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画卷中寻找旅人,找到后竟明白了一个道理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在茫茫画卷中寻找旅人,找到后竟明白了一个道理

本 文 约 1800 字

阅 读 需 要 5 min

注:正文中图片皆截自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藏传许道宁《秋江渔艇图》,共分成四段分别解构,完整画作见文末。

1

看北宋第一流的画作,一般有两种体验。要么像看范宽《溪山行旅图》一样,在展开画卷的刹那就被震得头皮发麻。

要么就像看这幅传许道宁《秋江渔艇图》,初时浑然不觉,最后才幡然醒悟:原来从那看似寻常的第一眼开始,就已着了画家的道儿。

长卷的最开头是一处荒山野水,前景河岸李成式的寒林透露着深秋的季节。

秋江渔艇图第一段

河岸转角处一间茅舍半隐半现,篱笆上斜倚靠着一根竹竿,顶端旗随风动。如此,这里便不是普通的农户,而是供旅人停留的山野酒家。

河岸转角处的酒家

既有酒家,客从何来?随着画卷的逐渐展开,观者不由自主地开始搜寻着旅人的踪影。

那里有澄静的水面,空荡的木桥,蜿蜒的河道,以及朦胧的远山。

远山、溪流、江面与桥

当视线由近及远,除了杂生的低矮灌木,半圆轮廓的溪谷里找不到一丝生命的迹象。一切舒缓而静谧,仿佛连时间的流逝也不存在。

2

画卷继续向左延展,氛围突变。舒缓的山线陡然拔高,露出爪牙般尖锐的另一面。

秋江渔艇图第二段

居中的是两座前后分立的主峰。崖壁几乎是呈拔地而起的垂直效果,身上的怪石嶙峋如剑芒。

经受了不知多少年的风吹日晒,像被利刃剜去血肉、经脉后的骨架,只在头顶留下了一层稀疏的毛发。那里断然是立不住脚的。

尖锐的峰顶、嶙峋的石壁、同样空荡的木桥

山涧从它们的夹缝中缓缓流过。山脚林木掩映下,有两处依山而建的亭台楼阁,画面中下则部分再次出现了河岸和木桥。

左右两侧依山而建的亭台楼阁

地势起伏的关系,仿佛能听见溪谷间水流撞击巨石的响声。气氛较卷首严峻、肃杀了不少,若是出现旅人,反而要为其忧心了吧。

3

长卷至此展开了一半,画家还没有舍得画一个人物,就已经完成了一次情绪的反转。

这并不能令他满意。接下来的第三段,一口气出现了8个人。虽然依然不是我们预料的旅人。

秋江渔艇图第三段

四艘渔船,四人撑篙,四人渔钓,在原本平静的江面上漾起层层波纹。其中三艘似乎已经收获满满,准备收工,只有居中的渔人依然埋头苦钓。

从穿着也能够看出他的偏执和窘迫。当其他人都露出长衫,只有他披蓑戴笠,倾身注视着杆线的动静。

从右至左的四艘渔船

见此情景,好友之间忍不住要开些阴阳怪气的玩笑。最左侧的渔人双手执鱼,向同伴炫耀。最右侧的渔人似乎打开了身前的酒坛,满上一碗,隔空相敬。

后者全然不予理睬,却阻止不了撑篙者投回羡慕的目光。

第三段中的溪谷较第一段轮廓更狭窄,水流也激荡了许多

好不容易在第二段中精心构建起来的严峻肃杀,在几个朋友间的唱笑中开始消解。

4

到了长卷的最后,画家才对开头埋下的伏笔做了回应。

秋江渔艇图第四段

第三次出现的木桥上终于有了旅人。仆从挑着行李走在前方,身后骑驴者悠哉地将鞭提在身前。

狭窄而脆弱的过道、两侧宽阔的水面并不足以令他惊恐,亦无需警示、催促身下的坐骑,那是长时间行旅过程中形成的默契。

两处旅人

若是没有这样的胆量和默契,那也无妨。过路的文士招徕此地的船夫,挥鞭驱驴上船。

此前,他或许刚好结束在结尾河岸转角处农家的休憩,准备好了继续他的旅程。

结尾处的茅屋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船夫来讲,这也并没有辛苦的。渔乐之余,还有顺便的生意可以做,何乐而不为呢?

5

将整张长卷平铺开来,我们很难不首先为画家笔下的“大景”所吸引:

起伏的尖峰,蜿蜒的溪谷,以及向后无限延伸的空间,重复着眼前可见的险峻。天地之大,山川之险,秋江之广,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身处其间的旅人?渺小的他们,又要如何翻过重山,看见大海?

北宋 许道宁 秋江渔艇图 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藏

即使在现实中,恐怕也很难见到比传许道宁《秋江渔艇图》里更萧瑟的山水了。

但当我们把视线放到细处,焦急而忧虑得寻找了大半场旅人的踪影,才发现他们正在画卷的结尾处,满怀信心地出发。

他们还不知道前路的凶恶,或者他们已经习惯了,又或者他们根本不在意。就像长年生活于此的渔人,如能自由地任扁舟一叶,又何必介意那些表面上的险山恶水。

蜉蝣之于天地,一粟之于沧海,本就没有比较的必要。微末的生命,亦可瓦解宏大的萧瑟。

END

作者 | 吃畫人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张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