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法海寺壁画的二十诸天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解读】法海寺壁画的二十诸天

编者按:本文内容节选自金維諾先生的 《北京法海寺壁畫》,原文为“帝释梵天礼佛图”。

小贴士:

二十诸天:

据南宋行霆所撰‘诸天传’记载,天台宗之伽蓝自古奉列十六天像,后增日、月、娑竭罗龙王、阎摩罗王四天,总为二十天。即:(一)梵天王,统领梵众,主大千世界。(二)帝释天主,居须弥山顶,即忉利天主。(三)毗沙门天王,即多闻天,为北方天王。(四)提头赖吒天王,即持国天,为东方天王。(五)毗留勒叉天王,即增长天,为南方天王。(六)毗留博叉天王,即广目天,为西方天王。(七)金刚密迹天,此天手执金刚宝杵,识达如来一切秘密事迹。(八)摩醯首罗天,为三界尊极之主。(九)散脂大将,乃鬼子母之次子,能护持正法,消灭诸恶。(十)大辩天,具无碍辩,护世利生,流通佛法。(十一)功德天,能令众生福德成就,常居金幢最胜园。(十二)韦驮天将军,南方天王八将之一臣,外护佛法,统护三洲。(十三)坚固地神,主大地之神。(十四)菩提树神,守护如来成道处之菩提树。(十五)鬼子母天,为一切鬼之母,与人子息。(十六)摩利支天,常行于日月之前,救护兵戈等难。(十七)日宫天子,此天除冥破暗,成熟万物。 (十八)月宫天子,此天夜发光明,功次于日。(十九)娑竭罗,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之第七龙王,为大权菩萨。(廿)阎摩罗王,为地狱之主。

法海寺壁畫


(四)帝釋梵天禮佛護法圖

帝釋梵天圖位於大殿內後牆壁兩側,共兩鋪,高3.2米,長14米,面積44.8平方米。壁畫主要內容是以帝釋梵天為首的二十諸天禮佛護法的行進隊伍,故全稱為帝釋梵天禮護法圖。繪二十諸天及侍從共36人物,每一人物高1.2米——1.6米。諸路天神鬼眾浩浩蕩蕩,敬佛護法,各顯其能。氣勢森嚴,排列有序,三五不一,相互呼應。紛至遝來,令人目不暇接。

佛教壁畫中表現帝釋梵天的作品,在南朝梁代(400——450年)已見描繪,到唐、五代就廣為流行,不少著名的畫家都表現過這一題材。在唐兩京、成都等地寺院就畫過不少釋梵天眾圖像。這些作品的內容不盡相同,技藝亦各異。諸天不僅為護法神,也被視為是方便導化眾生的佛的化身。宋元以後,特別是明清,寺院的壁畫中帝釋梵天圖極為流行。同時由於後期佛道摻雜,佛教圖像中有了不少道教的神像,如道教中的紫微大帝、東嶽大帝、雷神、風神等,也進入佛教圖像行列,變為二十四天、三十三天等。法海寺壁畫帝釋梵天圖基本上是按唐代的內容畫出來的,二十諸天中沒有道教神像,而且構圖佈局和形象處理與早期有著更多的傳承關係。要看唐宋時代佛教一脈相承的“帝釋梵天圖”的形象,只能在法海寺壁畫中看到。

法海寺壁畫完全保留了原來的密宗體系,具有唐代傳統的模式,但法海寺壁畫中人物形象又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徵。“一圖說破天下事,諸般神靈眼內觀”。帝釋梵天圖是我們瞭解佛教文化的一個窗口。

帝釋梵天圖(北牆東側)

帝釋梵天圖,北牆東側從西往東諸天排列順序是:大梵天、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大自在天、功德天、日天、摩利支天、堅牢地神、韋馱天、娑羯羅龍王。

