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文|朱学的困境与阳明的出现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周志文|朱学的困境与阳明的出现

儒学本身其实是很自由的,说朱子学为禁锢也很不当。《中庸》引《诗》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便是自由的象征。朱熹很喜欢题“鸢飞鱼跃”四字,因为它充满了活泼的意象。我们读《朱子语类》,看到朱熹的生活与思想,也是充满了自由的心灵的。朱熹注《四书》,博采众说,折中于己,不墨守,不拘泥,可见本身也是自由且开放的。后世过分地提倡与尊扬,考试又定为一尊,使得朱子学变成了权威。自元代起,朱子学又变成官方的儒学,这个“官学”造成儒学的不断扭曲,其实已非朱熹的真实面目了。

当朱子学或儒学被弄成这般光景时,就有有心人想帮儒学再找回其生命的源头活水,找回其中久失的活泼与自由,王阳明便是其中之一。他提出的意见最具体,这也便是阳明学兴起的原因。

贵阳修文县阳明文化园内的王阳明坐像。图片来源:凤凰网国学。

王阳明(1472—1529),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其名字,是从《论语·里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来的。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九月三十日,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今属宁波市)。

这里先解释一下阳明生死的年月问题。阳明死于嘉靖七年,以前有些人把他的生卒年定为1472—1528年,因为嘉靖七年正好是1528年,但阳明卒日是阴历的十一月二十九日,对应的是公元1529年1月9日,所以其生卒年准确的说法应为1472—1529年。

依据他的弟子钱德洪(字洪甫,号绪山,1496—1574)所编的《阳明先生年谱》,王家东晋之前是住在山东琅琊的,他们的先人王览(字玄通,206—278)曾经做过晋朝的光禄大夫,王览的曾孙就是有“书圣”名号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号谵斋,303—361)。王羲之九岁时因避北方之乱而随家迁居江南的浙江,定居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原来王阳明与王羲之是亲戚呢!不但如此,阳明的墓地,也在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兰亭”附近。阳明虽出生在浙江余姚(所以历史上又称“阳明学”为“姚江学派”),但他们王家在山阴一直有产业,父亲王华在世时,又把家迁居到山阴一个叫“光相坊”的地方。好在山阴与余姚相去不远,之后阳明与家人常居山阴,所以阳明与山阴的关系,似乎比与余姚更为密切。

提起阳明的父亲王华,值得好好谈一谈。从曾祖王世杰开始,王家都是读书人,可以说是个里居的读书世家,但在王华之前,名声并不显赫。到了王华,却造成了轰动,那就是王华在成化十七年(1481)参加进士考试,竟考了当年殿试的第一名,中了科举的状元。这在古代,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盛事,我们看明清时的戏剧、小说,中状元岂不是人间的最高理想吗?王华竟然实现了。王华中状元的那年是三十五岁,儿子阳明十岁。

王华考了全国三年一次最高考试的第一名,从此之后,固然青云直上,霄汉可期(最高职位做到南京吏部尚书),但对阳明而言,却不是幸事,因为加在阳明身上的压力也自然更大了。

阳明自小有放荡不羁的个性(《年谱》上说他是“豪迈不羁”),说他放荡不羁或许有点负面,正面的说法是,阳明是一个极为崇尚自由的人。崇尚自由的人多能开放心灵,比较不会随俗俯仰。一般认为是的,他不见得也说是;一般认为非的,他也不会人云亦云跟着说非。这种人,往往会异想天开,常对一些已被认为合理的事物兴起怀疑之思,从而否决它的合理性。简单地说,阳明是个对事总是比较好奇、比较喜欢唱反调的人,也是个会独立思考的人。

阳明十一岁的时候,随父亲王华到北京居住。当时王华因考上状元而赴京,在翰林院任翰林院撰修之职(明代状元授翰林院撰修,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他为儿子请了一位家庭教师,目的何在,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想要阳明继承他的成就,至少将来科举能有高第,不辱王家的“家声”。想不到十一岁的阳明不是很受教,一天他突然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答:“惟读书登第耳。”登第就是金榜题名。想不到阳明立刻反驳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钱德洪编《年谱》载,阳明十五岁时曾登临北京附近的居庸关,便“慨然有经略天下之志”。所谓“经略天下”,就是整顿天下,即人们常说的“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当时阳明对兵法特别感兴趣,自己找了很多兵书来读,到处观察山川形势,思考军事上的防御与进攻诸事。阳明自少年对兵法保持兴趣,一生研究不辍,这跟他后来能够敉平明朝的三个“国家级”的乱事极有关联。阳明在军事上的事功,我将另辟一讲,此处不详说。可以知道的是,阳明自幼就是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这“多方面”指的是他个人的才情与兴趣,也包括性格多元与情绪多变。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是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界定的。

