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迷路、截指、牺牲......1975年珠峰测量背后的故事|文度书摘

2020-05-27 17:33:12凤凰网国学

珠穆朗玛峰

5月27日11:00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顶峰。测量登山队的队员于5月24日14时15分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出发,连续奋战69个多小时后终于如愿。

而在历史上,曾经有一次珠峰测量历时7.5个月,历经缺氧、物资缺乏、队友牺牲等重重困难,最后取得的数据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这就是著名的1975年珠峰测量。今日文度记特摘选《珠峰简史》中《红色觇标》一文,与大家一同回顾1975年珠峰测量背后的故事。

2005年,中国测得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时任中国测绘宣传中心副主任、中国测绘报社副社长的徐永清亲历珠峰复测全程后,集历年研究之功,撰写了一部著作,拉开了珠峰的神秘帷幕,这本书就是——《珠峰简史》。

《珠峰简史》 徐永清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红色觇标

文/徐永清

1975年3~5月,由国家测绘总局与总参测绘局共同组建测绘分队,在登山队的协助下,对珠穆朗玛峰高程再次进行测量,这次测量是在1966~1968年测定的基础上进行补测,以提高珠峰高程精度。著名的1975年珠峰测量,历时7.5个月。

1975年3月中旬,由登山探险者、测绘工作者、气象工作者、后勤工作者、警卫战士等组成的400多人的大队伍,在中国登山队长史占春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来到珠峰脚下扎营露宿。这次攀登珠峰,要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珠峰顶上,并拍摄和拿回顶峰上的各项第一手科学考察资料,其中在顶峰竖立测量觇标是主要任务之一。

1975年中国登山队珠穆朗玛峰测绘分队

1974年底中央批准再测珠峰,1975年初组建49人构成的测量分队,包括38名测绘官兵和11名地方测绘工作者,另有民工25人。

2月,测量分队出发赴珠峰地区作业,3月21日,赶在登山队员攀登珠峰之前,从绒布寺大本营出发,把大地控制网推向珠峰北麓的东绒布、中绒布和西绒布3条大冰川。

4月初,组建北坳观测组,执行重力测量工作。4月8日,陈顺斌、王玉琨、吴泉源、郁期青、普布、徐东升、大扎西7人,日出冰上行,夜来雪中卧,登上了7007米的“天险”北坳,夜间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冰裂和雪崩的危险,进行重力测量,完成了海拔7050米处的重力测量和航测刺点。

精心观测

4月20日,普布、徐东升随登山队到达了第二道难关高空风口。此处海拔7790米,是三面临空的“刀背地”,穿堂狂风刮来,人站不稳脚跟,重力仪的水准气泡晃动不止。普布觉得戴着鸭绒手套不便操作,便毅然脱掉右手手套,在距珠峰1.9千米处,咬紧牙关趴在冰面上,冒着-40°的严寒测得了重力数据,创造了世界重力测量史的奇迹。而普布的4根手指头却被冻伤坏死,做了截指手术。

中国登山队全队上下同心协力,艰难地完成了3次适应性行军和物资运输,建立了7790 米的营地。在此基础上实施了第4次行军,以完成和建立8000 米以上的营地和物资的运送任务。

在副队长邬宗岳的带领下,队员们顶着强烈的暴风雪,终于冲过了“大风口”,到达8600 米的突击地营地。不幸的是,当邬宗岳举着沉重的电影摄影机拍摄前行队伍时,由于极度缺氧造成滑坠,牺牲在登顶的前夕。队员们万分悲痛,但没有放弃突顶的决心。他们在8600 米突营地猛烈的狂风中奋战了两天两夜。

第三天早晨准备实施登顶时,一名女队员因极度缺氧而晕倒在地。当时食品已用完,报话机也没了电,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不得不下撤到8200 米和第二梯队会合。领导号召大家自愿报名,从8200 米组织人员再次实施登顶。此时,尽管已经精疲力竭,但仍有9名队员报名,组成了男女混合队,其中的7名队员是刚从8600 米下来的。9人从8200 米出发,艰难地上到8300米时,下撤了3名队员,上到8500 米时又下去了两名队员。剩下的4名队员继续前进,走着走着却迷了路,这次冲顶以失败告终。

1975年5月27日14点30分,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之后,在峰顶竖起红色测量觇标。

5月27日清晨,东方天际朝霞喷薄,金字塔般的峰顶金光灿烂。3颗红色信号弹从指挥所腾空而起,登山队员向珠峰发起最后的冲刺。大本营向8600米的突击营地发出命令,登山队九勇士向着峰顶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最后组建的突击队员大都是已经两三次上过8600 米的队员,是130多名队员中的精英。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没有氧气,要靠志气,只要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峰顶。”在8600 米召开的党支部会上他们还提出:“不怕冻掉手脚,不怕冻掉耳朵,不怕老婆离婚,不怕找不到对象。”

14点30分,潘多、索南罗布、罗则、侯生福、大平措、贡格巴桑、次仁多吉、桑珠、阿布钦从珠峰北坡成功登上地球之巅,五星红旗在珠峰绝顶处高高飘扬。在顶峰,罗则从背包中取出了报话机交给了侯生福,由他向大本营汇报登顶成功的喜讯,请大本营向毛主席和祖国人民报喜。大家不约而同地流着热泪高呼:“祖国万岁!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喜讯通过报话机传达到大本营,又从大本营传播到北京。