大梵天

在印度神話中,大梵天梵文名摩訶婆羅賀縻,意為清淨、離欲,與濕婆、毗濕奴合稱三大主神,他主創造,同時又是毀滅神。他從“金胎”中產生出來,把蛋殼分為兩半,創造成天和地。梵天創世說也很有趣,他的妻子是文藝女神,或稱智慧之神,是從他的左手大拇指上生出來的,還傳說梵天的前額、乳房、背部等都能生出兒子,能創造宇宙萬物。由於梵天本來有崇高的地位,佛教產生後,就利用他又創造出不少新的佛教神話。佛經上說,釋尊從兜率天下生時,大梵天王是最親近的侍者,手執白佛在前面作引導。釋尊成道後,大梵天奉獻自已的宮殿,請佛尊在殿上轉法輪說法。大梵天入佛門之後,被吸收為護法神,成為釋迦牟尼佛祖的右脅侍,位居諸天之首。

大梵天的形象,有一面雙臂、三面雙臂、四面四臂多種,每面只眼,生有四臂,右手一持蓮花、一持拂塵、念珠,左手一持水瓶,一手作淨者吉祥印。佛教傳入中國,在各寺廟裏的梵天形象,漢化為中年帝王像,完全失去了原來模樣。法海寺壁畫中大梵天為帝天像,頭戴通天冠,身著袞服,袞服上有十二章紋,日月星辰粉米黼黻等紋飾,清晰可辮。梵天左、右、後面各有一侍女,左侍女雙手托一花瓶,瓶內插紅色珊瑚,右侍女雙手托一圓盤,盤內盛著蓮子,後侍女持幡。整幅畫面,顯示了帝王的至高到至尊。

東方持國天王

佛教吸收利用古印度的天文地理知識和神話,運用誇張的手法,提出佛教的宇宙構論,把世界分為佛國世界和世俗世界,並把世俗世界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三界。欲界中又分為六類。六類中人是第五類,“天”是第六類。“天”有六重天,諸天神中四大天王居住在六重天的最低層,最接近於人類。

佛教還說,世界的中心是須彌山,須彌山的山腰有個犍陀羅山,犍陀羅山有四個山峰分佈在東西南北四方,四大天王及其部屬、眷屬各占一山峰,稱“護世四大天王”。山峰周圍是七香海和七金山,七金山外有鹹海,鹹海之中有大洲、中洲和小洲。四大天王率領各自的91子和八位大將,守護著所屬地域的生靈河山。

東方持國天王,音譯是提多羅吒,意譯“持國”,是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的意思。印度傳說持國天王原是帝釋天的主東神。佛教創立後,吸收他為護法神,居須彌山東方黃金埵,率領香神和顛狂鬼諸神將,保護弗提婆洲(東勝身洲)人眾。他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門。一說持國天王有聽覺之毒,凡被他聽到聲音的發音者就要受到傷害。因而,他總是不停地彈撥琵琶,使音樂悅耳,以免聽到別的聲音而傷害人民。

法海寺壁畫中持國天王,披甲戴盔,手持琵琶,綠色顏面,橫眉怒目,威風凜凜。

南方增長天王

南方增長天王為四大天王之一,音譯為毗琉馱迦,“增長”的意思是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他居於須彌山南方琉璃埵,率領雍形鬼、餓鬼等神將,保護閻浮提洲(又稱南瞻部洲)人眾。他手持寶劍,表明要斬除煩惱邪絲,只有剷除邪惡,方能增長善根。一說,增長天王具有靈敏的觸覺,萬物沾身即將傷害,因而他手持寶劍,即職防近身之際物,以免傷害人畜。

法海寺壁畫中增長天王,青藍色顏面,披甲戴盔,胸鎧上描繪著三團龍頭,右手持劍,左手下垂翹掌,瞠目斜視,武將風度十足。

大自在天

創造神梵天、保護神毗濕奴、毀滅神濕婆合稱為印度神話中的三大主神。大自在天,音譯在天,音譯為“摩醯首羅天”,為三千大世界之主、在三千世界中得到大自在,即神話中的濕婆神。傳說濕婆主管毀滅,又是苦行者的舞蹈神,他兇猛異常,被稱作天國野豬。有五頭、四手、三只眼,第三只眼條在額上,如果一睜,能噴出火焰燒毀一切,他曾燒赤三座城市,也曾將愛神化為灰燼。