阳明对儒家之外的道教与佛教,也曾有高度的兴趣。他对道教的养生哲学曾一度入迷,十七岁时因父母之命到江西南昌迎娶(古代结婚都早,十七八岁结婚很普遍),结婚的对象是他远房表字辈的亲戚,姓诸。结婚的当天,阳明闲步到附近的道观铁柱宫,看到一个道士在里面打坐,出于好奇,便跟他攀谈起来,谈的是道教养生之道,想不到一谈就是整个晚上,连自己要进洞房的事都给忘了。第二天被妻家的人寻获,带了回去。

弘治六年(1493)起,阳明先后参加三次会试,直到弘治十二年才考上进士,当时阳明二十八岁。他考上进士虽然比父亲早,但成绩比父亲逊色,考上的不是状元。状元是进士的第一名,状元的地位稍高于一般进士,而之后的出路跟一般进士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中进士已很好了,这时他父亲的心愿终于达成。但中进士并不是阳明真正的目的,因为他早就觉得读书应举,不是君子的“第一等事”,他之所以应试,是因为父亲给的压力,还有就是家庭与社会的期许。

《年谱》里还有些阳明青少年时代的描述,比如说阳明在他母亲肚里怀了十四个月还生不出来,后来“祖母岑梦神人衣绯玉云中鼓吹,送儿授岑,岑惊寤,已闻啼声。祖竹轩公异之,即以云名”,所以阳明原名王云。

阳明五岁前不能言语,“一日与群儿嬉,有神僧过之曰:‘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竹轩公悟,更今名,即能言……”古人对伟大人物的诞生,总会编造些神奇的故事,这些话可能是真的,但假的居多,不可尽信。

《年谱》又记阳明二十二岁,正好是弘治六年(1493),参加春闱(古时进士考试在春天举行,故称“春闱”)下第,宰相李西涯(即内阁大学士李东阳。明代不设宰相,此处宰相是俗称)曾对他说:“汝今岁不第,来科必为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阳明“悬笔立就,诸老惊曰:‘天才!天才!’退,有忌者曰:‘此子取上第,目中无我辈矣。’及丙辰会试,果为忌者所抑。”阳明是弘治十二年己未进士,之前两次会试均不第。屡试不第,这对古人来说并不稀罕,何况阳明只是两次没考上,是不是自己考运不济,或根本没考好,都有可能。《年谱》所记“忌者所抑”,老实说并不确凿。

《年谱》对阳明早年的记载,常有些穿凿附会的地方,这在其他年谱上也属常见,但读者还是应该有所注意。

《阳明学十讲》,周志文著,中华书局2022年7月出版。

阳明在三十五岁之前,曾当过一些初获进士名衔后“循例”该当的官,比如,在工部做过实习官员(当时叫作“观政工部”),做过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也主考过山东乡试,又担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工作的地方大都在北京。

弘治十八年(1505),阳明三十四岁,当年五月,弘治帝(明孝宗)驾崩。明朝“好”皇帝不多,但弘治帝算一个不错的皇帝,自己品格还算好,也能谦恭,会用些贤达之士,比较会听大臣的话,君臣关系颇为和谐,所以历史上曾把弘治帝当成明代的中兴之君。

可惜好景不长,继位的正德帝朱厚照年仅十五岁,极其荒淫无道,喜好畋猎骑射,爱玩又贪婪,个性喜权谋却不做正事,民间传说“游龙戏凤”(又叫“江山美人”)的故事描写的就是他的荒唐。他还在宫廷私设“豹房”,成天在里面乱来,不理朝政;不但自己荒唐,也放纵手下群小胡作非为。最有名的是宦官刘瑾专权,明目张胆地在宫中与朝中做尽坏事。刘瑾伙同一批帮他跑腿办事的爪牙,一共是八人,也都是宦官,时称“八虎”(刘瑾、马永成、谷大用、魏彬、张永、邱聚、高凤、罗祥),到处兴风作浪,为非作歹,弄得宫廷内外一片大乱。

