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怡涛: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转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徐怡涛: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转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民族建筑“大家”谈

文/徐怡涛

文化遗产创造于历史,凝结于现实,彰显于未来,她是承载历史文化的殿堂,是见证文明成就的史册,是培育创新能力的典章,同时,文化遗产也是维系族群情感的纽带,传播文化影响的桥梁,是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在我国经济和文化日益进步的背景下,在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党和政府将文化自信和中华文明话语体系建设提升到国家安全与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新时代的使命,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文化遗产及其所处现实条件的双重复杂性,也使相关从业者在历史性机遇面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文化遗产自身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绵长的时间和丰富的类型上,从物质文物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保存于地下的古遗址、古墓葬,到广泛分布于城乡的石窟寺、古建筑、名城名镇名村、近现代史迹和革命文物,再到博物馆、图书馆中收藏的数量庞大、类型各异的古籍文献、青铜器、书画、陶瓷、丝织品等等可移动文物,可谓从古到今,从有形到无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文化遗产广泛的存在性,使其与现实社会紧密关联,休戚与共,因此,文化遗产能否安全、能否得到充分的研究与阐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一时一地的政策、文化、经济乃至军事的走向变化,都会影响此时此地文化遗产的处境。

如何做好文化遗产的各项工作,如何营造有利于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就是要“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1.加强基础研究:基于文化遗产的复杂性,研究是做好文化遗产相关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需具有全面性、前置性、先进性和综合性。“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2.注重文明阐释:加强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和传播,形成中华文明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为人类文明做出应有贡献,“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3.创新赋能当代:在价值研究和阐释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赋予文化遗产现代生命力,使文化遗产赋能当代社会发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总之,我国新时代的文化遗产工作,应做到“四全”,即:历史文化遗产的全要素保护、全视角研究、全社会参与和全价值转化。在“四全”的基础上,坚守保护是底线,研究是基石,弘扬是使命的初心,我们就能使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承与彰显,“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徐怡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要教学科研方向为建筑考古学、中国建筑史、文化遗产保护。曾获第八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第八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2006)、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2019)、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2009、2018),中国考古学会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金尊奖(2016)、澳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012)。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文物局指南针专项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宋六陵遗址、太子城遗址等重要考古遗址建筑考古复原研究课题二十余项。发表论著六十余篇部。

(本文经作者授权,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