“燒毀愛神”的傳說很有意思。傳說大梵天要諸天請濕婆和雪山神女結婚生子降妖,可這時濕婆正修苦行。諸天商議,派愛神去挑逗濕婆。當愛神正要使用花箭射向濕婆,濕婆知道有變,於是睜開了第三只眼,一道神光把愛神燒成灰燼。從此,愛神被稱為“無形”,只存在人們心裏,而無具體形象。

為什麼“濕婆的脖子呈青黑色”也有一段故事。傳說諸天神和惡神共同攪乳海時,曾攪出一團可以毀滅世界的劇毒,下在危急時刻,濕婆趕來,一口把巨毒吞下去,拯救了世界,而他的脖子卻被巨毒燒成青黑色。

佛教創立後,把他吸收護法天神,稱他為大自在天,是護世八方和十二天之一,守護東北方。

大自在天的形象有多種,在佛教傳入中國,經過漢化,大自在天多為菩薩相。法海寺壁畫中大自在天,顏面慈祥,身著菩薩服飾,三目八臂,腳踩綠色蓮花。雙手合十,左上手持佛,次手持距尺,右上手持金剛鈴,次手持杵。大自在天原是身不著衣、只在下部圍一獸皮的威猛天神,而壁畫美化了這一歌頌對象,使善像更為女性化,把威猛寓於端麗之中,給人們一種優美的真實感。

功德天

功德天,梵文音譯“摩訶室利,摩訶”音譯為“大”,“室利”意譯為“功德、吉祥”。所以功德天也叫吉祥天。原為婆羅門教中命運、財富、美麗女神,是毗濕奴的妻子。

功德天的來歷有個傳說。一說“吠陀”時代,天神和惡神共同攪動乳海,以便取得可以長生不老的甘露。攪乳海的結果,先後出來十件寶物,其中有一美女,坐於蓮花上出世,這就是吉祥天女。

天女後被佛教吸收為護法神,說她是財神毗沙門天王(即多聞天王)的後妃(一說她是毗沙門天王的妹妹),住在毗沙門天王城附近妙花福光園內。她專司福德,故稱功德天。她能給眾生以快樂和財富,不管是七寶、衣服、飲食,還是其他物品,要什麼有什麼給什麼。功德天的形象,佛經上說她容顏端莊,兩臂有各種瓔珞環釧,坐於蓮花臺上,一說坐騎是金翅鳥和獵頭鷹。

法海寺壁畫中功德城像,作後妃相。眉目修長,神情寧靜,鳳衣寶冠,端莊富麗,右手施無畏印,手相自然真實秀麗。左手持如意珠,放出五色彩雲,雲上托出白象,象鼻絞出瑪瑙寶瓶,瓶中傾出種種寶物,“天女施功德,寶物現吉祥。”

功德天右側一老年咒師,頭紮白帶,兩眸下翻,身著黃袍,胡人裝束。右手持長柄蓮花香爐,左手空拳在胸口,焚香禮拜,默頌咒語,祈求吉祥快樂。畫家描繪人物,咒師和功德天並列兩種形象,一粗壯一秀麗,一怪一美,一安祥自如誦念不止,相互反襯,淋漓盡致,刻畫出了人物的心理狀態,使壁畫中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更加活靈活現。功德天左側一侍女,手持如意寶鏡。

日天

日天又稱日宮天子,原為印度神話中的太陽神,說烏霞(黎明女神)是他的妻子。他乘金色馬車巡行天庭驅除黑暗,賜福於人類。

佛教產生後,吸收日天為護法天神,佛經上說他是觀世音的化身,主管乾坤之運轉。日天的形象是赤紅臉膛,手持蓮花,乘四駕馬車。漢化後,日天常作中年帝王像,手持紅蓮,冠上有一目輪,日輪中繪有烏鴉。

