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园林景观的影响(下)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致中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园林景观的影响(下)

(2)中和审美观与园林

儒家追求和谐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这决定了儒家的审美趣味必然是追求“中和之美”。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孔子看来,适中才是最美的存在状态。

“中和”是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表现出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和艺术,也就是“发乎情”,又“止乎礼”的“中和之美”,体现在园林景观中是形式上的对称、均衡和内容上的折衷性。

null

▲中庸之道

建立在儒家伦理道德之上的中和美学,缔造了威严、雄伟、权力、地位等精神象征。当园林景观的精神内核要求基于一种这样的文化时,中和之美就体现出巨大的适用性。典型的如政府机构、法律机构,以及一些端庄严肃的场所设计。

中和之美的折衷性是指在设计的内容和手法上,不追求过分跳跃的激动美,始终坚守着理性化思维的接受度,让人的情感处于一种温和舒适的状态。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精神如果长期处于高度兴奋与紧张状态时,容易产生疲劳、早衰等不利影响。人类性情的高度和谐性有赖于一个和谐环境的熏染。

儒家文化的中和精神,表现在园林景观里是丰富多样的。具体体现为:色彩的差异性与和谐,造型的多样性与和谐,内容的丰富性与和谐等。

null

▲中和之美

(3)生态审美观与园林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耕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儒家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之上的。

通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土、谷二神),到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可见,一直贯穿中国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文化,是建立在人与环境基础上的,儒家文化饱含着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传统。

儒家文化中的生态美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性,并且有着完整的建立于伦理道德之上的生态文化体系。

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科技进步是把双刃剑,带来经济繁荣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等消极后果。

null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自然本身有自己的规律性和周期性,人类必须遵从自然规律来生存。当科技忽视了自然,最终深受其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身。

儒家的生态文化观历经了几千年,还依然折射出灿烂的生态智慧光芒,对当代园林设计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在儒家传统的生产生活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都是集约化的,资源之间是可循环的,有着广泛的生态链关系。

下面是一个生动的关于生态链的故事:

蒙古草原,青绿葱葱,草香扑鼻,野花随风摇曳;泉河清清,水波鳞鳞,水面流淌着朵朵白云。

草原上,狼吃羊和马,是人和牲畜的大敌,但是狼也吃田鼠、野兔和黄羊,田鼠、野兔、黄羊等又吃草,草又是羊和马的主要粮食,羊和马又是人的主要食物来源。

草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养育着她的子民们,这些生物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自然生态王国,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食物链,它们相互制约、相互繁衍,与草原共同生存了几万年。

null

▲蒙古草原

可是有一天,汉人们来到了草原,看到狼吃羊和马,觉得狼是羊和马的大敌,就采用了各种方法消灭狼,甚至举枪,射杀狼群,他们想保护自己的羊和马。

可是他们忘了,狼对于草原也是有利的,因为狼也吃田鼠、黄羊等草原上的大害,才使得草原上没有太多的田鼠、黄羊,这样也保住了绿草,使得羊和马有充足的食物来源。马壮羊肥,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杀戮,终于有一天,狼群被杀得七零八落,渺无踪迹。

他们以为这样羊和马就会多起来,可是事情并不是这样的,狼口脱生的田鼠、野兔、黄羊等大量繁殖,将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草吃光,经常将草连根拔起。

草原失去了青青绿草,处处是裸露的黄色肌肤,一起风,黄沙漫天,遮天蔽日,许多地方变成了沙漠,整个草原笼罩在呛人的沙尘细粉之中;羊和马因为没有了鲜嫩的绿草,数量急剧减少。

人们再也看不到一望无际、辽阔的大草原了,再也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放牧场景了。可怜的人们啊,急功近利,破坏了草原的食物链,最终也破坏了自己生活的美好家园。

基于儒家伦理传统下的农耕文化是一种善的文明,它形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良好的生态链关系。

null

▲农耕文化

中国的农耕文化,内在本质上要求人们要顺天应命,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广博的智慧来浇灌田园。它远离战火和掠夺,处处体现出天人和合的协调共存状态。

当代园林设计必须运用好儒家生态伦理道德的传统,园林与人文,才能从道德上达到真正的和谐相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