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鞭牛祈福 寒冬已尽暖春可期|万物有时·物候志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立春· 鞭牛祈福 寒冬已尽暖春可期|万物有时·物候志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海报制作 刘雨曦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又到一年立春之时,回到二十四节气的始点,你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万物的萌动,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然在挥手告别了。

根据古代天干地支的观念,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在古人看来,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同时在传统文化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于是人们格外重视立春这一节气,也会举行许多与立春有关的民俗活动,来迎接立春节气的到来。

“在以前的立春之日,从皇家到民间,都要举行祭祖、祈岁纳福、驱邪禳灾、除旧布新等一系列的岁节庆典活动。”在民俗专家刘孝昌的描述中,昔日立春时的热闹又隆重的场景似乎又浮现在了眼前。而在此时,蛰伏的虫类,以及河中的游鱼,都在感知着季节的变化。

成都双流黄水镇立春前后举办“打春牛”

01

蜇虫始振 涌动春意在自然界中酝酿

“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描述,立春是春季的开始。立春到来时,虽有些地区仍然寒意料峭。可立春的来临,即标志时序进入春季,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

自古以来,人们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又有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而在立春,“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从中可以看到涌动的春意,已经在自然界中酝酿待发了。

在古人的描述中,最先感受到大地解冻的,是蛰伏的虫类。在立春后的第二个五日,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开始有了活动的迹象。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远远望去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古人通过观察物候,把立春分为了三候。立春三候还有相对应的花信,分别是迎春花、樱桃花与望春花,这些花朵将在立春之日后,先后绽放。”刘孝昌说到,立春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万物复苏,此时成都的气温已经在逐渐上升,日照也在慢慢增多。

春牛图

02

立春说牛 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在物候所展示的自然现象之外,倘若要找出立春时节最标志性的动物,恐怕还得是“牛”这一勤劳的农耕伙伴了。要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其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其中包含的特殊的意义不言而喻。于是,在传统的迎春习俗中,要举行开耕仪式,鞭打春牛,以祈祷风调雨顺,来年稻谷丰收。

“牛是中国农耕时代的吉祥物,不管是南方北方,耕作离不开牛。”刘孝昌说到,古时在立春之前,官府会早早地筹办迎春诸事,先请匠人用桑木做成牛的骨架,冬至前后把先做好的牛骨架敷几层草纸,草纸外面用黄泥塑成牛身、牛头和牛尾,这土牛就被称为“春牛”。

“按照古礼旧制的规定,制作的春牛要高4尺、长8尺,还要在身上画出四时八节、三百六十五天、十二个时辰的图案,涂上红白青黄不同的颜色。还有牛尾巴,应是1尺2寸的长度。尾巴摆放的方向也很有讲究,古人认为其决定着未来风雨的所示方向。”

刘孝昌描述到,旧时在司仪执事的主持下,知县率春官下属及乡绅人等,先围绕春牛一周,再由知县或春官执春鞭,猛抽春牛,边打边高声唱:“一打春牛头,国泰民安;二打春牛腰,风顺雨顺;三打春牛尾,五谷丰登。”举鞭把泥塑的春牛打碎,这时祭祀活动到了高潮,成百上千的民众一哄而上,去争抢打碎的牛泥巴,这些泥巴也被视为吉祥之物。

立春已至,万物复苏。细心留意,说不定能察觉到虫类在土地之下的翻动,感受到自然之中生物的苏醒。所以,在微风之中,准备迎接好快要到来的春天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