9名男女登山队员在珠峰顶上度过了艰辛而辉煌的七十分钟。胜利的喜悦,让他们忘记了6个多小时连续奋力攀登的疲劳,大家不休息,不吸一口氧气,一丝不苟地一件一件去做在顶峰必须完成的各项任务。在顶峰上,队员们站在一起,高举国旗,拍摄电影和照片。潘多静静地躺在雪地上,忍受着透入骨髓的严寒,为山下的高山生理组提供心电遥测,世界第一份最高峰上登山队员心电图被成功地获得。队员们还采集了岩石样品和冰雪样品。

为了给测量珠峰高度提供精确数据创造有利条件,这次登顶必须在顶峰竖立起测量觇标。

5千克重的红色觇标,是由大平措背上顶峰的。大家一起把觇标连接起来,整理好圆笼和三根尼龙绳,然后把觇标竖起来,用三根尼龙绳向三个方向拉起,用冰锥固定在冰上。但是,由于顶峰上刮着七八级大风,用红绸子做的圆笼被刮倒了。队员们想:“要测出精确的数据,觇标一定要立直,圆笼一定要放正。”于是又把刚立好的觇标放下来,重新修好后再次立起。他们一锤一锤地把冰锥扎进去,把觇标竖立在顶峰,底部埋在雪下一米深。这样高3米的红色测量觇标牢固地矗立在地球之巅,为测量珠峰的高度提供了瞄准点。

经纬仪瞄向珠峰

分布在珠峰左右两肩之上的10个观测点,坚守了9昼夜的测绘人员早已架好仪器,调节归准,盼望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队员轮流盯着望远镜,用步话机向其他测绘点做“实况转播”,当登山健儿竖立的3米高的红色测量觇标终于出现在峰顶时,测绘的关键时刻来到了。口令传来,10部经纬仪同时瞄向珠峰,测绘队员们强捺心中的喜悦,小心翼翼地旋动仪器,争分夺秒地对觇标观测、记簿。连续3天,队员们进行了4个不同时段、16个测回的水平、导线、天文、气象、重力、三角等测量,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珍贵的珠峰测量数据。

5月29日在9个测站上完成交会观测,观测夹角75°,距珠峰最近距离8.5千米;最高测站6242米高;同时完成重力加密11点,天文观测3点,水准观测100千米,并完成制图调绘工作。

6月13日完成计算,7月13日发布成果。

此次测量珠峰在1966年、1968年两次测量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三角、导线、水准、天文、重力、三角高程、天文水准测量及温度垂直梯度测量方法,沿东绒布冰川布设三等三角锁,增测3个三角点,锁端点测天文方位角,沿西绒布冰川布设三等导线,增测5个导线点,端点测天文方位角;在东、中、西绒布冰川均匀测量4个天文点和一个天文方位角;在一些三角点、导线点和营地测量17个重力点;复测已测的二等水准路线,将原四等改测为二等精度,复测、改测水准路线共74.6千米;进行了高空和地面温度、气压测定。

经过这次测量,三角点、导线点平均延伸到距珠峰顶10~15千米处,最近点8.5千米,最远点21.1千米,点的高程均在5600米以上,最高点为6242米。重力点测量达到7790米处,距珠峰顶1.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重力点。天文点选点观测到6336米处,距珠峰顶5千米。同时,分布在东、中、西绒布3条冰川的9个测站上的测量队员,对珠峰顶上的觇标进行了天顶距和水平角观测。

为获得更多折光影响小的中午观测数据,在27~29日连续观测三天,有的测站观测了三四十个测回,取得了不同时间段的观测数据。从珠峰附近选择的9个测站点,它们分布在以珠峰为中心的69°的扇形区域内,至珠峰的距离为8.5~21.2千米,高程为5600~6240米。这9个点的坐标和高程分别利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求得。在9个测站上对珠峰觇标观测水平角和垂直角。根据水平角确定珠峰的水平位置和各测站至珠峰的水平距离。根据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由这些垂直角和水平距离确定各测站同珠峰之间的高差,进而推得从我国黄海平均海面起算的珠峰高程。

这次珠峰高程测定第一次在峰顶竖立了高3.52米的觇标,使观测目标时,照准误差很小。高程测定的结果中扣除了覆盖雪的厚度0.92米。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有效地削弱了大气折射对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影响。在严密的理论基础上,推算了高程化算的改正数,得出了珠峰的高程。这次珠峰高程测量为中国特高山地区的测量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地质、地球物理等科学考察提供了宝贵资料。

1975年6月28日,邓小平、李先念等在首都体育馆亲切接见了珠峰登山和测量队员。邓小平与大家一一握手,当他来到藏族战士普布面前时,普布正欲收回此前在珠峰测量时右手被冻伤后截肢的手臂,却被邓小平一把攥住:“你就是普布吧。我早就听说了,你破了重力测量的世界纪录,普布不普通哟!”

1975年7月23日,中国政府授权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我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这一精确数据,是我国测绘工作者在距珠峰峰顶7千米至20千米、海拔5600米至6300米的10个三角点上交会观测,并取得完整的珠峰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量数据后,依据青岛黄海验潮站建立的水平原点,经过理论研究、严密计算和反复验证,扣除了峰顶积雪深度后得出来的。它的最大正负误差小于0.36米。所以,这一数据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1999年,美国国家地理实施“千禧年珠峰测量”计划,他们在登山时发现了中国1975年的觇标,深藏在距峰顶东南侧30米下的冰雪中。这说明随着冰雪厚度的增加,重量和大风迫使冰雪夹带觇标沿山体下滑,其上又重新覆盖了新的冰雪。他们曾想挖出这块觇标当作文物,因尼泊尔夏尔巴向导的滑坠未能成功。

(文章内容、图片均获得出版社授权)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