法海寺壁畫中日天仍為中年帝王像,頭戴通天冠,身著帝王服,袖肩有雲龍,垂帶上繡有十二章紋。通天冠上有日輪,但日輪中沒有烏鴉,雙手持玉圭面不持紅蓮,在壁畫中突出了帝王的威嚴形象,沒有拘泥於原有模式。

摩利支天

摩利支天是梵文音譯,亦稱“摩利支提婆”,意譯為“光”或“陽光”、“陽焰”,為印度神話中的光明女神。

傳說摩利支天神通廣大,她會“隱身法”。她出現在太陽之前,太陽看不見她,好能看見太陽。沒有人能見到她,沒有人能知道她。對她無人能害,無人能欺誑,無人能縛,無人能債其財物,無人能罰。火不能燒毀她,水不能漂走她。佛經上說,眾生如果念誦“摩利支天陀羅尼”,能令眾生在道路上也能隱身,不在道路上也能隱身,還能在人群中隱身。佛經上還說如果有人供奉摩利支天,隨身攜帶摩利支天像,就可以避難消災。佛教把燦爛而神密的太陽光芒人格化了,把摩利支天刻畫得非常迷人,充分表現了人們避惡從善的美好願望。摩利支天的形象,一般寺院中為天女模樣,手持蓮花,乘金豬車,站立或跪坐於車上,身邊圍繞一群野豬。也有的繪作坐金色豬身之上,複有群豬圍繞。

法海寺壁畫中摩利支天像為三面八臂,面有三目,菩薩身。菩薩服飾一應俱全。八臂中左上手捏針,右上手捏線,左次手持弓,右次手持箭,兩手合十,右下手持無憂樹枝,身後腳邊站一金色野豬。三面中,正面善相,左面是黑色豬容,出獠牙,伸舌頭,皺眉,作大醜惡相,令人恐怖,對惡人要以牙還牙,不能善相。右面作童女相,如秋月圓滿,菩薩面目,各有所用。

多頭多臂給人們視覺上的感受,似乎是摩利支天在舞蹈時,頭臂晃動時產生的效應,既是優美的,又具有真實感。

堅牢地神

堅牢地神又名“地天”,梵文音譯為“比裏底毗”,原為婆羅門教中的地神,地神的職責是保護土地及地上一切植物,免受災害。堅牢地神的職責能和我國民間的“土地爺”、“後土娘娘”差不多。

佛教產生後,吸收堅牢地神為護法神。據說,魔王曾問釋迦牟尼:“汝功德誰為證明。”釋迦牟尼將右手直伸垂下,作無畏手印指地,表示這一切唯有大地作證。這時大地出現六種震動,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邊湧中沒,中湧邊沒。堅牢地神由地中湧出半身,唱言:“我是證明。”魔王見勢不妙。驚慌逃散,釋迦牟尼得道成佛。

佛教傳入中國直到唐代,堅牢地神形象,常以男天為代表,後來漢化為女神形象。法海寺壁畫中堅牢地神形象為女神像,右手持一穀穗,左手虛托於穀穗之下,象徵主管大地和一切植物的生長。

韋馱天

韋馱天,梵文音譯“私建陀提婆”,音譯為“陰天”,“私建陀提天”後寫作“韋陀天”。據說韋馱原為婆羅門教一位天神,他是古印度三大主神之一濕婆(即後來的大自在天)的兒子,是天兵天將的統帥。

佛經中有“韋馱天擒賊護佛”的故事。據說佛祖涅槃時,捷疾鬼盜取佛牙一對,當時被韋馱發現,急迫追回。捷疾鬼跑不過韋馱的“飛毛腿”,韋馱終於抓住盜賊,奪回佛牙。因韋馱擒賊有功,佛教吸收他為護法神,擔任保護釋迦墳墓、靈塔的任務。佛教中還有一位韋天將軍,姓名名琨,是南方增長天王下屬八大將之一,位居四天王部下三十二將之首,後來把韋馱與韋天將軍混淆了。

