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说法|黄俊杰:东方语言的思维与美学

2019-09-17 09:07:56凤凰网国学 来自北京市

编者按:我们的民族性里面,为什么温柔敦厚的部分常常不见了?在没有读书之前,一个人应该做到什么?你对生命状态与生活方式的看法是否通透?当我们在生活中经受不同的困惑与迷茫,面对生命里或宏大或细碎的命题,儒学可以成为我们赖以汲取力量与信念的重要源泉吗?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们在现代社会寒耕暑耘,反刍古代中国的传统经典与思想,又能否在绵长的时间里得到一份安身立命的生活态度和正见思维呢?

凤凰网国学联合台湾大爱电视台,特约推出《一种说法》系列短视频专栏。薛仁明、马叔礼、黄俊杰三位知名台湾学者将课堂讲台搬出象牙塔,在平凡百姓的食衣住行中、在台湾清丽的人文风景间开讲,用睿智的言语、平实的记录,从庶民生活里开启一种解读儒学的新视角。

自动播放

我们知道譬喻思维,这正是最近几十年来,现代语言哲学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他们主要是用西方语文作为一个素材,然后来研究、来归纳。

论语•阳货篇》

阳货曰: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

第一种类型是"月的譬喻",那么月亮作为一个实体譬喻,在儒佛经典里面一再地出现。比如说,论语阳货篇讲,"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以日月之消逝,譬喻时间之不可留。

《论语•子张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子张篇里面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一个有崇高人格的人,他的所犯的错误,就好像月蚀和日蚀那个样子,中庸第三十一章,"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如日月之代明"。

《长阿含经》

今覩佛光明,如日之初出,如月游虚空,无有诸云翳。

世尊亦如是,光照于世间。

那么佛经啊,三藏经典里面,也有大量的有关月亮的譬喻。在长阿含经里面,我们读到"今睹佛光明,如日之初出,如月游虚空,无有诸云翳"。世尊就是指释迦摩尼,也是这个样子,光照于世间,以日和月来譬喻。

杂阿含经

婆罗门白佛:云何不善男子如月?

佛告婆罗门:如月黑分,光明亦失,色亦失,所系亦失。

佛陀杂阿含经云,"何不善男子如月",就是说做坏事的人,可以譬喻为月亮,因为月亮在晚上的时候出现,"光明也亦失、色亦失"这样。一样的杂阿含经里面,也把善男子譬喻为月,因为做好事的人,也好像月亮一样,这个挂在天上,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一样的月,这一个事情,以月亮的"盈跟亏",佛经把它用来譬喻人的"善行、恶行",以及这个人,将来在来世轮回中的"升"或者"沉"。

那么,除了这种实体譬喻,比如说日或月之外呢,第二种类型儒佛经典常看到的是"上下譬喻"。我们知道在儒家经典里面,他们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言必称尧舜,"尧舜"成为"善人"的典型,"桀纣"则被视为是这个一个"坏的国君"的典型。

《论语•子张篇》

子贡曰:纣之不善 ,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其实在论语,都为纣喊冤,说这个"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那么子贡接着讲,所以"君子恶居下流",用"上下"来譬喻地位之高低。纣的不善,其实子贡讲并没有像传说的那个程度。我们看到朱子批注,子张第二十章说,"下流"是"地形卑下之处,众流之所归",它来譬喻什么呢?譬喻人生有那个污贱的行为的时候,那么他的恶名,就一切聚集在他那里,是的,这种是典型的以"上下"为例的空间方位譬喻。

《孟子》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那孟子也出现这种上下的譬喻,孟子讲,"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本来就是倾向于善这一面的,这种倾向就好像水之自然的会往下流一样,人、没有人要甘于不善,就好像水,没有一种水是不往下流的一样。孟子是用水性之"自然就下"来譬喻人之"性善"也是一种自然。

《别译杂阿含经》

如此人从地而起, 得升于床 ;从床而起 ,得乘于车;从车而起,得乘于马;

