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早:欢迎来到梁启超博物馆,这里有关于他的一切丨文度书评

2020-04-09 13:55:59凤凰网国学

往来无闲事,谈笑书与文

这是 文度·书评 的第 5 篇文章

文/杨早

说到梁启超,我们可以把无数头衔都加到他的头上,比如说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舆论家/教育家……等等,甚至包括流行小说、时装戏曲与通俗小册子的撰写人。

这些头衔说明了梁启超的一生是多么丰富的一生。而且梁启超的政治立场、学术主张变化次数也非常多,他自己形容与老师的区别就是“有为太有成见,启超太无成见”。面对如此丰富的梁启超,我们可以怎样去把握它?

北大的夏晓虹教授,研究梁启超已经三十多年。如果我们把梁启超看成一个藏品丰富的博物馆,那么夏晓虹教授就像是一位资深的讲解员,她采集梁启超一生中的各种各样的片段或是事件,又或是思想观点,从这些不同类型的“梁启超碎片”,进入不同领域的讨论,最后指向梁启超这么一个丰富而深邃的近代人物。

这种方式,很可能是我们认识梁启超的最佳路径。

夏晓虹教授的这套《阅读梁启超》分为三种,书名分别叫做《觉世与传世》、《文章与性情》、《政治与学术》。这个顺序是书封上印的官方排列,跟夏晓虹教授研究梁启超的先后领域比较同步,同时跟一般读者认知梁启超的思路,也有契合的地方。下面我们一本一本地来看一下,夏晓虹教授是怎么介绍梁启超的?

第一本是《觉世与传世》,这本书是夏晓虹第一本写梁启超的著作,它对梁启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层面,比如关于梁启超的文学思想、小说、诗歌、新文体的研究,梁启超创作与传统文学的关系,还有梁启超与日本明治文化、明治小说和明治散文的关系。

《觉世与传世》虽然成书较早,但是已经画出了梁启超整个人一个大的轮廓。梁启超生平虽然丰富,但他进入历史,最重要的一点,是身为清末变法维新最积极的倡导者。而这种变法革新,不仅仅是反映在政治上,更多的是从文学思想到小说、诗歌实践,都进行了非常积极的尝试与实践。

我们知道,“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了白话文学的兴盛,而清末的梁启超,虽然不全是白话创作诗歌、小说、戏曲、评论,但是他实际上是新文学的一位先驱。比如说清末以前的人都看不上小说,觉得小说就是下里巴人、底层民众的读物,但是梁启超把小说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位置,我们可以来感受一下: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

小说成了拯救整个民族的最佳工具,这么高的地位,当然不是旧小说像《水浒传》《三国演义》可以匹配,因此为了追求“改良群治”“新民”的效果,就必须对旧小说进行改造。

对于诗歌,对于报刊论述文体,梁启超都有巨大的改造。胡适在“五四”后说,三十岁以上,稍微读过书的人,就没有不受梁启超影响的。鲁迅也曾经谈到,清末的青年,是怎样受梁启超文笔影响的。

那么梁启超的改良思想,源自哪里呢?这跟梁启超戊戌变法之后流亡日本,有巨大关系,日本是比中国近代化更彻底和更成功的国度,梁启超在这里获得了大量的思想资源,反过来改造中国的旧文学。因此梁启超是后来留日的新文学家,如鲁迅、郁达夫、郭沫若这些人的先驱。

这本书的书名也很有意思,叫做《觉世与传世》,点出了梁启超一辈子都很纠结的关键所在,就是更致力于“觉世”,唤醒民众,从而改造当下的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还是追求学术与思想的“传世”?梁启超同时也是一位学者,他对未来自己的文章,自己的学术,能不能够传之后世,同样有着很强的执念。所以在“觉世和传世”的矛盾中,梁启超经常会有一些摇摆,一方面对国家所负的责任,推动他不能不参加政治,但是政治上的挫败,又会让梁启超重新回归到学术文化的层面。

所以1917年之后,梁启超就基本上脱离了政治圈,专心于学术文化,从公众的视野中慢慢淡去。但是在之后的十余年中,梁启超在学术文化研究方面,突飞猛进,在思想史、哲学史、文学史等方面,都有影响颇大的著述问世。我们也知道,梁启超后来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由政返学,同样是国内的一流人物。这就是《觉世与传世》给我们留下的一个梁启超的整体印象。

第二本是《文章与性情》,封面提示是“用一生贯穿了中国近代史”。这本书里详细评述、讨论了梁启超的文艺观,他的文学史研究,包括对梁启超各种文史著作的单种评点,以及从另一个方面,对梁启超一种总体的把握,包括梁启超与二十世纪中国发生怎样的关系,他又是怎么变成了大家心目中一个“善变”的政治家,甚至包括梁启超是怎么教育他的儿女,是怎么建立墓园的,等等,这本《文章与性情》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更丰富、立体、鲜活的梁启超。

举个例子,当五四运动发生之前,梁启超那个时候虽然已经淡出了政治圈,但是他还是作为自费的观察员,去旁观了巴黎和会,而且他最早从巴黎发来电报,警示国人,巴黎合约将对中国极端不利。这一消息经过国民外交协会传播到北京大学,引发了五月四日的学生运动。从这个角度来说,1919年5月4日的政治运动,梁启超是一个远在海外的发起者。这也说明了梁启超一直未能完全忘怀政治,跟政治仍然还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本书名为《政治与学术》,对梁启超毕生中最纠结的这样一个难题,做出了一个总结性的描述。

说到政治,这个名词的含义非常丰富,并不仅指我们想象中的政坛风云,它也可以包括梁启超对图书馆的介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梁启超曾经是北京图书馆最早一任馆长,对中国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建立与发展,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而梁启超发起“国民常识学会”,撰写畅销一时的《常识文范》,甚至梁启超的家庭讲学,对子女的培养方向,又何尝不是他政治生涯的组成部分?