法海寺壁畫中韋馱像為中國青年武將形象,白麵丹唇,頭戴金盔,身披金甲,雙手合十,金剛杵橫於兩腕之上。

娑羯羅龍王

娑羯羅是梵音,意譯為“鹹海”,娑羯羅龍王即大鹹海中之龍王,原為印度神話中的雨神。古印度把龍王分為多類,娑羯羅龍王是其中之一,傳說他是一切蛇龍之主,勤於於興雲布雨。

佛經上說,娑羯羅龍王皈依佛教後,龍宮是供奉著佛法三寶,如佛舍利、佛經等,秘以佛吸收他為護法神。

法海寺壁畫中龍王呈帝王祖。身著袞服,肩繡雲龍,手捧綠圭,腳穿如意卷頭白底紅鞋。龍王身後有一魚精和長髮夜叉,暗寓這一形象與海水的聯繫。

魚精、夜叉屬龍王的部下,水族中的鬼怪。魚精形象是魚身人形,頭戴紅色花巾,腰圍彩色花裙,紅腰帶上拴一蛤蟆,鷹爪手舉紅珊瑚。夜叉形象是三點眉、鴨蛋眼,鷹爪手托白山石,石上有一紅寶珠。雖屬鬼怪,但刻畫得妙趣橫生。

帝釋梵天圖(北牆西側)


帝釋梵天圖,北牆西側從東往西諸天排列順序是:帝釋天、北方多聞天王、西方廣目天王、菩提樹神、辯才天、月天、鬼子母、散脂大將、密跡金剛、閻摩羅王。


帝釋天

帝釋天,梵文音譯“釋迦提桓”、“因陀羅”,原為印度神話中的最高天神,他的統治地位大體相當於我國民間諸神中的“老天爺”。傳說他統治一切,既是戰神,又是雷神。印度詩集《梨俱吠陀》,內有古詩1028首,其中讚揚帝釋天(因陀羅)的頌詩近250首。

佛教產生後,吸收他護法神。佛經上說釋尊下生時,他化現七寶金階,讓釋尊從忉利天一級一級地下來。下來時,帝釋天在釋尊的左前方,手執寶蓋,和右手前方的大梵天,一起侍候著釋尊。為釋尊引路。他還曾請諸佛在自已的宮殿裏多次講經說法。佛陀解除瘟疫時,他協助驅除惡鬼。佛陀涅槃時,他悲哀地念頌詩。他由最高天神改變為護法神,仍能盡職盡責,始終不渝地保護著佛祖、佛法和佛僧。

關於帝釋天的來歷,佛經上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說迦葉佛入滅後,有一個女人發心為他修建寶塔,並有三十三個人幫忙。後來,這三十三就同生於忉利天,成為三十三天。在三十三天中,那女人居中為首,化為帝釋天,這就是帝釋天的來歷。一說帝釋天在忉利天修建宮廷,並擁有三位夫人。

帝釋天的形象,也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吠陀”時代,他是手持金剛杵、騎著白象、投擲雷電的戰爭之神。佛教產生後,說他是女人變成的帝王。佛教傳入中國後,有的寺廟作少年帝王象,男人女相,有的作青年女後像並附有侍女三人。

法海寺壁畫中釋天鳳冠霞帔,雙手合十,象徵她既有帝王女後之尊,又有虔誠護法之心。三位侍女可能象徵在忉利天時的三位夫人。侍女中一位給帝釋天打方頂幡蓋,以示莊嚴神威。另一侍女,右手拈一牡丹盆,以不豔麗富貴。最有趣的是第三位侍女,雙手捧山石盆景,象徵忉利天之山顛,濃縮為盆景。為了表現帝釋天居於忉利天之巔為三十三之主,採用這種象徵性的手法,可見畫師對繪製內容的絕紗構思,女後、侍女,臉胖而俊,繼承了唐代女性風度。侍女情態自然,容顏姣好,玉指素臂,豐腴圓潤,服飾細膩,繪製技法真可謂巧奪天工。


