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死亡并不是真正的告别 遗忘才是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下元节:死亡并不是真正的告别 遗忘才是

下元节:死亡并不是真正的告别 遗忘才是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死三次。

第一次是断气时,即生理上的死亡;第二次是举行葬礼时,身份从社会上抹除;第三次是被世上最后一个纪念你的人遗忘。

此时,才是真正的死亡。因为再没有人知道你,曾来过这个世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农历十月十五,古老的下元节,是一个被逐渐遗忘的祭祀亡灵的日子。

中国人讲究“天、地、人”三元一体,分别对应上元、中元、下元三节。

上元灯节,天官唐尧赐福;中元鬼节,地官虞舜赦罪;而下元节,则是水官大禹解厄。

这一天,道观会设坛供斋蘸神,借助其神力为世人求福免灾。不仅如此,古人还会在祭祀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洁身清心,以示诚敬。

人们始终相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➊ 图片来源于网络➋ 图片来源于「绽放的红豆」摄

➊ 图片来源于网络➋ 图片来源于「绽放的红豆」摄

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

中国人自古就有敬祖的信仰。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会焚“金银包”祭拜先人,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

正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

叩拜后焚化,遥寄给逝去的亲人。先人们若收到了“金银包”,说明这世上还有人挂念着他。而被记住的亡灵也不会消逝,因为我们脑海中有关于他们的记忆。

我们供着先人的牌位和遗像,无非是为了证明:他们来过,活过,爱过。

➊ 图片来源于「水冬青-C」摄➋ 图片来源于「玄月黯面」摄

➊ 图片来源于「水冬青-C」摄➋ 图片来源于「玄月黯面」摄

下元节,正值收获的季节。

莆仙民间一些人家再忙都要抽时间做食令,人们将麻籽碾细掺上黄米蒸成麻腐包子;北京家家户户还会做“豆泥骨朵”;而在福建,人们会将打好的糍粑送给亲友。

那些热气蒸腾的食物,在寒冷的冬季格外让人温暖。它们弥漫着的香味,也是已故亲人熟悉的味道。

我们在节日欢聚,是为了有这样一个日子去记忆。因为只要我们彼此想念,就永远不会分离。

➊ ➋ 图片来源于「juliana.W」摄

➊ ➋ 图片来源于「juliana.W」摄

人生最无奈的事,是不能选择生,也不能选择死。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看见,遇见,最后要说一声再见。

人是最渺小的,生死面前我们常常无能为力;可人又是最伟大的,因为有爱能够穿越生死,得到永恒。

人们常说,生是偶然,死是必然。而下元的到来,不过为了是再一次提醒我们:

在爱的记忆消失之前,请不要和逝去的亲人说永别。

因为一别,便是永远;一忘,就是死亡。

➊ 图片来源于「羽毛球」摄

➊ 图片来源于「羽毛球」摄

来源:物道(ID:wudaoone)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