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真伪难辨《李陵答苏武书》 只因太感人入选《古文观止》


来源:广州日报

李陵曾经意图劝降苏武,被苏武拒绝,李陵为此惭愧不已,无复多言。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忽然又冒出一封《李陵答苏武书》,理由是原来的话没讲清楚,因此等苏武归国之后,又写信表白心迹,“前书仓促,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这封信的可信度有多大?

资料图:李陵和苏武

原标题:《李陵答苏武书》中成功的氛围渲染

李陵以孤军五千犯匈奴绝境,而且是步兵,居然能够长驱直入,杀伤敌人数倍于己,乃至于惊动单于,带兵十万精锐来围剿,在“弹尽粮绝”的困境下,李陵的孤军还能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单于都已经打算撤兵而去,可惜叛徒泄露军事机密,单于重新部署兵力回击,李陵山穷水尽,无奈投降。此举尽管可能是李陵想要暂时忍辱,以待日后报效汉廷,可惜汉武帝未能理会他的战略意图,导致良机大失,李陵最后只能忍着骂名,在北方的大漠郁闷过余生。

李陵曾经意图劝降苏武,被苏武拒绝,李陵为此惭愧不已,无复多言。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忽然又冒出一封《李陵答苏武书》,理由是原来的话没讲清楚,因此等苏武归国之后,又写信表白心迹,“前书仓促,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这封信的可信度有多大?从史实而言,苏武归国后,尤其是他的好友霍光辅政之后,环境变得有利于李陵,因为霍光跟李陵关系也不错,因此霍光表示愿意欢迎李陵回汉朝,然而李陵表示不愿再受辱,这就是李陵的答复,至于这一封声情并茂、声泪俱下的长信,据专家的意见,可能是伪造的。

然而,从文学的角度而言,假托历史人物为作者的作品,固然其真实性不靠谱,但其情感的真实性是靠谱的,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在于能否感人,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李陵答苏武书》是真实的。

李陵作为一个投身异域的降将,那种耻辱感、悲怆感和对故国的思念,在文章里展现得很真实,“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这段文字的真实性,未必源于李陵本人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而在于这些见闻和感受,对于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人而言,都是真实的。听到牧马的悲鸣,见到塞外的衰草,李陵会伤感,我们也会伤感,这些伤感未必是李陵本人发出来的,但这些伤感是实实在在的。

其次,对于内心世界的刻画。李陵作为一代名将,偏偏又是名将李广的儿子,却成为一名降将,其含辱忍垢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这种彷徨纠结的心境,文章里刻画得很细腻,“身出礼仪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从中原文明区域进入游牧文化区域,那种惶恐和孤独跃然纸上,与周边环境的不相容,与周边人物不能沟通,也写得丝丝入扣,“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文化的隔膜,地域的差异,乃至文化娱乐活动的不相容,种种细节,塑造了一个孤独悲伤的李陵。汉朝和匈奴当时的环境,不可能真实再现了,但李陵的感情还可以再现,因为古今人同此心,古今人同此情,一个人背负着历史的屈辱,陷落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其感情反应都是常人可以想象和合理推测的。

《李陵答苏武书》的真实性遭到苏轼的怀疑,他认为是南朝时期的人写的,但《古文观止》的编纂者不服气,说这样慷慨悲凉的文章,不是李陵这样有切身体会的人,是写不出来的,“除子卿(李陵)自己,更无余人可以代作”,这也说明这篇写得太成功,让人不忍心承认他是委托的。当然,这还是一个尚在争论的学术问题。

[责任编辑:丁梦钰]

标签:李陵 答苏武书 真假 国学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