北方多聞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是四大天王之一,梵文音譯“毗沙門天”,他常守護佛法,維護如來道場,因此常聽聞如來說法(梵文毗沙門即多聞這意),多聞比喻福德之名聞於四方。多聞原為婆羅門教的財神,世上一切財富的守護者,大體相當於我國民間諸神中的“財神爺”。多聞天王常左手托一蒙鼠,印度傳說鼠狼一類動物,口中能源源不斷吐出各色珠寶。佛教產生後吸收他為北方守護神,位於須彌山水晶埵,率領夜叉羅刹諸將,保護俱盧洲人眾,畫像一般為右手執摩尼珠,左手握鼠。

四大天王中,多聞天王在唐代極為顯著。傳說唐天寶元年(742年),安西城(現新疆庫車縣)被番兵圍困。唐明皇讓不空和尚請北方多聞天王神兵救援。於是多聞天王讓“金鼠”咬斷敵軍弓弦。結果,神兵擊退了番兵。唐玄宗聽這一“消息”,認為以此傳說可以標榜自己能夠得到“天神相助”。逐下令“敕諸道城樓置天王像”,“凡立城寨,必先立像”,天王廟、天王像,由此廣為流傳。

四在天王進一步漢化後,不僅服飾為中國式武將裝束,所持法物也賦予了中國寓意。法海寺壁畫中多聞天王像,身著七寶金剛莊嚴鎧甲,頭戴金翅寶冠,左手托供釋佛的寶搭,右手持形雨傘的幡幢。顏面金黃,雙目炯炯,眼珠一高一低,好像眼珠正在轉動。頗有指揮若定的大將風度。


西方廣目天王

廣目天王,四大天王之一,梵文音譯“毗留博叉”。他是由印充神話中狩獵之神演化而來,“廣目”意為能能清淨天眼觀察世界,護持人民。佛教吸收他為護法神,他居須彌山白銀埵,率領一切龍類及臭餓鬼諸將,保護西方矍耶尼洲(牛貨洲)人眾。

廣目天王形象有多種,法海寺壁畫中廣目天王為紅色顏面。怒目直視前方。虯須飛動,雄偉堅定。身披鎧甲,鎧甲中“掩膊”“胸甲”等部位,繪有雙獅獸頭。右手持蜃七寸“蜃諧音順。俗稱”紫金龍)。蜃身纏繞其小臂。左手捏一寶珠,舉至左胸。獸頭、蜃頭、兇猛可畏,白色寶珠,神奇莫測,襯托出廣目天王形象,顯得更加威武壯觀。


菩提樹神

菩提樹神,又稱”草藥樹林神”,原為印度神話中的是神。

菩提樹本名“畢缽羅樹”,又譯作道樹、成道樹、覺樹、思維樹,因釋迦牟尼在此樹下成道而得名。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在此樹下不吃不喝,冥思苦想,併發誓:如不成佛,決不起來。佛尊在樹下打坐七天七夜,遇到風雨,樹神就用枝葉做傘,為佛擋風遮雨。可見菩提樹神,在釋迦牟尼成佛之前,就守護著佛尊,是最早的護法神之一。

法海寺壁畫中菩提樹神像作後妃形象,手托綠葉黃花的菩提樹枝,身穿描金鳳衣,身後有一侍女為這舉幡。


辯才天

辯才天又名“大辯才天”、“大辯才功德天”,原為大梵天的眷屬,名“薩羅斯瓦提”,她聰明而有辯才,善於巧說法義,故名。她還能發出美音而歌詠,所以又叫“妙音天”、“美音天”、“妙天音樂”,為主智慧福德之天神。

