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字”到“名号” 古人的称呼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从“名字”到“名号” 古人的称呼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你好,我是某某某......”

现如今,我们已经习惯于在与人沟通的时候报上自己的名字。

名字是每个人特有的标志,是区分于别人的代号。

就像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花袭人、贾宝玉等......”看似简单的名字中,其实藏着许多玄机,包含着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

null

名字作为身份的象征,自古以来就备受大家重视。名字对一个人来说意义非凡,它蕴含着父母对孩子殷切的期盼,伴随我们经历各个重大的人生阶段。古人在取名字方面就有着颇多的讲究。

跟现代姓加名方式有所不同,在古代,一个完整的人不仅仅要有姓有名,还需要另取字和号。

从“名”到“字”再到“号”古人的称呼其实很讲究。

“名”“字”“号”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在古代,小孩出生三个月以后,家里的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叫做“幼名”。就像现代家长习惯于翻找新华字典一样,古代长辈在给孩子取幼名的时候通常拥有吉祥的寓意。

待到孩子长大成年之时,就要在名之外另取一“字”。《礼记·士冠礼》中这么称呼“名”“字”“号”之间的关系:“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null

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有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则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

古代取名有什么原则?

除了把名字拆分为“名”“字”“号”之外,古代人在取名这一块也颇有说法。古代取名讲究“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信,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些标记和特点,比如某种特殊形状的胎记,与众不同的长相等。《红楼梦》中贾宝玉因含玉而诞,故名为“宝玉”,当然这有神话的色彩。

义,指的是某人出生时伴随的祥瑞现象。

象,则是以相似之物来命名。孔子名“丘”,因为他生下后头顶是凹下去的,即所谓“圩顶”,父亲便以此为他命名。

所谓假,是指假托万物之名。孔子有了儿子后,鲁昭公送给他一条鲤鱼,于是他就给儿子取名“鲤”,遵照的就是“取于物为假”的原则。

所谓类,就比较好理解了,指的是可以取与父亲相似的名字。

null

此外,古人取名还需避开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如果人名与这几样东西重名,会造成诸多不便。

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宋武公名“司空”,就废了司徒、司空这两个官名,而鲁献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废了具、敖两座山的山名。

古代别号怎样取?

在古代,个别的文人雅士还会为自己取个“别号”,在文章唱和时作为代称,也可以用来自称。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

相比名和字,古人别号的选取显得更加自由,无论是字数、个数还是字词的选用,都没什么限制。

别号一般是文人雅士之间用来互称或自称的,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

比如苏轼号“东坡居士”,居士表明他信仰佛教,而他曾在黄州城东打理过一片荒地,“东坡”就是那片荒地的代称。

null

有时候,也可以用人的官职、故乡等为号,比如王维的号“王右丞”,柳宗元的号“柳河东”。

帝王、士大夫等死后还被冠以“谥号”、“庙号”,也是别号的一种。如“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之类。

虽然名字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代号,但小小的名字,却又如此的不简单。

中国古代发达的姓名系统,能够反映出当时古人的礼教、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令人赞叹的发展。寥寥几字,便可让人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志趣、甚至是一生的功过。

中国人的名字中,流淌着家族的血脉传承,寄托着长辈的殷殷期望,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依托。其中包含着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的名字文化,包含着浓厚的文化意蕴和生活态度。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