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金大受绘罗汉超清原图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南宋金大受绘罗汉超清原图

高清:3800幅古代绘画图库,1200幅齐白石作品图库,27G历代经典书法套装,4100幅西方大师经典油画,临摹学习绝佳素材!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音译(Arhat)。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罗汉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门特殊的图像艺术,在中国画史上的分科,属于道释人物画中的佛教画。在中国,罗汉信仰普遍,在民间罗汉往往被认为是神通广大、古道热肠的代表。

此套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其中第一尊者现藏于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其余十幅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金大受是南宋时代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此套图轴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车桥西、金大受笔”,绘于庆元元年(1195)之前,当时的宁波被称为“明州”,是现存浙江佛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

金大受所绘的罗汉笔锋收敛,形态把握准确,其赋彩也是巧用中间色,采用协调的自然表现手法,在宁波所绘制的罗汉图中属于佳作。作为摄州多田院的镇院之宝而传来。曾为原邦造旧蔵。

宾度罗跋啰惰阇

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

此幅现藏于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长117.4cm,宽50.4cm。尊者着偏袒右肩式僧服,外罩水田衣,微侧脸注视手中的持花,其蹙眉掀鼻,张口露齿的表情,很是特出。画中除尊者之外,另有侍者一人,以及伏在矮几的小童一人,尊者头上的圆光,以青绿色为之,背后花树盛开,树枝上挂一朵莲花,色彩精致,笔触细腻,采用了较幽沉的色调,却烘托出尊者和圆光的明亮。

迦诺迦伐蹉

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

迦诺迦跋厘惰阇

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

诺距罗

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南赡部洲

跋陀罗

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

伐阇罗弗多罗

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刺拏洲

戍博迦

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香醉山中

罗怙罗

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毕利飏瞿洲

因揭陀

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胁山中

阿氏多

与自眷属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鹫峰山中

注荼半托迦

与自眷属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

十六罗汉为禅宗寺院主要之造像,呈清高脱俗,优闲自在姿态。十六罗汉之画像,尤以五代贯休之十六罗汉图与北宋之十六罗汉图(今藏于日本清凉寺)均为脍炙人口之作。此外,盛传于世间之十八罗汉图,即于十六罗汉加绘达磨多罗尊者与布袋和尚,或加绘降龙、伏虎二尊者。

据经典记载,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公元2世纪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中,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这部书由唐代玄奘法师译出之后,十六罗汉便普遍受到我国佛教徒的尊奉,开始出现在文学、画作、雕刻等领域。约于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演变为十八罗汉。

按玄奘法师所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即汉语的《法住记》),十六罗汉的资料如下:

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惰阇

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

宾度罗是印度十八姓中之一,是贵族婆罗门的望族,跋啰惰阇是名。这位罗汉本来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权倾一国,但他忽然发心去做和尚。优陀延王亲自请他回转做官,他怕国王啰唆,遂遁入深山修行。有一日,皇宫前出现的一名骑鹿和尚,御林军认得是跋啰惰阇,连忙向优陀延王报告。国王出来接他入宫,说国家仍然虚位以待,问他是否回来做官。他说回来是想导国王出家,他用种种比喻,说明各种欲念之可厌,结果国王就让位太子,随他出家做和尚。

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

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

迦诺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甚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高庆。例如诚如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他在演说及辩论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喜罗汉。

第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

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

迦诺迦伐厘情阇尊者,是一位慈悲平等托钵化缘的行者。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第四尊者:苏频陀

与自眷属七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俱卢洲

苏频陀是佛祖释迦牟尼所收的最后的一位弟子。他修到五神通,又修得非非想及非想定。他为了纪念师傅,特地把塔随身携带,作为佛祖常在之意。世人称其为“托塔罗汉”。

第五尊者:诺距罗

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南赡部洲

诺距罗可译作大力士,这位罗汉是一位大力罗汉,原为一位战士,力大无比,後来出家为和尚,修成正果。他的师父教他静坐修行,放弃从前当战士时那种打打杀杀的观念,故他在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