这种朝廷大乱是由皇帝造成的,自然该由皇帝负全责。但正德帝是“天命”,除非自律,否则任谁也奈何不了他。这种个性的皇帝上台,让弘治帝留下的老臣一个个紧皱眉头,却也无法可想。明朝不设宰相,但有内阁,曾经做过先朝内阁大学士(当时也称为首辅,地位稍似宰相,但裁度的大权还是掌握在皇帝手里)的如刘健(1433—1526)、李东阳(1447—1516)、谢迁(1449—1531)等人都上书极谏,但所上的书都到了刘瑾手里,正德帝大多没看到,即使看了,也置之不理。老臣眼见上书得不到回应,最后只有纷纷辞职归田。

当刘健、谢迁等老臣纷纷走人之后,还有一批年轻的臣子眼看国事日非,不愿沉默,也陆续上书请求皇帝改弦易辙,希望皇帝努力从政之外,不要再信任宦官,在南京做官的戴铣(?—1508)、薄彦徽(弘治九年进士,生卒年不详)、陆昆(弘治九年进士,生卒年不详)等都是其中的上书者。不料上书还未到皇帝手中,就被刘瑾等人先看到了,他们便假造皇帝的命令,把这群人抓进诏狱,每人廷杖三十,削籍为民,戴铣则被廷杖后死于狱中。

所谓“廷杖”,是命令犯案的大臣在朝廷公开接受处罚,处罚的方式是用木杖用力打他的脊背,有些大臣身体不好或年纪大了,常会被当场打死。

中国古谚有“刑不上大夫”的话,是说要给士大夫留面子,果真犯了不可宽恕的大罪,可命他自裁,但绝不可过分地羞辱他。想不到明朝竟有廷杖这种制度,极不文明不说,对吏治也有极坏的影响。

阳明因辩戴铣案得罪朝廷,被廷杖四十,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当戴铣案起的时候,阳明在北京的兵部担任一个七品的主事之职,可以说是个很小的官。但他义愤填膺,写了封信给皇帝,题目是《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其中有言谓:

君仁臣直。铣等以言为责,其言如善,自宜嘉纳;如其未善,亦宜包容,以开忠谠之路。乃今赫然下令,远事拘囚,在陛下不过少示惩创,非有意怒绝之也。下民无知,妄生疑惧,臣切惜之!自是而后,虽有上关宗社危疑不制之事,陛下孰从而闻之?陛下聪明超绝,苟念及此,宁不寒心?

标题中的“宥言官”,是指请原谅向你进谏言的人;“去权奸”,则是除去专权的奸臣的意思,所指十分明白。当然跟其他的上书一样,这篇疏文一上到朝廷就被“权奸”先看到,阳明也被逮赴诏狱,并且被廷杖四十。诏狱是直属皇帝管的大牢,是在一般司法所管辖之外的,主管是太监。还好阳明当时年轻,身体也算好,能忍受皮肉之伤。他在监狱被关了些时候,于正德二年(1507)的夏天出狱后,便被贬官为贵州龙场驿的驿丞。

阳明用了半年的时间,从北京南下,到家乡待了一阵后再奔赴贵州。当时交通不便,再加上旅途发生了不少状况,所以耽误了不少时间,《年谱》在此年有记:

先生至钱塘,瑾遣人随侦。先生度不免,乃托言投江以脱之。因附商船游舟山,偶遇飓风大作,一日夜至闽界。比登岸,奔山径数十里,夜扣一寺求宿,僧故不纳。趋野庙,倚香案卧,盖虎穴也。夜半,虎绕廊大吼,不敢入。黎明,僧意必毙于虎,将收其囊,见先生方熟睡,呼始醒,惊曰:“公非常人也,不然,得无恙乎?”

当然有些是传奇的描写,而这段经历,常被好事者作铺陈故事之用,加油添醋,出神入化,不可尽信,但可见出,在贬谪旅途上似有朝廷某些政治势力介入,因而意外不断,甚至险些使阳明遭遇不测。

【编后】本文摘自台湾著名学者周志文新著《阳明学十讲》第二讲,凤凰网国学受权发布。该书是基于讲稿整理而成,作者周志文通过对阳明学之前儒学历史的溯源、阳明学出现的背景分析、阳明人生与学术的精到论述、王门后学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使读者能够在平易而有力的话语中,深切感受到王阳明“不世出之天姿”,“冠绝当代,卓立千古”的道德、功业与文章。

周志文,祖籍浙江天台,1942年生于湖南辰溪。台湾大学文学博士,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已退休。主要从事明清学术史、明清文学、现代文学研究,博涉广猎,著述颇丰,其中学术著作有《晚明学术与知识分子论丛》《汲泉室论学集》《论语讲析》等,另有散文随笔集《同学少年》《时光倒影》《家族合照》等。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