有的佛經說辨才天是男天,有的佛經說辯才天是女天,還有的說她是閻羅王的姐姐,說法不一。佛經說她住在深山裏,“或在山岩深險處,或在坎窟及河道,或在大樹叢林”。她的形象是“目如廣修青蓮葉,”“常以八臂自莊嚴”。

法海寺壁畫中辯才天像,為菩薩相,兩目八臂,頭戴寶冠,身佩八飾。袒胸赤腳,紅裙繡有描金葵花。八臂中兩雙手合十,左上手食指頂一火輪,右上手持一寶刀,左次手持弓,右次手持箭,左下手持羂索,右下手持金斧。腿左側站一雄獅,腿右側站一金錢豹。腿後站一狐狸,他們都在恭聽辯才天美妙的歌聲,戀戀不捨,一步也不願意離開,“獅子虎狼恒圍繞,牛羊雞等亦相依”。

壁畫中對動物的刻畫,同樣具有專精的技藝,辯才天美音對野獸馴服的主題,野獸被辯才天美音馴服的神態,表現的惟妙惟肖,淋漓盡致。畫工精細,用金描繪,狐狸耳朵上的毛細血管兒,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月天

月天又稱“月宮天子”,或稱“寶吉祥”,梵文音譯“旃陀羅”、“戰達羅”。佛經上說他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是主司令患熱病者得救的護法神。

月天的形象原為男孩,佛經上說他是白色臉膛,手持一仗,仗上有半月形柄把,乘坐三鵝拉的車。佛經還說,他有妃子,妃子同樣白色臉膛,手持青蓮花。佛教漢化後,有的寺廟將月天改作女神或後妃像,冠上嵌滿月,月中常有兔形。

法海寺壁畫中月天像為青年後妃形象,頭戴鳳冠,冠上嵌有銀色滿月,而月中沒有兔形。身著白色後妃服,大袖袍衣繡有團鳳、牡丹圖案。團鳳或仰或俯,或升或降,變化多端,在繪製上採取多種用金技法,色彩絢麗,光彩奪目。


鬼子母

鬼子母又名喜歡母,梵文音譯“訶利帝母”。原為婆羅門教中的外道鬼女,專吃人間小孩,稱之為“母夜叉”。被佛法教化後,成為專司護持兒童的護法神。

鬼子母如何被教化為護法神?佛經上說,鬼子母生了五百個兒子,她天天還要吃王舍城裏別家的男女小孩。佛尊得知此事,規勸不從,逐以法力藏起她的一個兒子,鬼子母想念她的孩子,急的她又哭又鬧到處尋找。便求佛還給她。佛說:“你有五百個兒子,少一個就著急,你不想想,人家只有一兩個孩子,被你吃了,那又怎麼辦?”鬼子母幡然悔悟,皈依了佛門,並被吸收為護法神。

古印度寺廟對鬼子母奉祈很盛。佛教傳入中國後,鬼子母被列為二十諸天之一。

法海寺壁畫中的鬼子母像作貴婦人形象,右手持寶扇,上繪有大海浮雲,紅日白月。身著大袖圓領袍衣,腳穿雲頭鞋。左手輕撫畢哩孕伽頭頂。畢哩孕伽,又名“冰伽羅”,鬼子母的愛子,面目清純,紅綢束發,佩戴耳環、項圈,身著紅袍,腰系玉帶,雙手合十,腳穿白底鞋。

畫家塑造鬼子母和畢哩孕伽的形象,沒有拘泥於佛經上關於“刻像法”、“造像法”的模式,而是重在表現母子之愛,鬼子母慈愛的面部和安詳的手撫摸著孩子的頭頂,透露出真誠深愛的愛心。畢哩孕伽母親身旁,兒童的稚氣與對母親的依戀也增強了這一情意。孩子的天真,鬼子母的穩重,被畫家賦予了深刻的內在感情,純潔而真摯的母子情意激動人心。