第六尊者:跋陀罗

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

跋陀罗三字,意译是贤,但这位罗汉取名跋陀罗,是另有原因。原来印度有一种稀有的树木,名叫跋陀罗。他的母亲怀孕临盆,是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因此就为他取名跋陀罗,并将他送去寺门出家。相传东印度群岛的佛教,最初是由钹陀罗传去的。他由印度乘船到东印度群岛中的爪哇岛去传播佛法,因此称之为“过江罗汉”。

第七尊者:迦理迦

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僧伽荼洲

象的梵文名迦理,迦理迦即骑象人之意。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因迦理迦本是一位驯象师,出家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骑象罗汉”。

第八尊者:伐阇罗弗多罗

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刺拏洲

他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杀生,广绩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而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故又称他为“金刚子”,深受人们的赞美,尊敬。他能言善辩,博学强记,通晓经书,能畅说妙法 ; 但他难得说法,往往终日不语。他的师兄弟阿难诧异地问他:“尊者,你为何不开一次方便之门,畅说妙法呢 ?”尊者答到:“话说多了,不一定受人欢迎;尽管你句句值千金,却往往会令人反感。我在寂静中可得法乐,希望大家也能如此。”尊者经常将小狮子带在身边,所以世人称他为“笑狮罗汉”。

第九尊者:戍博迦

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香醉山中

戍博迦尊者,盛言即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来长安的善无畏尊者;他是中天竺国王之太子,国王立他为储君,他的弟因而作乱,他立即对弟弟说:“你来做皇帝,我去出家。”他的弟弟不信,他说:“我的心中只有佛,你不信,看看吧!”

第十尊者:半托迦

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三十三天

半托迦尊者相传是药叉神半遮罗之子。据《可哩底母经》说:古印度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叫婆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又有一药叉神名叫半遮罗,婆多与半遮罗的妻子同时怀孕,於是指腹为婚。婆多生女,半遮罗生子,半遮罗生子就是半托迦出家修成正果,也渡婆多的女儿成道。他被称为“探手罗汉”,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迦坐法,此法是将一腿架於另一腿上,即单盘膝法,打坐完毕即将双手举起,长呼一口气。

第十一尊者:罗怙罗

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毕利飏瞿洲

罗怙罗多是印度一种星宿的名字。古印度认为日食月宜是由一颗能蔽日月的星所造成。这位罗汉是在月食之时出世,故取名罗怙罗多,即以该蔽日月之星命名。

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

与自眷属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半度波山

那迦译作中文名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那即龙的军队的意思,比喻法力强大,有如龙的军队。这位罗汉住在印度半度坡山上。他也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名闻印度。所谓耳根,是由於醒觉而生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所谓六根清净,耳根清净是其中之一。佛教中除不听各种淫邪声音之外,更不可听别人的秘密。因他论耳根最到家,故取挖耳之形,以示耳根清净。

第十三尊者:因揭陀

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胁山中

因揭陀相传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因发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载蛇的袋。相传他在中国显灵。于公元九0七年五代梁朝时他在奉化出现,负一袋抄化。后来在贞明三年(公元九一七年)在岳林寺磐石上说佛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他便失踪了。

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

与自眷属千四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可住山中

伐那婆斯梵文为雨的意思。相传他出生时,雨下得正大,他的父亲因此为他取名为雨。他出家后修成罗汉果,又相传他喜在芭蕉下修行,故名“芭蕉罗汉”。

第十五尊者:阿氏多

与自眷属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鹫峰山中

阿氏多是梵文无比端正的音译。这位罗汉的特征,是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原来他前世也是一位和尚,因为修行到老,眉毛都脱落了,脱剃两条长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後再转世为人。他出世後,有人对他的父亲说道:“佛祖释迦牟尼也有两条长眉,你的儿子有长眉,是佛相。”因此他的父亲就送他入寺门出家,终於修成罗汉果。世人称其为“长眉罗汉”。

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

与自眷属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

注茶半托迦尊者,是佛祖释迦牟尼亲信弟子之一,他到各地去化缘,常常用拳头叫屋内的人出来布施。有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朽,他不慎把它打烂,结果要道歉认错。后来他回去问佛祖,佛祖说:“我赐给你一根锡杖,你以后去化缘,不用打门,用这锡杖在人家门上摇动,有缘的人,自会开门,如不开门,就是没缘的人,改到别家去好了!”原来这锡杖上有几个环,摇动时发出“锡锡”的声音。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