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软隔离》发表以后,各种留言让我震撼 | 文度记

2020-04-08 19:36:19凤凰网国学

文度记特约评论员 陆海蓉

最近,《软隔离——我的意大利封城生活(上)》、《软隔离——我的意大利封城生活(下)》在“文度记”发表后,引发一些不小的反响。熟人圈里,大家评论说这都是真话,一些评论让人再次震动思想的翅膀。

一位大学教授发来读后感想:“中国人的生存能力很强,但最需要的还是独立思考能力。这次疫情,网络上出现许多狂躁语言,让人颇为担忧。我们更需要理性、客观、真实和善良的启迪。”

一位上海老家的邻居写道:“语言平实、叙事生动、感情真切,目前国内网络媒体上,很少能看到这样中肯而客观真实的文章,不少都是自吹自擂或一味抹黑,完全是流量导向。”

一位公务员朋友写道:“我看得眼睛有些湿润,特别是第二篇。我感动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种平和、温暖,一种在浮躁狂妄世界里,依然保持冷静独立思考的理性。”

一位退休老人写道:“4月2日,《南方周末》有整版报道意大利,题目是《被疫情改变的意大利人说 “请不要把我们留在暴风雨中”》。在汶川地震中,意大利支援四川汶川,这次抗疫,中意互相支援,中国人很关心意大利。看了文章,觉得很不容易。”

一位教育工作者写道:“冷峻的笔调,淡淡说着生活的真相。”

最近两天,国际学校的课程正巧有思维和观点训练的写作课。老师给学生五篇短文,每篇短文可以选择对内容赞同或反对。其中包括“学校应该实行男女生分班教学吗?”、“学校的饮料机里应该放苏打饮料吗?”、“公立学校也应该穿校服吗?”、“学校应该开设艺术课吗?”等。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观点进行称述,然后写出至少三个理由,每个理由下都必须举例,写出具体的内容来支持你的理由或观点。

在这样的一种思维训练下,学生们学会了表达观点,找到支持观点的依据,但其中并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

孩子的“表达”(图片来源:陆海蓉)

写作,很大程度上是理清自己对一件事物、一个问题的看法,是自我的深度梳理。每一种观点很自然的带来一定的说服力,也有潜在的导向性。

当我讲述公立学校穿校服的优势时,我可能列举出一些很简单的理由,比如:每天早晨我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在着装选择上。我也可能给出一些有现实意义的理由,比如:穿校服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孩子们因为着装而被欺负。我也可以给出一些深度的理由,比如:穿校服是一种社会化的标志,当人们进入社会的时候,有一定的社会规则需要遵循,也就意味着你虽然有个性和自我,但是你必须在社会统一规则下,有自适应的应变力,而有所保留,但并不等于抹杀。同样的观点,你可以找出各种理由,综合起来或许就成了某种具有观点导向性的文字。

其实,这是以自我出发而抵达彼岸的写作。这样的写作,可能正与理性思考背道而驰。所谓理性、平静地思考,都是基于自我出发的客观发声。这声音可能是YES OR NO ,也可能是YES AND NO。

疫情之下,无数个偶然的悲剧变成了集体的苦难。我们在共同经历疫情的同时,可能被各种声音带得风雨飘摇,神经紧张。每天清晨起来,各种新闻和消息就一堆堆出现在手机里。不看,心里痒痒。看了,被淹没其中。

“裹挟”民众的并不只有疫情(图片来源:陆海蓉)

许多人开始用内心力量挣脱这些被拉扯的思想。不少人也开始写私人化的《疫情日记》或者用摄影表达这些日子的琐碎。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次“文度记”约稿,我或许也会有愤慨、恐惧、抱怨等情绪。公共表达,是回到理性轨道的一个工具,可以用文字来梳理自己的内心。

这几天,读到两则新闻。一则是意大利某城市的周末自由市场又开放了,人群攘攘。疫情之下,这样的解封简直不可思议。第二则新闻是,意大利紧急民防部长表示自己就不戴口罩,只要保持人际距离并遵守所有安全指示就好。

深夜读到这两则新闻,令我愤怒,然而,第二日清晨,写作的时候,我又用理性思考,问题并不是愤怒能够解决的。只能思考,面对疫情下的“熊情况”和“熊孩子”,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处理。

按下暂停键的米兰(图片来源:陆海蓉)

疫情之下,纷扰不仅仅是瘟疫这一个坏消息,还包括情绪和思想受到的干扰。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来梳理。写作、学习、绘画、摄影,都是一些出口。

如果说西方人热爱追求自由,那么,梳理自己内心,回归理性思考,用适宜于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恐怕才是真正意义的自由吧。

两篇本算正常表达的文章,引来大家的许多赞誉,尤其是关于“理性”、“冷静”、“独立”的讨论,才是真正的震撼之处。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本人提供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