把窦禹钧的事迹都写进去了: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范仲淹说,自己的祖上与窦禹钧是好朋友,祖上曾经把窦禹钧的事迹写下来,来教育自己的子孙。

为官清正廉洁、敢于直言进谏的范仲淹还教育子弟要勤学奉公,廉洁为官,不徇私情。范仲淹再三要求子弟“做官莫营私利”,就是做官一定不要以权谋私,而且要勤学奉公,他谆谆教诫子弟:


“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慎无好书札,有文性,勿小其志也。”

(《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尺牍》卷上

《书简·朱氏》,第662页)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你们做官的时候,只要勤学奉公,就不用担心前途,如果不勤学,就很难有大的志向。

当他哥哥范仲温的要求他给自己的儿子们谋个一官半职时,范仲淹在回信中特别要求侄儿们勤学苦读,他说:


“二郎、三郎,并勤修学,日立功课。彼中儿男,切须令苦学,勿使因循。须候有事业成人,方与恩泽文字。兼今后不乱奏人,逐房各已有恩泽,须是有事业,可以入官,方与奏荐也,请告谕之。”

(《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尺牍》卷上

《书简·中舍》,第655页)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哥哥要督促自己的两个儿子发奋学习,要求每天他们钻研功课,苦读苦练,决不能得过且过,混天度日。要让他们认识到,只有他们学有所成以后,自己才能按规定向朝廷请示给他们安排官职。两个侄儿在范仲淹的这种教育之下,学业上进,品行端正,深受邻里乡亲的喜爱。后来经过范仲淹的推荐,朝廷按有关的规定让他们恩荫入仕。

范仲淹特别告诫子侄辈要清廉为官。在如何对待利益的问题上,范仲淹清楚地告诉他们,一定不要见利忘义,凡是见利就要想到后患,必须耐得住贫穷,他说:


“京师少往还,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老夫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尺牍》卷上

《书简·朱氏》,第662页)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京师最好还是能少来就少来,凡是见到与利益有关的事情,要多想想后面可能蕴含的祸患。我自己经历了很多大风大浪,能够忍受利益的诱惑而坚守简朴,所以才能够避开灾祸。应该说,这是范仲淹保持清廉的经验之谈。

不仅如此,范仲淹还要求子侄们不要让家乡的亲戚朋友来他们自己管辖的地区做生意,他说:


“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汝看老叔自来如何,还曾营私否?”

(《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尺牍》卷上

《书简·中舍二子三监簿四太祝》,第658页)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们不要放纵乡亲来自己管辖的地方做买卖获利,一定要做个清正廉洁的好官,不可结党营私,谋求私利。你们看看我这个做叔叔的,曾经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过私利吗?

范仲淹讲到的这一点,对我们现在还是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的,从中纪委和各级纪委公布的案件来看,极少数官员在一个地方主政的时候,家人或者亲戚就利用他们的关系延揽项目、承包工程等获取非法利益,最终不仅把自己和家人送进了监狱,而且连亲戚也受到牵连。


       

此外,范仲淹还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子弟,在京城的时候,必须谨言慎行,不要随意发表议论,他说:


“京师交游,慎于商议,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侮矣。”

(《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尺牍》卷上

《书简·朱氏》,第662页)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在京城行走结交,要谨慎小心地说话办事,这里不是随便发表意见的地方。不仅如此,范仲淹还要求他们勤加学习,清心寡欲,洁身自好,树立一个正直的形象,凡事应该从大局出发,看大节大义,不要私下里议论是非,不要因为小小的利益和名声招来大的灾祸,那样会追悔莫及。

『后辈典范』

范仲淹的家教是很成功的。范仲淹有4个儿子,长子范纯祐,字天成,


“性英悟自得,尚节行。方十岁,能读诸书,为文章,籍籍有称。”

(《宋史》卷314《范纯祐传》,第8283页)


但他30岁开始生病,19年以后去世。

次子范纯礼字彝叟,官至礼部尚书、尚书丞,以沉毅刚正、为政宽仁著称。

三子范纯粹字德孺,曾在多地任官,史称其沉毅有干略,才应时须。

四子范纯仁字尧夫,在范仲淹中的四个儿子中最为著名。他在皇祐元年(1049)就中了进士,但因不愿“轻去父母”,也就是为了陪伴、照顾父母,一直到皇祐四年(1052)范仲淹死了以后才去做官,后来官至宰相。


“务以博大开上意,忠笃革士风”

(《宋史》卷314《范纯仁传》,第8290页)


他是一代名臣,宋徽宗在他致仕还乡养疾之后,还发出“范纯仁,得一识面足矣”的感叹。

《宋史》对范纯仁的评价很高: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前后任子恩,多先疏族。没之日,幼子、五孙犹未官。”

(《宋史》卷314《范纯仁传》,第8294页)


于是,在民间范纯仁便得了一个“布衣宰相”的雅号,宰相是他的官职,而布衣之说则是因为他清廉节俭的作风。

       

应该说,这与范仲淹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范纯仁曾深有体会地说:


“唯俭可以养廉,唯恕可以养德。”


古往今来,喜好浮华是年轻人的天性。范纯仁结婚时,他和妻子打算以锦罗绸缎作为婚房的装饰。范仲淹知道后立即把范纯仁喊来训话:


“罗绮岂帷幔之物?吾家素清俭,安得乱吾家法,若持归吾家,当火于庭。”

范仲淹:《言行拾遗事录》卷1《子纯仁娶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范家一直以来都是节俭持家,你们怎么可以用绫罗绸缎作为婚房的帷幔呢?那不是坏了我们范家的规矩吗?!如果你们要把这种帷幔带回来,我真就把它烧掉。

之后,范仲淹更是语重心长地告诫子孙: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周鸿度等《范仲淹史料新编》之《范仲淹家训百字铭》,沈阳出版社1989年版,第95页)


范仲淹的家教与家风在范氏家族长期传承,范仲淹的第三代也能严守节俭之风。


据朱弁的《曲洧旧闻》记:


“范正平子夷,忠宣公子也。勤苦学问,操履甚于贫儒。与外氏子弟,结课于觉林寺,去城二十里。忠宣当国时,以败扇障日,徒步往来,人往往不知为忠宣公之子。”

(《曲洧旧闻》卷3《范子夷操履甚于贫儒》,

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1页)


“忠宣公”就是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范正平就是宰相范纯仁的儿子、范仲淹的孙子。范正平学习非常刻苦,但是身为“官二代”的他所穿的衣服比最穷的书生还差。他在城外读书,距城有二十里地远,他夏天就用破扇子遮阳,每天往返步行四十里地上学,没人知道他爸爸是当朝的宰相范纯仁。从范正平的节俭、清苦可见范仲淹家教家风的影响之大,影响之深远。

            

来源:微信公众号“岳麓书院”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