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每一场灾难,都是对人性的试炼丨文度记

2020-04-06 16:55:58凤凰网国学

原标题:多恩的比喻

文度记特约评论员 赵普光

1623年。英国伦敦。瘟疫的阴云笼罩。这不知是瘟疫在英国历史上第多少次降临了。教堂的钟声在不断响起,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消失。

是年11月,约翰·多恩罹染瘟疫。深陷病痛中的多恩,思考、自勉和祈祷。多恩将自己罹患瘟疫的身心煎熬,凝成生死边缘的沉思录《丧钟为谁而鸣》(Devotions Upon Emergent Occasions,林和生译,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其中有这样的比喻:

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海流冲走一团泥土,大陆就失去了一块,如同失去一个海岬,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任何人的死都让我受损,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别去打听钟声为谁鸣响,它为你鸣响。

这段话流传极广,甚至被认为是诗的吟咏。顺便说一句,其中的“大陆”一词,实际原文是Europe(欧洲),这一点恐怕是很多人引用时不甚了了的。

不同于其他一般的疾病,瘟疫的可怕在于极强烈的传染性,其对人类的威吓,无所不在地弥散开来让每个人窒息般的恐惧。这种窒息与恐惧的强大压力之下,瘟疫的考验试炼也就显得极度残酷。

死亡笼罩汇聚,关于生死的质询如不断响起的钟声,震荡于人的耳边,无人能置身事外。大痛苦、大欢喜前,每一个普通生命,每一丝细琐生活,暴露出人的大纯净与大卑污。

多恩1623年之前的祈祷与1623年后的祈祷,重量和密度一定是不同的。尽管1623年前的他,身世完全称得上起伏跌宕,亲人的苦难和罹祸都曾发生于他身边。但这一次,瘟疫却攥住了他的身体,病痛带来不止是肉体的折罚,更是肉体与灵魂的纠缠与挣扎:“我无法存身天国,因为肉身拖累着我,我也不完全属于尘世,因为属天的灵魂支撑着我。”

苦难只有切身的感受,才会深刻体验到真正的痛苦折磨,也才有可能延及他人曾经的痛苦。在多恩的沉思录中,自己和他人不是对象化的双方,他也不再是单纯的布道者。沉思录是一个垂死挣扎在瘟疫死神之手的人的灵魂拷问和呓语。切身的痛感,让他更真切地将自己与他人连成一片。

“如果海流冲走一团泥土,大陆就失去了一块”的感受何其触动人心。这当然会让人想起“民胞物与”,但多恩的意思和“民胞物与”的逻辑起点,很不相同。与他人的息息相通感受,还是基于多恩对人的命运,或者说人的不幸命运、罪与苦的命运的认识和觉察。沉思录中还有一段并不为很多人所知的话:

假设人是一个世界,假设他自己是大陆,……被不幸的海洋包围,人的不幸就像海洋,海水漫过海岸所有的小山,抵达大陆的高部,那就是人;人本身只是尘土,被泪水和成泥;泥土是人的本质,不幸是人的外形。

实际上,这个著名的“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的比喻,之所以有着人类息息相关的动人心魄的意涵,是以这段话为前提的。

“人痛饮不幸,对幸福却只能浅尝辄止;人收获满仓的不幸,却只能捡拾幸福的残穗;人终生在不幸中旅行,却只能在幸福中偶尔散散步”。也就是说,对人类不幸命运的体察,是意识到人人相通的基础。否则,所谓痛感,所谓感同身受,只能是空中楼阁,只能是和光同尘的装点。

如果没有对自身痛觉的敏感,也就不可能对他人不幸的体察,“要是我们没有或多或少亲身体验地对他人的悲痛和哀悼,那么,我们也无法深刻体会设身处地这件事本身。”

人类体现于个体,个体隐在于人类,苦痛、灾难关乎个体的生命,亦表征人类的命运。作为灾难的瘟疫是群体的亦是个体的受难。可以说,历史上的每一场灾难,都是对人性的试炼。

“人,在他拥有一个不朽的灵魂之前,会先拥有一个感觉的灵魂”,复活对痛苦的感觉,恢复对不幸的敏感,是灵魂苏醒的开始。

作者赵普光,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