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那些不愿充当“旁观者”的年轻人丨文度记

2020-04-10 19:26:40凤凰网国学

文度记特约评论员 任君

疫情阻断了很多人的正常生活,大学生也不例外。前段时间,社交媒体上常见大学生困守愁城、学业难以为继的吐槽。

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停课”当然不能“停学”,但学习显然不仅仅指向物理层面的“排排坐、上大课”,而应有更多样的方式、更丰富的呈现。

很多时候,对待学生,我们的“保姆心”未免太重了:总想着把孩子们的一切事务都安排好,各种代劳、帮办、包揽不一而足。

而当“保姆心态”泛化为一种惯性思维之后,被忽略的恰恰是教育主体的感受与诉求、能动性与创造性,以及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的可能性。

大学生已然成年,多一些关爱、指导、干预未尝不可,但不必都“保护”起来。接受、表达上的优势,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及行动力,均使得这一群体成为这次抗疫中的活跃因子。

很多放假回家的大学生就地参与抗疫,入户采集信息、人员劝返、疫情排查,样样在行;有大学生迅速组织起志愿服务团队,为疫区募集到不少短缺医疗物资;有大学生则致力于编辑传播各种科普宣传材料;更有不少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提前成为被人信赖的“大夫”“护士”。

脚踩在坚实的土地上,才会真切感受到时代的温凉;生活在具体的生活中,才会开放心胸找到人生的坐标。对于大学生而言,疫情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历练。

不止于此,大学生因其天然的社会关切与书生襟抱,其观察也就有了更全面的方位与更开阔的视野。多所大学的大学生都撰写了疫情相关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大开大合,敢想亦敢言。在看惯了大量缺乏棱角的温吞水报道之后,这些出自青年之手的文字让人慨叹。

其中,南京大学学子撰写的研究报告《从SARS到武汉新冠 应对哪里变了》梳理了两次疫情的防控政策时间线和媒体表现。尽管你明明知道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但当学生们把这些记忆钩沉出来之后,一些议题依然触目惊心:17年了,两次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我们在政策制定、卫生体制、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应对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哪些进步?还存在哪些问题?

很多答案在风中,但这些追问本身已经拥有足够的价值。就如同文章结语指出的那样,“这场战役还未结束,但有行动便有希望,政府保持信息公开透明及时,科学决策理性应对,媒体履行舆论监督使命,及时传播准确信息,公众能冷静地了解疫情并做好防护,便是对疫情战役最好的抗击。”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RUC新闻坊也佳作叠出,新义纷呈,读来让人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就像手里托着一块滚烫的石头。

《那些被吐槽的国家,为抗疫“默默”做了哪些努力》,《回不回国?12位海外留学生讲述海外“抗疫”故事》,《议题、情绪和话语:新旧媒体交织演绎的肺炎舆情史》……仅仅从题目看,这些作品就足够吸睛。

比如,在《那些被吐槽的国家,为抗疫“默默”做了哪些努力》一文结尾写道,“中国人民作为抗疫的‘先遣部队’,虽然高峰暂过,但对疫情爆发时蒙受的灾难仍心有余悸,难免对他国有争议的应对措施‘着急上火’‘恨铁不成钢’,这背后是朴素的人文关怀和同理心。但各地医疗条件、政治生态、法律制度、历史经验等各方面的特殊性,让任何经验都不能照搬照抄,只能活学活用、见招拆招。我们需要的不是轻率的判断、笃定的结论,而是更多的了解和探讨,以逐步摸清病毒这一强大对手的轮廓。风暴之中,没有谁是好整以暇的旁观者。”

相较互联网上喧嚣的喊打喊杀,乃至“阴谋论”“抄作业”等等妄言,这样的见识确实不一般。这也表明,理性思考从来都不是稀缺之物,只不过,很多时候,会受到各种有意无意的阻遏、扭曲乃至背反而已。

互联网语境下,每个人都面临着格外驳杂的社会环境。现实与虚拟世界的重叠、区隔、对抗等也会对人的认知形成巨大挑战。这样的困惑不只青年学生有,每个人都会有焦虑,有执念,有游移。而一个健康的社会,就该让青年人在实践中自己去找寻价值与意义。

社会是最好的课堂,疫情是不期而至的考试。我们要呵护好下一代的血气、情怀和思想,首先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应该鼓励他们自己去找寻食料而非一味喂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惟有根植在大地沃土,生命的花朵才格外娇艳。

青年学生之参与社会,由来已久,历久弥新,任何一次大的社会变化,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立人、成人也一样如此。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