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石刻》除了艺术本身,还有李世民的深厚情感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昭陵六骏石刻》除了艺术本身,还有李世民的深厚情感

◆ ◆ ◆ ◆ ◆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珍藏着国宝《昭陵六骏石刻》,这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造型准确,线条流畅,是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它们并不是来自于艺术的臆造,而是来自于曾伴随李世民经历的统一大唐的六大关键战役,并立下赫赫战功的六匹战马。

这六骏是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立于唐太宗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是李世民生前最心爱的坐骑,出自唐著名石刻家阎立德、唐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它们的名字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和“飒露紫”。

隋朝末年,豪杰辈出,有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李密、薛举、杜伏威、李渊等等。他们在这一时期全国性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候,各成反王割据一方,最终,李唐势力在这些势力中脱颖而出。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死,五月,李渊废掉傀儡隋恭帝,正式登上皇帝之位,建国号为唐,年号武德。

唐高祖李渊

唐朝建立初期,根基未稳,而周边的几支强大割据势力对初唐政权是虎视眈眈的:有西北的“西秦霸王”薛举、薛仁杲父子,占有陇西之地,号称有30万大军,向东推进,欲取关中;东面有王世充建立的郑政权、李密领导的瓦岗军,他们占据中原洛阳一带,不断交战;河北有窦建德领导的人马占据,建立了夏政权;北面有依附突厥势力的刘武周,不断向南推进,欲占唐“老巢”太原;另外还有梁师都建立的梁政权,占据北面朔方、延安等郡。南方则有杜伏威军占据江淮一带。

面对如此多的强劲对手,要平定天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唐高祖李渊便制定了先西北,再中原,后江南的统一策略,其中首先要讨伐的就是盘踞在陇西的薛举父子。

“白蹄乌”

李世民平薛仁杲时所乘

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举、薛仁杲父子起兵,占据陇西之地;七月,薛举在兰州称帝,立薛仁杲为太子;十二月,薛举派薛仁杲进犯扶风郡(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兼并了唐弼的10万大军,军势得以壮大,拥兵人数已达到了30万。但就在薛举筹划着进攻长安,将出兵时,却突然生病,不久就去世了,其子薛仁杲继立。而薛仁杲这位太子又和大多数的将领不和,继位后,众人心里疑忌不安,薛氏的势力也逐渐衰落。

唐太宗李世民

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李渊派李世民出兵高墌,薛仁杲派宗罗睺领兵抵御。宗罗睺几次挑战,李世民却坚守营垒不出战,双方僵持长达两个月之久,直到薛仁杲的粮草用尽,秦军内部也开始出现分歧,此时,李世民看准战机,以少量兵力正面牵制诱敌,自己则亲率主力冲进敌阵,使薛军阵容大乱、狼狈溃退。李世民又身先士卒、乘胜追击,催动“白蹄乌”,一夜狂奔200多里,追的薛仁杲无处躲无处藏,只好投降,“白蹄乌”也因力竭而死了。

经过这场战争,唐军削平了西北的几个豪强割据势力,不仅稳定了后方,增强了自身实力,还更有助于将重心放到中原之地的争夺中。而立下显赫战功的“白蹄乌”,唐太宗题赞:“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白蹄乌,昭陵六骏之一,是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

“特勒骠”

李世民平宋金刚时所乘

公元619年十月,长安突然传来消息,李渊起兵的山西太原地区,竟然被北方的刘武周攻陷了。

刘武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大业十三年(617年)乘乱聚众而起,杀死了马邑太守王仁恭,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隋朝的雁门守将陈孝义率兵讨伐刘武周,但刘武周有突厥的增援,终被击败。接着刘武周又攻破娄烦,进据汾阳后,自称皇帝,定年号为天兴。

公元619年十一月,李渊派李世民率军过黄河讨伐刘武周。当李世民渡过黄河之后,刘武周也派麾下大将宋金刚前来,率军与李世民对峙,柏壁之战爆发。

在柏壁之战中,李世民凭借身后关中的粮草支撑,再次使出了对耗粮草的计策和宋金刚对峙。双方整整对峙了五个月的时间,期间刘武周曾主动率兵进攻其他地区的唐军,希望能打开突破口,但都无功而返,反倒是让唐军截断了宋金刚的粮道。

五个月之后,公元620年四月十四日,宋金刚终于耗光了所有的粮草,不得不率领主力军队撤退,李世民率军追击,亲自骑着“特勒骠”,曾三日未离鞍、二日未用饭、一昼夜连续疾驰200里,最终在雀鼠谷附近,追上了宋金刚的主力军队,与敌军大小仗数十场、硬仗八场,将刘武周军几乎歼灭殆尽。

“特勒骠”是突厥族的官职名称,可能是突厥族某特勒所赠。

在浮雕作品中,“特勒骠”作徐步行进状,双耳竖起,目光有神。唐太宗题赞:“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飒露紫”“什伐赤“

李世民平王世充、窦建德时所乘

歼灭了刘武周军之后,山西再次回到了唐朝的势力范围,下一步就要准备进攻东都洛阳。

隋炀帝死后,东都洛阳还在隋朝的东都留守杨侗(炀帝的孙子)和大臣王世充手里。王世充把杨侗立为皇帝,继续打着隋朝的旗号,对抗起义军。

同时,东都周围也是瓦岗起义军活动的地区,李密把瓦岗军发展得很好,多次打败隋军。但李密因骄傲自满,不体恤将士,使得瓦岗军将士心寒,又因刚刚打败宇文化,元气大伤。王世充此时看准了李密的衰弱,与李密交战,大败瓦岗军,李密被迫出逃,率残部去长安投靠了李渊。王世充赶跑李密后,废了杨侗,自立为帝,国号为郑。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渊下诏,命秦王李世民向洛阳发起了进军,征讨王世充。

