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我是中国的崇拜者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我是中国的崇拜者

“我是中国的崇拜者。”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Colin Mackerras)告诉中新社记者,“自从我1964年第一次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到中国访问70多次,到过每一个省,包括港澳台地区,西藏都去过4次。与上世纪60年代经济落后、文化贫乏相比,现在的中国,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民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不断进步开放,我对中国的未来非常乐观。”

年届八旬的马克林,虽然已从格里菲斯大学荣休,但仍然活跃在澳中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记者在布里斯班采访他时,他刚刚主持了一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澳大利亚文学在中国”的讲座。在中澳两国1972年建交之前,中国已经出版了很多翻译成中文的澳大利亚文学作品,这让很多人感到惊奇。事实上,那个年代,也有不少澳大利亚人预见到中国对澳大利亚、对全世界都非常重要,从而开始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研究中国。马克林就是其中之一。

1964年8月,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的马克林,很偶然地得到一个去北京工作的机会。从十几岁开始,他就痴迷于中国文化。在墨尔本大学的堪培拉校区,他读亚洲学,特别是中文。在剑桥大学,他研究唐朝的“安史之乱”。对于去中国工作,他求之不得。妻子爱丽丝当时正怀着第一个孩子,对于这次远行,岳父母有点担心,毕竟,那是一个陌生的国度。

就这样,马克林夫妇从伦敦辗转到了中国,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英语,他们被称为“外国专家”,月薪460元人民币。在那个年代,这真的是一大笔钱。“那时,中国各地极端贫困,不需要离开北京太远,就可以看到严重的贫困现象。即使在北京,街上的汽车也非常少,很多人骑自行车。而现在,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铁的速度更是不可思议。”他说。

在北京的两年,让马克林深深爱上了中国,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73年,中澳建交几个月后,他作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术代表团成员,再次访问中国。1974年,他受邀到布里斯班新成立的格里菲斯大学创建亚洲学系,直到2004年退休,并被授予“荣休教授”头衔。记者看到,系办公室的长廊上,还有他的大幅画像。

在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来来往往,在中国讲授有关澳大利亚的知识,在澳大利亚传播有关中国的文化,对马克林来说是一种享受,他乐此不疲。他说,半个世纪的中国之旅,使我的事业和生活变得更好,如同中国,也在越变越好。对中国了解越多,就越理解和欣赏中国人民、中国文化、中国的生活方式和对待世界的方法。

自言是一个“欣赏中国的西方人”,马克林一直关注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他认为,这个研究对中国和西方都有好处。他曾专门写作一本书《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在他看来,西方对中国的印象也在不断变化。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赢得各方赞赏。但同时,也让西方感到焦虑,因为西方不喜欢自己的霸权遭到任何挑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