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

[原标题:《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

这是一个关于“我们”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我”,关于每一个人的故事。是一个将辽远、厚重的历史题材,编织进温暖故事构思的成功尝试。画家将国家民族的历史与记忆、人生的悲欣与离合付于笔端,于纸上完成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

故事从法国里昂的一个小女孩,在爷爷奶奶家中阁楼上的发现开始。曾祖父留下的旧皮箱,飘出深深浅浅的汉字。汉字牵引着小女孩露西,在亦真亦幻的幻想与现实之境中,完成了对百年家族史的讲述。

就在我们静候故事拉开它日常生活的温馨帷幕时,一瞬间,由想象之手牵引,我们跌入了历史的长河。现实与回忆明暗交织,两条线连起历史与现实。那幽深的太平洋之水,引出了一幅从东方到西方的空间位移,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的百年历史风云变幻,不管是生活在东方还是西方的人们所共同经历的欢乐与悲伤,幸福与痛楚,新生与死亡,展示了生命的过程与存在的意义,拨动着每一位读者灵魂的丝弦。

图画书之美,首先体现在图文结合、综合运用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而形成的特殊美学形态和多重阐释空间。其次,优秀的图画书都具有相当的思想厚度与情感力度,短短几十页,却凝练浓缩着创作者关于人生智慧与生活哲学的表达。

首先,这是一本汉字内涵的启蒙读本。“水”,牵出曾祖父姚涛的远洋之旅;“西”,曾祖父眼中的陌生之地——法国里昂,火车站、罗纳河、圣-依雷内堡,西装、法语,硬硬的面包和怪怪的奶酪;“家”,曾祖父和曾祖母相遇后,组成了温暖的家;“东”,法国姑娘罗仁莎眼中的四合院、黄包车、丝绸、饺子;“战争”,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一例外的狰狞和丑恶,凸显出“和平”的珍贵。

其次,这是对一个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故事的还原。画家在图画书的《后记》中提及,1921—1946年,利用“庚子赔款”退赔的机遇,473位中国学生远渡重洋,先后来到法国,在中法大学留学。他们生活在“中国城堡”,即圣-依雷内堡,在那儿学习法语以及必要的人文常识、地理习俗等,为即将到来的留学生活做准备。大部分学生学成后归国,成了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和作家。这座特殊的文化交流学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闭了,但25500余册书和个人的文件档案被保存在现在的里昂市立图书馆的“中国档案馆”。2013年,当画家第一次到当年的中法大学圣-依雷内堡参观时,被深深地触动了。那是一代人的历史。当这些年轻人远渡重洋来到陌生的国度,独在异乡的悲欢,对故土深沉的思念,他们所遭遇的爱情、变故、离乱,那是一个时代赋予的共同的烙印,它不应被遗忘。唯有坚守心中不灭的爱与善,才能构建起人性光辉的庇护所。画家采取了最难的图画书创作的技法,即以绘画与手工剪纸拼贴的创作手法,完成了这本沉甸甸的图画书,完成她心目中对这段历史的致敬。三年时间里,画家多次到中国档案馆探访和查找材料,拼贴的老照片所呈现的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风貌,马赛的码头,里昂的火车,圣-依雷内堡的原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北平的城门楼子和四合院,让这本书拥有了图画书中罕见的史料价值。

根本而言,该书是德籍华人——即作为新移民的艺术家本人,她对海外华人的“乡愁”感同身受的抱慰与表达。作家以历史和记忆成书,难以言说的血脉涌动,驱使她在文字和影像中回到故土,描摹自己精神的原乡。文学于此,不仅仅是叙事言志,文以载道方是其存在的根本。由此,此书的书写具有了深沉的意义,一切源于海外华人对故土家国深深的眷念,那是不可割舍的灵魂和精神的所在。

该书表达的内容拥有多重的含义,但在故事的铺排、故事性的实现、气氛的渲染上,却轻盈自然。情节推进、细节编织、语言表述、色彩处理、线条意趣等等,呈现出了一种难得的娓娓道来的整体叙事面貌和文本形态。现实与回忆两条线索的编织水乳交融,细节的提炼细腻而富有表现力,情节的推进自然、从容而舒缓。作为艺术家,画家本人在图画书中的画面空间、意蕴的开掘方面,着力甚多。多幅开阔的双页单帧画面,极具视觉的冲击力;大面积的背景色彩铺绘,蕴含着强大的情感力量,讲述凝重而不乏温暖的故事。

(本文作者:陈香,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