从马而起,得乘于象;从象而起,得升宫殿。

那么佛教经典里面的"上下譬喻"就更多了,通常是指一个人,经由修行而"生生增上"的这一个场合比较多。比如说,在杂阿含经里面就说,如此人从地而起,得升于床,从床而起,得乘于车,从车而起,得乘于马,从马而起,得乘于象,从象而起,得升宫殿",讲这个一个人求法的这个历程,是有一个次第,一步一步往上精进。

那么第三种,这个儒佛经典常见的譬喻是"容器譬喻"。先讲儒家,在中日韩各国儒家传统里面,人的身体常常被运用来作为一种容器。身体充满、并且展现他的道德修养,或者政治权力的一个场所,而且身体也可以留住社会规范,或者成为个人精神修养一种器物。

《孟子•公孙丑上》

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在孟子知言养气章,也就是公孙丑上的第二章里面,这个孟子讲,"气,体之充也",这个"体"要来充满"浩然之气"。这"浩然之气"是什么呢?就是"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要用"义和道"来加以支撑,如果没有的话,你这个浩然之气,就会萎缩掉。而你这个气养气够了以后,你就自然会表现在你的言谈举止,你的手足四肢。孟子讲,"四体不言而喻",比喻的喻。

《论语集解义疏》

克己复礼:言若能自约俭己身,返反于礼中,则为仁也。

那么公元第五世纪的皇侃,曾经这个批注过论语,他说,"身能使礼,反返身中",就是说,我们这个读经典,可以使那个礼,就是社会规范,这个社会的义理价值,含纳到我们的身体里面,在这里显然是把身体,当作一种容器来进行譬喻思维。

《大般涅盘经•卷三十五》

凡夫众生,或言佛性住五阴中,如器中有果。

那佛教用这一种身体,作为容器的譬喻,可以说无量无边。那个在大般涅盘经我们读到,"凡夫众生,或言佛性,住五阴中,如器中有果",好像一个器,有一个结果。在佛地论经里面,"世间有情于诸生处,诸根领纳色等境界,故名受用,身有运转,故名身业",这显然把身体,譬喻为一种"器",然后用这个器来譬喻"五蕴",叫做"五阴"。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种器的功能,是领纳"色"等外境,到我们的"身中"。人的身体,在佛经里面,确实常常被譬喻为一种"器",而要求要含纳、要领纳这个"法"于心中。

《论语•雍也篇》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种譬喻思维,我们在论语里面就已经看到了,孔子讲,"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我们知道论语这一部书,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仁"这个字,那么"仁"这个字,孔子并不是跟不同的弟子讲,讨论仁的时候,他并不是对仁下一个现代式的定义。他是提醒他的弟子要"行仁",要把"仁"这个"德行"付诸实践。

《论语•公冶长篇》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

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

曰:瑚琏也。

实践的方法有多元、多样,比如说,在这雍也篇里面就讲到"能近取譬",能够从近的,来摘取他的譬喻的内涵,来想到远的,这也是"践仁","行仁"的一种方法。比如说,孔子就以"瑚琏"这一种礼器,来譬喻他的这个弟子子贡,他的德行可以做宗庙之礼器,礼器就是"瑚琏"这样的意思。

今天我们学习儒佛经典中,所看到的譬喻思维,我们得到以下的启示,譬喻的运用,他是一种"以故事的叙述,来作为哲学思考的一种方式"。"来源域"通常是比较近、比较具体,可是这一个来源域是指向一个比较远的,比较抽象的"目标域"。像看到"山"、看到"水",就想到"仁"、想到"智";看到"笔砚"就想到"文臣",看到"甲冑"就想到"武将"等等这样。那这是一种儒佛共通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古人有各种描述,比如说,"极言而近礼,言近而指远",我们用现代的语言可以说,这一种譬喻思维运用,是从"具体性步入抽象性,从部分来掌握全体的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具有东方文化的智慧在里面。

责编:李志明 PN032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