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岱《陶庵梦忆》铺陈晚明江南城市绚烂长卷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从张岱《陶庵梦忆》铺陈晚明江南城市绚烂长卷

“江南地区的文化景观,如建筑、杭州西湖等,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和美学价值,江南城市不仅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且其文化传统至今仍然影响着当代社会。 ”昨天,新一期“水花雅集”青年学术沙龙举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明代文学史专家夏咸淳围绕张岱与《陶庵梦忆》,深度探讨这部晚明江南城市绚烂长卷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从叙事重心入手,夏咸淳讲述了《陶庵梦忆》如何描绘江南城市的繁华景象,阐释了晚明江南城市特别是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的居民生活美学。他从明代至清代文化的传承和转型,以及不同时期的人文思潮,强调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在《陶庵梦忆》艺术成就部分,他强调了张岱在创作过程中的独特视角和精湛技艺。“张岱的作品粒米大千,每处细节都展现出了艺术家的深厚功力和生活情感,而其在苦功锤炼中创作出的作品,更为晚明文学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

谈及张岱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时,夏咸淳认为张岱不仅身世显赫,还拥有多才多艺的禀赋,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更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文化遗产。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晗以“从传统到现代:江南文化的流变与当代价值”主题,与主讲嘉宾展开对谈。吴晗从多个层面深入解读“江南”这一概念,剖析了江南文化的发展特质;并通过对江南城市规模、建设、经济与文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经典文学作品和研究成果为例,探讨江南城市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任哨奇主持。 豫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东方生活美学研究院院长胡俊杰谈到,沙龙主题与豫园文化理念高度契合,“作为明代东方生活美学先驱,张岱《陶庵梦忆》承载了丰富东方文化内涵,与豫园所倡导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发展融合理念息息相关。”他提到,豫园灯会活动将作为载体,积极推动上海文化“走出去”,提升海派文化影响力,期待与文学所合作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崇选研究员指出,自明清以来,江南城市群作为中国城市发展阶段性高峰,其文化之发展与勃兴具有重要影响力,《陶庵梦忆》是江南文化代表性作品,彰显了雅俗共赏的东方美学,对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将为当下城市文化和江南文化发展带来诸多启示借鉴,“希望活动及后续研究深入推进对相关议题有所助益,期待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成就。”

互动讨论环节,文学所科研人员就张岱的文学作品风格,晚明文人的乐观精神、晚明与清初文人及其作品的区别等议题与夏咸淳展开交流。

据悉,讲座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青年学术交流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古代文学与文化工作室、红色资源创新利用研究工作室承办。

作者:许旸

文:许旸图:主办方编辑:王彦责任编辑:李婷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