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优酷仓促上线的历史剧《长安十二时辰》一上线,就刷爆了朋友圈。剧中质感堪比电影的光影色调,扣人心弦的紧张剧情本就让人欲罢不能,更难能可贵的是,剧组对大唐盛世的还原着实让人感动。
从大场面来看,一开篇就是星罗棋布的长安一百零八坊,从天空往下俯瞰,蔚为壮观。人头攒动的繁华街头,万国来朝的外邦盛景一一被呈现出来。
而从小细节着眼,不论衣服的布料、簪子的戴法,还是行礼称谓,都弥漫着一股纯正的唐风味道。
再没有一部历史剧,像《长安》一样将服饰的细节刻画的如许生动了。虽然女装上不可避免的将初中晚三唐元素混用了,但不得不说,《长安》展现出的衣冠服饰已经非常精准了。
女子服饰
唐代衣裙的款式,从初唐到盛唐在美学风貌上有一个从窄小到宽松肥大的演变过程。《文献通考》卷一二九引祖莹语,说唐初衣裙“尚危侧”,“笑宽缓”,根据考古唐初的陶俑也可以发现,唐初的衣裙大概和北周、北齐及隋代相近。其实到天宝时期衣服都不是很宽大,比如白居易在《新乐府上阳人》中就写到:
“平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就是说天宝时期最流行的都还是细长的柳叶眉和窄衣服。只是唐代流行齐胸襦裙,拉高了腰线,好处么就是显腿长啊,你看,脖子以下全是腿。
捣药图(局部)
什么?襦裙也可以窄?唐装不都是像唐朝画里那样宽袍大袖,半露酥胸,就像这样
簪花仕女图
或者这样
然而这真真是误解,你看《步辇图》描绘的贞观年间禄东赞替吐蕃求娶文成公主时的画像就知,那时的宫女确实衣小袖长。而且上衫多为斜襟或对襟,衣着比较保守。
步辇图(局部)
实际上直到盛唐元和年间,当时的画风开始流行“风姿健硕推之美”,而这种审美慢慢延及到服饰上,才开始流行大髻宽衣,而且安史之乱之后大家都开始反思,尚胡的风潮渐渐消退,华夷意识加强,宽袍大袖才又回归。
所谓时尚是个轮回,这时华夏传统的审美又卷土重来,导致服饰越来越肥,当时的时尚大ICON元稹《寄乐天书》就有说:“近世妇人,衣服修广之度及匹配色泽,尤剧怪艳。”一如传世的画卷以及我们印象中的盛唐装束。
说到大唐奸相元载,一出场就是一堆胖仕女围着给他取暖,这可不是凭空捏造,姚汝能在《安禄山事迹》中记载:“申王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苦,使宫妓密围于座侧,以御寒气,自呼为'妓围’。”还真的是拿仕女的肉身来取暖挡风的。
《安禄山事迹》作者姚汝能
看剧中这些胖胖的仕女,好像才真的是我们印象中的唐朝,其实唐中后期大众确实慢慢以胖为美,因此衣着款式上也慢慢由圆领、方领过渡到这种超低胸的U型领,甚至到后来干脆直接穿个类似画中右侧仕女这样的抹胸裙,加一个半透明开衫,性感无比。说起来还不是因为衣服窄了更显胖?但这种“袒胸露沟”的性感风也仅仅局限于宫廷妃嫔和歌舞伎者之间,一般的百姓还是不会穿的这么暴露的。
平康坊的歌妓李香香穿着抹胸裙外加长开衫
更多的是宽衣大袖类似于鱼肠这样的女装。
(注意,她头上是假发)
说回胡风,当时唐朝可是个国际大都会,各种异族风情在此融合,胡风就是当季最热的一股风。唐之前的女装服饰多数都是上衫下襦,到了唐则慢慢变成了衫、襦、帔三件套。你会说,那这根胡风有啥子关系呢?这里的帔就是“帔帛”。你可能又会奇怪了,挂个披巾不是影视剧中的古装标配吗?其实这种帔在之前的中国是没有的,是通过丝绸之路从波斯传入中国,直到唐时才出现,可是最标准的“胡风”元素,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中说:“天宝初贵游士女好衣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釵衣之制度,袖窄小,识者窃怪之,知其戎矣。”看来,当时的妇女赶时髦跟我们今天狂追欧美风日韩范一样一样的。
除了在女装上有胡风元素外,唐时期也流行女着男装,《洛阳伽蓝记》中就讲于阗国“其俗夫人袴衫束带乘马驰走,与丈夫无异。”这种异族服饰风情,首先在唐朝宫廷中仿效,新唐书就记载了有一次宫中大party,太平公主就穿着紫衫玉带的男式胡装在父母面前跳舞,帝后不但没训她还笑说,女子又不能做武官,你穿成这样做啥?(此处请脑补陕西官话)
这股男装风慢慢的由宫廷吹到民间,因胡装多为裤装,出门办事比较方便,女子出门时穿男式胡装就比较多了。当时比较流行的款式除了檀棋这种翻领对襟小袖上衣,还有圆领的,半袖马甲样式的,只是唐朝中后期越来越以胖为美,大概穿了胳膊真心显粗,慢慢就不流行半袖衫了。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开元天宝时期贵族妇女和奴婢男装出行游春。
剧中还出现了一位流量顶级担当,万人空巷的流行歌后许鹤子,她所着的则不是常服而是舞蹈装,也非常还原。唐代的舞蹈服装是生活装的升华,比日常服装更加华丽一些。比如形容《霓裳羽衣舞》中的舞衣时就有“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珮珊珊”这样的诗句。而剧中歌后的造型则几乎是1:1还原了唐代歌姬的陶俑。
男子服饰