散脂大將

散脂大將又名“散脂修摩”、“散脂伽”、“半支伽”,是梵文音譯。意譯為“密”(密神)、藥叉(夜叉)大將軍,原為印度教中的火神。佛教吸收他為護法神後,說他是北方多聞天王八部之一,管領二十八部眾、鬼帥神將,巡行世間,賞善懲惡。

關於散脂大將的來歷,有的經書說他是鬼子母的丈夫,有的經書說他是鬼子母的二兒子,說法不一。我國寺院中,常把散脂大將塑畫成武將形象。在民間,也有塑畫工匠常把散脂大將和密跡金剛作為一組形象塑造。

法海寺壁畫中散脂大將形象為武將像。遍體金色,頭戴紅纓寶圈,金面怒目側視,左手緊握龍頭月牙白斧,右手下按,翹掌分指,赤腳用力著地。激動的面部表情和堅實欲動的手足肌膚,充分顯示了散脂大將威風凜凜、鋒芒畢露的威武特徵。


密跡金剛

密跡金剛又稱“金剛力士”、“密跡力士”、“金剛力士”,梵音譯為“ 嚩日羅”、“伐折羅”。佛經上說,釋迦牟尼佛成佛後,常有五百執金剛的藥叉隨從侍衛,其主領即密跡金剛。

傳說密跡金剛原為法意太子,他曾發誓皈依佛後,要常親近佛尊,充任金剛力士,普聞一切諸佛秘要密跡之事。後來,果然成了五百金剛侍衛的首領。

法海寺壁畫中密跡金剛像為武將形象。遍體赤金,露袒其身,怒目閉口(有的佛經說密跡金剛的形象是怒目張口),手托金剛杵(降魔杵),赤著雙足,威楞勇健。畫家繼承了唐代吳道子的繪畫技巧,描繪密跡金剛的裸體肌肉,筆力勁怒,筆跡如鐵,曲鐵盤絲,滲透著強烈的立體感和運動感。


閻摩羅王

閻摩羅王是梵文譯音,也可稱“閻摩”、“閻羅”、俗稱“閻王爺”,意譯為“雙王”。據說他們是兄妹二人,兄治男事,妹治女事,都是管理地獄之王。閻摩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管理陰間之王,佛教產生後沿用其說,稱閻摩羅王為管理地獄魔王。中國民間所傳說的閻王即來源於此,據說他屬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層地獄。

法海寺壁畫中閻摩羅王形象為帝王像,濃眉巨眼虯髯,頭戴冕冠,前後有玉旒,身著袞服,肩上繡有日月星辰山雲,袖上繡有雲龍。與皇帝袞服不同之處,是袍袖上另繡一蹲著的狗和一板斧,可能是藉以顯示閻王的特徵。

印度古詩《梨俱吠陀》第十卷第十四首,專頌閻摩,詩中有二段:“閻摩啊!你的那兩只狗,一對護者,長了四只眼,看守道路,視察人間,王爺啊!請把這人交給他們,並請賜福給他,使他無災無病”。“長著大鼻子,貪求生命,威武有力,閻摩的兩只狗追隨著人們。願這兩位使我們得見旭日上升,今天在此處降福,再給我們生命”。從這兩段詩裏可看出,畫師在閻摩袍袖上繪製狗的形象,是具有特殊的含義,狗既是閻摩的護衛者,又是人們的賜福者。

閻王右側是牛頭。牛頭為地獄之鬼卒,名字叫阿傍。他的形象是牛頭、人手、人身,兩腳似牛蹄,每腳四趾,手持大鋸,力壯排山。

閻王左側是長髮鬼。長髮鬼又叫赤發鬼,也有人稱之為馬面。馬面鋸齒獠牙,雙手打著白色風幡。

閻摩羅王這一組畫面,雖未描繪更多的恐怖事物和道具,但由於畫家有著極為精煉的技巧,卻能產生強烈的感染力,使人在情緒上受到震動,“風雲將逼人,鬼神如脫壁”。

(文中內容節選於世界史學家美術家金維諾先生的 《北京法海寺壁畫》)

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法海遗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