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钱穆父子:被隔断的亲情在文化认同中得到和解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独家|钱穆父子:被隔断的亲情在文化认同中得到和解

国学大师钱穆之子、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钱逊先生,于2019年8月22日凌晨病逝,享年85岁。

钱穆(右)与钱逊(左)

钱穆一生为国故招魂,对传统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乃至到了无条件全部接受并为之辩护的程度,这不仅让同辈学者无法接受,就是他的很多学生也无法认可。作为钱穆的三儿子,钱逊和二哥钱行早年思想激进,受到革命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都有过激烈的批判。

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文化遭受巨大冲击,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成为中国几代知识精英的重要使命。20世纪是革命的世纪,而革命也改变了一切。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巨大冲击。作为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钱穆与留在大陆的子女形成了鲜明地对比:钱穆为传统文化大唱赞歌,而他的次子钱行和三子钱逊被激进思潮吸引,对传统文化颇多贬抑。在情感上,由于1949年之前的国变,钱穆与家人聚少离多;1949年10月,钱穆到香港之后,一家人更是天各一方。此后,钱穆的立场和选择一度被大陆批判,钱行在工作和生活上也因此受到连累,曾以爱国大义相责于父亲。“文革”中,为避免牵连子女,钱穆和子女断绝了书信往来。革命导致了父子在文化上的敌对,而国变更是造成了他们情感上的割裂和疏离。

中国历史的进程似乎有意捉弄了这一家人。钱逊在清华大学马列主义讲台上一站20多年,1982年,清华大学建立文史教研组,年近五旬的钱逊被调去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进入父亲钱穆开拓过的学术领域。为此,他开始重新读起父亲的著作《国史大纲》《论语要略》等等。在文化上,曾经叛逆激进的青年变成逐渐成熟的中年之后,追赶起父亲的脚步,并且为自己曾经批判国学而感到惭愧。年迈的父亲不仅因儿子的“浪子回头”而欣喜,更是在书信中将自己读书方法和研究心得倾囊以授。此外,钱行的女儿钱婉约也得到了爷爷的多番指点。无疑,这种家学的接续与传递,为钱逊此后的知识积累和学术研究打开了另一扇门。

而钱逊的二哥钱行在七十岁时开始触网,以“毕明迩”为名发表关于钱穆的文章。2012年出版了《思亲补读录——走近父亲钱穆》一书,在书中,他以普通读者的身份阅读钱穆作品,记录自己的感受。显然,这既是思想上与父亲的切近,也是感情上的弥补。当青年作家以《钱穆,大师还是奴隶》激烈批评钱穆时,钱婉约挺身为爷爷辩护。

从保守与激进之间的观点分裂,到烟消云散之后的政治退场;从1949年之后父子长达30年的暌隔,到改革开放后在香港聚首,钱穆父子的情感联系与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最终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特殊意味的弥合这一过程极具象征感,传统的反叛者在历经风雨后最终回归,父子亲情在久别重逢后得以接续。这种回归与接续,不仅是家庭关系上的重圆,也是文化意义上的和解。

然而,传统文化的薪传火继,未必一定要从血脉相传中趟开新路。钱穆的衣钵,接得最好的是其弟子余英时。学贯中西、独步海外的余英时,以自己的方式继承和超越了其师钱穆,为中国传统文化开拓了新的方向。

*作者:张弘(凤凰网主笔),本文系凤凰网国学频道独家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