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武器,也是铠甲|文度书评

2020-08-05 17:47:18凤凰网国学

文/傅兴文

莫言说过一句话,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无用。这是庄子的智慧,也是作家和文学的自谦,毕竟,在一个“读书无用论”时而沉渣泛起的时代,谦虚可以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作家和文学都大可不必过于谦虚,不妨大胆地承认,文学、读书当然有用,而且有大用,只不过那种“用”是春风化雨,是润物无声,是大象无形,是潜行于地下的暗河,是庄子笔下的大树、大瓠,看似无用,实则是某些人不懂得它的大妙用。

读书的人生与不读书的人生,是不一样的。读经典的人生与不读经典的人生,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是学识、视野、思维、精神、思想与境界层面的不一样,是对自己乃至家庭、后代具有深远影响的不一样。如果用急功近利的眼光去看待,当然不会看到,读书尤其是读经典是如何奠定我们的精神底色,如何升华我们的血液与基因。

人生原本孤独,世界也到处充斥着乏味、冷漠、愚昧、偏见与荒诞。单枪匹马行走于世,书,是我们的武器,也是我们的铠甲。

作者: 韩浩月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作家、评论家韩浩月的新著《座无虚席:经典和大师的昼与夜》是一部关于书的书,是他近十多年来关于中外经典名著、电影和著名作家、导演的文艺随笔精选集,分为四辑,有悼念文艺大师谢幕,总结其文化与精神遗产的“告别信”;有以知识分子和作家的视角,从人物、情感、艺术、审美、价值观等层面解读世界名著的阅读“心灵史”;有从艺术到现实等角度评鉴国内外电影佳作,展示电影魅力,揭示影视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光影梦”;有以旁观者身份,审视与观察诸多文学影视文化名家,刻画其复杂而又独具魅力面容的“注目礼”。有的呈一家之言,有的充满灼见。这部书同他那部感人至深的亲人故乡散文集《世间的陀螺》,虽属不同体裁,但具有相同的特质:真诚、温厚而不失犀利。

韩浩月是一位多栖知识分子,横跨时事评论、影视评论、文学评论及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这就决定了他对作品和创作者的评判,往往既具有社会、文化眼光,又具有文艺视角,穿透力强,每每让人受到多重启发。比如,谈到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时,他毫不留情地刺破一个幻象:那个花花公子式的男主人公心目中的所谓永恒爱情,只不过是精神意淫层面的“永恒”。

又比如,他对奈保尔的定位是“狂暴而迷人”,这个词极为准确地戳中了这位作家的性格特点,以及世人对他的矛盾情感:在两性关系方面,人们厌恶他对女性的粗野、暴力、压榨、虐待;在文学方面,又不由自主地沉浸于他所刻画的世界,为他笔下的流浪诗人等各种人物而歌而哭。作为恋人是狂暴的,作为作家是迷人的,韩浩月认为连接两者的桥梁,就是奈保尔具备作家最大的特质——坦诚,“他将名声置之度外,把所有美好的、丑恶的、真实的、虚假的、善良的、卑鄙的想法公之于众,他坦然承认他要以此获得创作的密码,展示一名作家的良知。”“在曝晒自己心灵方面,奈保尔的确是少有的向卢梭看齐的作家之一”。

谈到柏杨与李敖这两位批判性作家对待苦难的不同态度时,韩浩月写道:“柏杨是痛苦的,他和同样坐过监狱的老顽童李敖不同。对李敖而言,坐监狱是一种资本,但对柏杨而言,却是一种耻辱……柏杨若能有李敖三分之一的狂放和洒脱,也会消减身上所肩负的过多沉重……”从这段评论出发,我们不难想象到李敖是一位举重若轻的作家,像孙悟空一样,哪怕被压在五行山下、被困于炼丹炉中也不失顽童心态,而柏杨则像盗火者普罗米修斯,被绑缚于山崖,遭鹫鹰啄食时,他并不掩饰自己的愤怒与痛苦。

韩浩月的评论尖锐中带着温和,体现了他从人性、环境、历史等多角度看待人事,体谅人的局限性,不强人所难的文化性格。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的男女主人公历来被无数读者嘲讽,韩浩月从人性角度指出他们的悲凉遭遇令人理解、同情,男主人公其实是个好男人,女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也是“男女情感世界里一件疯狂的小事”,只不过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不能容忍那种激情与疯狂。

金庸、李敖、二月河是两岸三地的历史作家,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均遭到一些不无道理的异议和批评。对此,韩浩月宽厚地说道,人们对于他们的求全责备,是因为“并未简单地把他们当成作家来看待,而是期望他们具备更有力的公共价值,在更多的领域发挥更大的影响。”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因此,他建议“在评价这三位作家的贡献与地位时,应更多地从他们的文学贡献谈起”。

王小帅关于计生题材的电影《地久天长》上映后也遭人诟病“缺乏批判”,作为资深影视评论者,韩浩月认为这是一部“温和的电影,它没有强化苦难,也没有特意催泪,它讲述了小人物的痛苦,也刻画出了他们的宽容、善良与坚韧。所以,无须挑剔它为什么不批判,很多时候,真实记录、温和表达,也是最有力度的审视与评判。”不难看出,这是他对电影人所处困境的体谅、宽容与呵护。也对,观众当然希望怎么有力怎么来,却难以体会到电影人带着镣铐跳舞是怎样一番情形。

在韩浩月眼中,无论是大作家,还是大导演、大演员本质上都是普通人,都具有人类所不可避免的脆弱、隐秘的一面,而他们的艺术成就也与此有着密切联系,无论托尔斯泰、鲁迅、老舍、杜拉斯、奈保尔,还是李安、张艺谋、姜文等莫不如此。比如,姜文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与表现力恐怕跟他的童年、母亲、青春期有很大关系。

韩浩月笔下的不少名人跟媒体上呈现的形象大不相同,比如冯小刚,他的公众形象似乎是脾气大、不好惹,但韩浩月说私下里的冯小刚为人处世有文人做派,书信往来语言雅气。韩浩月认为冯小刚其实有一颗赤子之心,“时常有真性情的表现,也经常有挺身而出的惊人言论,在说真话方面,许多人没有他做得好。”也正因如此,他敢于在创作选材和敏感尺度方面有所突破。

张艺谋的性格则与冯小刚相反,他的强大在于隐忍与内敛,哪怕被人误解、遭到攻击甚至谩骂,他也始终保持沉默,从不反驳。韩浩月判断,近些年来陷进商业片泥淖的张艺谋正在回归,相信他一定能再次推出优秀影片,用优秀作品捍卫自己的荣誉。

《座无虚席》不仅饱含浓郁的文学汁液、文艺情怀与文化思考,还充满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

评论村上春树的文学成就与公众价值时,韩浩月说他更喜欢在公共领域说真话的村上,因为他在“捍卫作家永远说真话的尊严”。

“可怕的不是黑暗存在,而是光明的迟到与缺席”,这是韩浩月对美国揭黑影片《聚焦》的一句话总结,他认为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种奖项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它“所承载的价值倾向、社会意义,将会鼓舞更多从业者,把镜头聚焦于隐蔽的角落,把一切不敢示人的阴暗,曝晒于阳光之下”。

《座无虚席》是一部关于经典的心灵导航书,可以引导我们走进经典和大师的昼与夜,也能够让经典和大师走进我们的昼与夜,奠定我们的精神底色。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