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的宗教很时尚 引进织绣工艺现佛像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时的宗教很时尚 引进织绣工艺现佛像

 宗教用绣引潮流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政权更迭频繁,从魏至隋,大小三十余个王朝交替兴灭,长期的封建割据和战争的延绵,使得文化的发展也有着别样特点。这时的刺绣我们可以关注南北朝时期新疆出土的一些实物。

刺绣开始从实用品向欣赏品发展,这种朦胧的意识在刺绣宗教用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南北朝时佛教信仰开始流行,织绣工艺也自然更多地产生在宗教物品上。就针法而言,依然是辫子绣为主,间有平直针法。在表现题材上出现了与当时的绘画艺术、宗教融合一体的作品,为前代所未见,同时装饰性动物纹、云气纹等律动性强的刺绣纹饰装饰效果和艺术性更强。

织绣残片记祥瑞

1965年甘肃莫高窟出土的彩绣佛像供养人(图1-1-4-1),现藏敦煌研究院,残高56CM,残宽59CM,有款识“太和十一年广阳王”,公元487年绣制,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绣品,人物旁的榜书题名形制上与其时绘画作品类似(图1-1-4-2,局部),北魏佛像画风格明显,现藏敦煌研究院。绣料有三层,由两层细而软的平纹丝织物夹一层麻织物构成,绣线色有蓝、绿、红、黄等,用色鲜艳明快,辫子针绣成,有大面积铺绣。据此绣纪年、施主职衔、绣面风格和题材、人物衣饰等特征,其施主应为北魏四代广阳王中的元嘉。此绣手工精湛,用料、用色讲究,且有明确的榜书题名和纪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时代精品。

null

null

浅黄绢刺绣葡萄瑞兽纹残片(图1-1-4-3),北凉,1972年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纳177号墓出土,残高23CM,残宽17CM,现藏新疆博物馆。用蓝、棕、红、原白、和紫色等丝线,辫子针绣出葡萄及藤蔓,瑞兽、祥禽、茱萸纹间于其中,独具特色。

null

红绢刺绣共命鸟纹残片(图1-1-4-4),南北朝,1972年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纳382号墓出土,现藏新疆博物馆,残高22.5CM,残宽28.5CM,现藏新疆博物馆。地有双层,原白色为里,大红色为面,用蓝、绿、黄、黑、红、褐色丝线,辫子针绣成。图案中心以夸张变形的共命鸟为主体,明显受佛教传说故事影响,两边环绕四只小鸟,周边环绕螭龙、花草、星辰,布局合理,配色明丽,线条流畅,是为精品。

null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