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长三角精英阵容 昆曲版《浮生六记》首演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汇集长三角精英阵容 昆曲版《浮生六记》首演

原标题:上海大剧院独立推出的首部昆曲《浮生六记》首演

7月13日,以清代文学名著《浮生六记》改编的同名昆曲在上海大剧院首演。

这是上海大剧院独立出品的首部昆曲,由青年编剧罗周执笔,青年导演马俊丰执导,优秀青年昆曲演员施夏明、单雯主演,历时两年筹备制作。

以清代文学名著《浮生六记》改编的昆曲《浮生六记》首演

由清代沈复撰写的《浮生六记》,是以他与妻芸娘的家居生活、坎坷际遇和浪游见闻为内容写成的自传体笔记小说,文辞清新,情感真挚,素有“小红楼梦”之誉。

该书一度只有抄本流传,当它埋没了70余年后在苏州的旧书摊上被发现时,只剩残本,六记存有四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

著名文学家、英文版译者林语堂读罢深感“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称芸娘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光绪三年(1877年)《浮生六记》由上海“申报馆”首次印行,此后,刊印版本超过百部,包括英、德、法、俄、瑞典、丹麦、日本等外文译本,海内外文坛影响深远。

罗周创造出原书中从未出现过的角色——半夏,她说:“作者有个特权,可以把自己放进去”。

大幕拉开,芸娘已辞世,只留了沈复孤单单的一人,饱尝悼亡之痛。

第一折《回煞》,沈复等了又等、盼了又盼,愿望还是落了空。桌上放了芸娘爱吃的小菜,沈复说道:“我尝了你舌尖上的味儿,你何不现身,尝尝我心尖上的味儿”。

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左),用活灵活现的苏白将王婆这个“打酱油”的角色演绎得生动俏皮。

罗周将《浮生六记》改编为同名昆曲,保留其古雅风味。她在创作小记中写到,沈复《浮生六记》原著最打动她的,是沈复书写时的至喜至悲、悲喜交织,“文学之于死别的超越,亦是爱念之于死别的超越。”

芸娘虽死犹生,她在沈复笔下获得了永生,这是文学之于现实不能为而可以为之的。

改编时,罗周将残本组织为不同于以往惯用的起承转合,而是五折一余韵,并创造出原书中从未出现过的角色——半夏,罗周说:“作者有个特权,可以把自己放进去”,以半夏为读者、观众之眼,作为置身书外的第三者观沈复与芸娘的生活,奇幻之感化出爱与艺术无穷的生命力。

第二折《回生》,半夏出场,沈母安排相亲,沈复从内心拒绝。

芸娘回来了,鲜鲜活活,当她出现在沈复笔下时,她便即时出现在了沈复眼前,就像从没死过一样。

这时灯光也变成了暖色调。

沈复以文字“创造”了一个“芸娘”。

第三折《庙会奇遇》,沈复的文字不但创造了一个“芸娘”,更创造出一个“世界”,仿佛真实世界的倒影。

剧中饰演沈复的施夏明在拿到罗周的剧本后,看完第一幕便泪流满面。剧本并非像原著那样平铺直叙,而是一上来芸娘就离开了人世,沈复悼念亡妻。

他仿佛瞬间读懂了沈复:回忆越是甜蜜,现实便越残酷。怀着对芸娘无尽思念“忆一事,记一事,记一事,便少一事”,在这种状态下完成《浮生六记》的创作。

单雯在谈到芸娘这个角色时,要让观众看到这个“有趣的灵魂”,让观众和沈复一样,爱上这个奇女子。

芸娘的形象,介于大六旦和闺门旦之间。以往昆曲中的闺门旦塑造的大多是“一本正经”的官家小姐,规规矩矩,所以表演起来也是中规中矩的程式化表演;反倒是大六旦塑造的女性,通常会更“出格”一点,有点小疯狂。

在闺门旦的表演中适当“勾兑”一点大六旦的风采,这样表演出来,才能较为全面的向观众展示一个与众不同的芸娘。

第四折《还稿》,半夏保留了图书真本,直至最终书成。

喝得酩酊大醉的沈复回到现实,发现半夏并非芸娘,更让他惊出一身冷汗的是,从母亲这里得知手稿已焚。

当沈复看到半夏保留的手稿,仿佛又见到了芸娘,悲喜交织。

第五折《纪殁》,罗周做了大胆尝试,让芸娘永远被困在她死亡的那一天,时间循环往复,能打破该局面的是沈复,需要做出断念永诀的牺牲。

沈复断念,怀着对芸娘无尽思念“忆一事,记一事,记一事,便少一事”。

在“余韵”里,芸娘和沈复甜蜜悲伤的时光,被永远地留存在《浮生六记》中。

“余韵”里,半夏阅读的《浮生》原文,正是第一折《盼煞》内容落实在书里的文字,罗周说,这便形成了一个首尾衔接的圆形。

施夏明、单雯、由腾腾分别饰演沈复、芸娘和半夏。

生活中的“沈复”爱摄影爱生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