说到学术,书中最精彩的,是对梁启超与胡适“学术因缘”“诗学因缘”的考辨。大家都知道梁启超是著名的改良派,胡适则是“文学革命”那一代的主将。梁启超跟胡适之间的学术交往与学术冲突,其实代表着从晚清过渡到“五四”的学术转型与学术承传——转型与承传都有,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书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做《书生从政》,再好不过地说明了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的尴尬境地。梁启超本质上是一位书生,他操作实际的政治事务,并不擅长,往往会陷入把自己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但是对国家对社会的热忱,又让他时时愿意投入到政治当中去。所以这是一个“不能忘情于政治的学者”。梁启超有句名言说: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其实学术和政治对他来说,也是这样,只有政治可以让他暂时放弃学术,也只有学术,是梁启超退出政治后安身立命之所在。

我还要介绍一下夏晓虹教授的研究特色。刚才我说夏教授很像博物馆里的一位资深讲解员,随便拈起一件器物,甚至一块碎片,就能够娓娓道来,把它的前因后果、代表的寓意,都能讲得非常清楚。这种藏品的意义,包括了它与时代的关系,就像《阅读梁启超》所言,梁启超的伟大,不仅仅是他自己伟大,还包括他背后关系的伟大,就是梁启超跟同时代人之间的关系,同样影响了中国近代化各领域的进程。

夏晓虹教授研究梁启超的方法,很多时候更像一位大侦探破案。我举《政治与学术》其中一篇为例,叫做《梁启超代拟宪政折稿考》。

这件事从一个疑案说起。1905年,清朝派了五位大臣出国去考察西方宪政,为中国的宪政改革做准备,史称“五大臣出洋”。但是一直有传说称,五大臣出洋观察,并未有太多实际的心得,因此他们回报朝廷的奏折,稿子是梁启超代写的。这个传说影响很广泛,但具体怎么回事,众说纷纭,有说是杨度接了这个活儿,再分包给梁启超的。因此一直以来,传说只是传说。

夏晓虹教授从新近发现的梁启超的一册稿本入手,慢慢地像剥洋葱一样,破解这个疑案,随着证据越积越多,案情也真相大白:这些奏折不仅是由梁启超本人代拟,而且也不是什么杨度请梁启超帮忙,而是由清末最有革新意识的满族大臣端方,派沈从文的老乡熊希龄直接到日本,找梁启超,希望他能够帮着写这样一批宪政变法奏折。此时的梁启超,也希望自己的宪政思想能够影响当时的满洲亲贵,从而推动宪政的进行。

这些“密折”的底稿,实际都还存世,只是散落在端方的遗稿、梁启超的手稿中,也没有任何的注明。夏晓虹教授通过对梁启超往来书信、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相关于材料的比对,不但确定了“梁启超为五大臣当枪手”这一事实,而且将梁启超代拟的五篇奏折稿整理汇合到了一起,包括确定宪政为“国是”,改革官制,改变外交政策,设立财政调查局、中央女学院、邮传部等等。这些建议,基本上涵盖了当时清廷急欲改革的方方面面,反映出梁启超在宪政方面,有自己系统而全面的见解。所以说明为什么民国建立后,梁启超从日本归来,可以担任民国的司法总长和财政总长这样的职位。

这件事,也能看出梁启超的一个特点,就是为了能够达到他心目中的理想,梁启超没有学者的那种孤高气息,这样不能干,那样不能干,梁启超为了政治,可以放弃很多的东西,包括可以为五大臣当枪手,也可以跟往日的仇敌袁世凯合作。

但是梁启超也有自己的坚守。他在1915年曾经托人为自己谋一个“勋位”,原因是因为希望住在老家的父亲能因此感到荣耀。因为梁启超父亲,曾经因为梁启超戊戌之后被追捕,也不得不东躲西藏,流离失所,梁启超觉得很对不起他父亲,所以希望用这个勋位来为他父亲贺寿。而到后来,张勋复辟失败之后,段祺瑞曾经以“再造共和有功”的名义,要给梁启超授更高的勋位。但是梁启超坚决推辞,因为此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名位对梁启超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从这样一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梁启超的“善变”背后,其实是对自己政治与学术理想的执着追求。这可能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梁启超的家庭教育会如此成功,子女里面出了三个院士。这样的推导与结论,都建立在丰沛的细节和绵密的叙述之上,在《阅读梁启超》这套书中,可以说比比皆是。看完这三本书,你至少可以非常贴近地感受到梁启超这个人的伟大和丰富。这是这套书带给我们最大的收益,它不会像有些传记那样,单线地描写梁启超的生涯,但是可以让你全面的认知一个“立体的梁启超”。

曾经有个公号叫“任公在我们心中”,是梁启超的90后粉丝建立的。我觉得看完《阅读梁启超》这套书,你也会觉得“任公在我们心中”,被梁启超圈粉。或许到此时,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夏晓虹教授会花三十多年的时间,去追索这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因为她深知这一个人的伟大,来自何处。

扫码关注“文度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