在李世民的指挥下,唐军分兵五路,从四面八方围攻王世充镇守的洛阳,切断了洛阳的粮草来源,洛阳城成了一座孤城。危难之时,王世充连忙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发兵救援,“虎牢关之战”爆发。

李世民听闻窦建德来援,一方面留下绝大多数的主力军队,将王世充围困在洛阳城内;另一方面,自己则亲自率领3500百名玄甲军,亲自赶赴虎牢关,阻击窦建德的十万大军。结果,窦建德的十万大军被挡住了,窦建德被生擒。同时李世民还最终逼王世充投降,真是一战胜双雄。

交战中,李世民骑着“飒露紫”率护卫冲入敌阵,由于速度太快,与护卫骑兵逐渐失散,仅有骁勇善骑射的侍臣猛将丘行恭和寥寥数人跟从。当时的“飒露紫”还前胸中箭,危急关头,丘行恭将自己的坐骑让给李世民骑乘,自己则下马给“飒露紫”拨箭,又执刀徒步斩数人,最后成功杀出重围。最后,“飒露紫”已身中数箭,和李世民退回大营后,李世民安然无恙,而它却因伤势太重死去了。

在《昭陵六骏图》中,李世民表彰丘行恭冒死救驾之功,特许丘行恭入画,为飒露紫拔箭,也成为“六骏”中唯一带有人物的一幅。

飒露紫,色紫燕。唐太宗题赞:“气詟三川,威凌八阵。紫燕超跃,骨腾神骏”。

另外,交战中李世民所乘的“什伐赤”,臀后共被追兵射中五箭,前中四箭,背中一箭,可见速度非常快。

什伐赤:纯赤色,唐太宗题赞:“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经过这些交战,唐军统一了中国北方,天下群雄,再无力和唐军抗衡,而李世民的智谋、勇猛、耐力和果断等才能发挥到了极致,李世民也因此被册封为“天策上将”。

“什伐”是波斯语“马”的音译,这匹来自波斯的赤色马。

“青骓”

李世民平窦建德时所乘

窦建德带领下的农民军是山东地区势力中最强的。大业十三年(617年)正月,已经拥兵十余万的窦建德,正式举行典礼,自称长乐王。从这时开始,窦建德率领的农民军,正式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

唐武德三年(公元621年)五月,窦建德率领的十万大夏军和李世民的唐军在虎牢关(今荥阳西北)展开了一场决定中原归属的大会战。当时,唐军扼守虎牢关,占据有利地形,趁敌方列阵已久,饥饿疲倦之机,下令全面反攻,李世民亲率“青骓”,突入敌阵,一举擒获窦建德。

青骓,苍白杂色。石刻中青骓作奔驰状,马身中了五箭,均在冲锋时被迎面射中,多射马身后部,足见骏马的勇猛和飞奔速度之快。唐太宗题赞:“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李世民曾亲率“青骓”,突入敌阵,一举擒获窦建德。

“拳毛騧”

李世民平刘黑闼时所乘坐骑

在唐高祖李渊登基第五年,相继消灭西秦薛举,北方刘武周,河南王世充,河北窦建德之后,令他没有防备的是,窦建德死后,河北旧部势力又死灰复燃。窦建德的手下猛将刘黑闼,在窦建德死后占据夏国旧州县,勾结突厥人,自称汉东王,定都洺州,并率领自己的部队反抗李渊所建立的唐朝政权。

刘黑闼是一个懂谋略的军事家。李渊先后调遣淮安王李神通、幽州总管罗艺和黎州总管李世绩前去平反,但都被击败,最后,只好再次派遣刚封“天策上将”的李世民去攻打刘黑闼。

公元622年,李世民乘“拳毛騧”率唐军与刘黑闼在今河北曲周一带作战,史称洺水之战。李世民亲自带领精锐骑兵冲击刘黑闼两万多的渡河大军,两军厮杀一整天。黄昏时分,刘黑闼率先遁逃,其余士兵仍在耗战。突然间,上游士兵掘开堤坝,刘黑闼大军淹死一千多人。唐军趁机掩杀,夺得胜利。

“拳毛騧”是李世民武德四年十二月至次年三月平定河北,与刘黑闼在洺水作战时所乘战马。

“拳毛騧”前中6箭,背中3箭,表明战斗之激烈。唐太宗题赞:“月精按辔,天马横空,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至此,唐王朝统一大业完成。

在古代战场上,古人对于陪伴出征的战马是有深厚情感的。李世民登基后,这六匹战马让他时常想起驰骋战场、跨马征战的时刻,于是在为自己修建陵园时,于贞观十年(636年)下诏,“朕所乘戎马,济朕于难者,刊名镌为真形,置之左右”,即著名的“昭陵六骏”浮雕石刻,镶嵌在昭陵北阙,同时亲题赞辞,记载马名、肤色、乘用时间、所负箭疮和气格秉赋,以示六马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和对它们的深切怀念。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昭陵六骏图》是金国画家赵霖依据“昭陵六骏石刻“再创作的一幅长卷。画中马匹的形体动态几乎全忠于原作,笔致劲健,敷色淳厚,战马骑驰骋疆场的雄姿也刻画得十分生动。全卷分六段,每段画一马,旁有金代书画家赵秉文书赞,后有赵氏一跋。

现在,当你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细细观察这六块骏马青石浮雕时会发现,有两块是保存非常完好的,那是因为这两块,也就是“飒露紫”和“拳毛騧”,是1961年4月石刻工艺师谢大德依照照片和拓片复制的。而原本的“飒露紫”和“拳毛騧”,于1918年被盗卖到美国,现在收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飒露紫”和“拳毛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