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日记》出版 遍观民国初期的故人往事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谭延闿日记》出版 遍观民国初期的故人往事

谭延闿是清末民初集政治家、书法家、美食家于一身的风云人物,其书法作品和“谭家菜”广为传颂。

今年2月,中华书局获权全文影印出版二十册《谭延闿日记》。该书收入谭延闿全部日记手稿,也是谭延闿日记首次全文公开出版。

4月11日,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谭延闿日记》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谭延闿之孙、谭季甫之子谭景元表示,希望更多人能根据这套日记史料发掘历史的信息。

《谭延闿日记》出版 遍观民国初期的故人往事

所记内容时间跨度三十余年

谭延闿一生经历极为丰富,又勤于记述个人行迹。他自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十一日起始写日记,虽有间断,但从民国二年(1913年)始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九月二十日止,再无中断,一生所遗日记稿本达六十六本。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表示,清末自办铁路运动、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国民政府北伐等重要事件在谭延闿的日记中都有记录,因而这份史料是民初历史的重要佐证。

谭延闿在日记中还记载了与孙中山、瞿秋白等政治人物的往来细节,以及很多名人轶事,包括他疏通蒋、宋姻缘,成功扮演媒人的过程。

有趣的是,谭延闿也是位热爱美食的“老饕”。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美食经验,结合湘菜特点,创制的私房菜“组庵谭菜”亦极负盛名。因而他的日记也有大量各地饮食资料的信息,揭开了“组庵菜”的奥妙。

此外,作为“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谭延闿在他的日记中还记载了不少与书法名家的交往的信息。陈超说:“日记手稿本身,更是一部欣赏与学习颜体书法的佳作。”

谭延闿的女儿谭祥是国民党将领陈诚之妻。2016年,陈诚女婿余传韬将谭延闿日记稿本寄存于上海图书馆。经余传韬和谭家后人谭景锡、谭景元、谭怡令共同商议后授权,上海图书馆与中华书局合作。今年2月,中华书局影印出版《谭延闿日记》(全二十册)。

《谭延闿日记》正文选拍。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

《谭延闿日记》正文选拍。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

日记是珍贵的一手史料

上海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认为这套日记的出版让学者重新审视谭延闿的历史贡献,包括谭延闿对地方志所做的实事,“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是要花大力气去研究的。另外,谭延闿是典型的官二代,但他没有官二代的习气,对后代教育也非常严格。这样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

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苏智良说:“我是做历史研究的,所以感谢谭家后人愿意把先祖的珍贵日记公之于众。第二感谢上海图书馆,第三感谢中华书局。日记确实是研究历史不可或缺的。谭延闿和上海也有很多故事,接下来我们可以好好开发这些故事。今后我们要充分利用这套日记,展示更多被忽略的历史以及历史的细节。”

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也提到,日记是珍贵的一手史料,“民国时期留传下来的档案在今天像雨后春笋冒出来,但真正留存下来的日记、书信并不多。目前我们应该对日记有足够的重视。如果参照其他史料,我们会在《谭延闿日记》有新的发现。”

他还强调,“抢救”依然是民国文献的第一主题,因而呼吁学术界和出版界对民国文献有足够重视。“最好的抢救和保护就是出版。中华书局也愿意用影印的方式保留文献的原状。”

“谭延闿日记所记内容时间跨度三十余年,它使我们能够跟随谭先生的视角遍观民国初期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人往事、旧家遗风,还能一览民国初期政治风云的波澜壮阔,又能从中一窥文人雅士的生活趣旨,能从中感受谭先生在面对大事小情时的所思所想。”陈超说,《谭延闿日记》的出版不仅是对谭延闿先生珍贵日记手稿的揭示,更是为抢救和保护民国文献,便利学者研究使用而做的一次努力。

《谭延闿日记》正文选拍。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

《谭延闿日记》正文选拍。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