说完了女子的,再来看一下男子的装束。
**其它文章中已经有很多科普李必造型的文章,在此将不作赘述,这里只分析剧中其它男性常服和官服。***
古代早期的男装最明显的特征是交领右衽,上衣下裳,但到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大融合,汉族传统服饰中加入了新元素,比如胡服特有的圆领与中原长袍深衣的特征结合后,变为圆领袍衫。又比如一般场合的燕居常服吸收了很多鲜卑族的服装特点,跟以往的汉服很不一样,出现了缺胯袍、半臂、大口裤等样式。
剧中林九郎(李林甫)在花房中穿的就是半臂。这种衣服在当时的江淮一带非常流行。
缺胯袍就是直裾,左右开叉式的长袍,剧中男主张小敬的穿着就是典型的缺胯袍,这种袍服作为千年不变的经典款也一直流行到明末,真正是全民喜爱的优衣库,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庶人都爱穿。
因为张小敬行伍出身,平时尚武,所以打扮上也算有点非主流,加入了护袖,去掉了幞头,其实当时最in的男子搭配就跟剧中那些暗桩差不多——幞头、革带、长靴三件套才是标配。
唐朝的官服则更传统一些,采用下面不开叉的襕衫,而且在领座、袖口、衣裾边缘加了一层贴边,衣袖则有直袖或者宽袖。这种款式既利于活动,又能表现出华贵的气度。《长安》在官服上面做的比较细,除了复原了官服应有的宽袖大裾的样式,对布料、纹饰、颜色方面几乎都做到了精准复刻。使得人物一出场从服饰上就可以准确判断出其官阶。
群官图
唐高祖曾于武德七年(624年)颁布过著名的“武德令”,规定大臣们的常服,亲王至三品用紫色大料(大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玉带钩。五品以上用朱色小料(小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草金钩。六品用黄色(柠檬黄)双钏(几何纹)绫制作,腰带用犀钩。七品用绿色龟甲、双巨、十花(均为几何纹)绫制作,带为银銙(扣环)。九品用青色丝布杂绫制作,腰带用石钩。
到太宗时期,对百官的工作服又有了更细的规定,《新唐书·车服志》中记载“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銙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銙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鍮石带銙八;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带銙七。
我们看一下,何执政(贺知章)为秘书监官居三品,穿紫色;
太子右卫率姚汝能为四品,穿绯色,
徐宾和元载为八品,着深青。
而出场上演农夫与蛇故事的最悲情饮中八仙焦燧衣着褐色。
其实在唐以前,黄色谁都可以穿,但是唐代认为赤黄近似太阳色,是皇帝尊贵的象征,大家早就不再生活在后羿时代,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嘛,所以赤黄除了皇帝外,其它人不可以穿。但是其它黄色庶人都可以穿,但到了总章元年(668年)唐高宗大概是怕大家色盲混淆,又颁布过一个禁令,禁止官民穿黄,平民一般衣褐,就是粗麻布做的衣服,而黄色就真的称谓帝王的象征了。
上篇中交代过因为胡服本来性别区分并不明显,唐朝女性爱穿胡服,男性也有穿。只不过唐代男子从头到脚全着胡服的例子很少见,整身胡服的一般都是西域人,尤其是粟特人。粟特人属于古代的东伊朗部落,擅长经商,后来粟特人当雇佣兵的很多,而且后来还成了国家的主要武装力量,安禄山手下就大多是这种雇佣兵。所以军旅出身的人中穿胡服的很多。但是因为他们可以直系血亲通婚,而且有死后让狗吃尸体等习俗让唐人难以接受,所以其实唐朝人也不太爱把自己打扮成这样。所以剧中龙波一身胡装,本能的就会被认为是西域人。
胡装的特点在檀棋装束时也已经说过,主要是对襟,窄袖,尖头靴,除此外胡人还喜欢带胡帽,胡帽就是皮帽或毡帽,又称“蕃帽”。它最明显的特点是顶部尖而中空。
狼卫(突厥人)出场时带的胡帽
《长安》中还有一大波甲胄之士。但由于笔者相关知识的匮乏,并不能详细解读。在此只能一笔带过。剧中的铠甲还是很精美的。《唐六典》中记载唐甲有13种,即明光甲、光要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
受中亚和希腊美学的影响,唐代的甲胄胸前有类似胸肌一般的胸甲,突出了身体的轮廓,比如崔器穿的这种步兵甲。他这个很Q的是右骁卫的头盔,上面还有绣花图案,其实这也是真实存在的,在李爽墓以及独孤君妻元氏墓中都曾出现这样护耳外翻的头盔。
另外还有太子直属卫兵和右骁卫穿的都是银光闪闪的亮甲。
其实《长安》这部剧除了服饰精美之外,还有很多细节都制作精良,比如还原了唐中后期的叉手礼,以及一些唐味问候语,片尾李白作词的《清平乐》等等,抛开历史之外,不论构图还是摄影等等都值得称赞,好了不说了,笔者要去追剧。
长按二维码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