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遗址:石破天惊的新发现不断颠覆传统认知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石峁遗址:石破天惊的新发现不断颠覆传统认知

9月20-22日,石峁皇城台考古新发现暨口簧国际研讨会在神木市召开。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皇城台考古又一石破天惊的新发现——直径约50厘米,高近1米的神面纹圆型石立柱。截止目前,皇城台大台阶南护墙共发掘各类石雕60余件。

石峁遗址自2011年确认并开展考古发掘以来,东门址、贵族墓地、居址、带有防御功能的“哨所”、皇城台的瓮城、大广场……每年都以令人震惊的成果带给学术界不断的惊喜。这座以皇城台为核心,有内外两重石砌城垣,城外分布有数座线性分布的“哨所”类建筑遗迹,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的史前最大城址,虽然仅仅展示出其神秘面目的一角,已不断颠覆以往的学术认知,引起了学术界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多元性的再反思。

石雕、陶鹰、壁画、口簧彰显皇城台等级

神面圆型石柱正面、顶部图案

神面圆型石柱出土位置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邵晶在本次会议的主题报告中,公布了皇城台考古的最新成果。皇城台考古启动于2016年,发掘显示皇城台台顶的大型宫室类夯土建筑(大台基)为“石包土”结构,大致呈130米见方的圆角方形,高约4.5米。对其南护墙的发掘清理共发现各种石雕60余件,其中20余件依旧保留在南护墙墙面上。其他石雕发现于南护墙墙体的倒塌堆积中。画面题材有符号、人面、神面、动物、神兽等,雕刻技艺成熟,技法有阴刻、减地浅浮雕、高浮雕、圆雕等,所有题材的图案都很讲究对称美。此外,在皇城台还发现了卜骨和一万四千余枚骨针,以及距今约4000年的口簧等乐器。

部分石雕出土状态

壁画残块和骨针

发掘还揭示出,南护墙外还有一道夹墙,神面纹圆型石立柱就矗立在两墙之间的夹道上,非常醒目。从出土和保存状况来看,应该是在龙山晚期的地面上,底部还有加固的石圈。立柱上的神面图案前后两面对称,造型夸张;石柱顶部还有一个凹坑。而这种圆柱式的神面石雕在倒塌堆积中还有不少发现。

此外,从遗址发现的大量陶片里,拼合出了20多个陶鹰,最大的尺寸在90-100厘米,堪称巨型陶鹰。皇城台还发现了史前彩色壁画,这些壁画的颜色有红色、咖啡色等,图案主要是几何纹饰。

北京大学吴小红教授对叠压于皇城台护墙与夹墙之间的地面平台上堆积单位提取系列样品进行测年,依数据推测,皇城台的建造和早期使用年代在2200BC-1900BC之间。其废弃使用的年代下限不晚于1500BC。

石峁人的石峁王国

石峁,这个距今4000多年史前最大的城址,一个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古城,拥有高等级的金字塔般的皇城台,有肃穆震撼的神面石柱,还有强烈的神玉巫三位一体的宗教意识……石峁人究竟是来自哪里?石峁古城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文明程度,其在中华文明起源及进程中究竟占有什么地位?这些问题成为学术界百思热议的话题。

皇城台门址(局部)

石峁出土口簧

陶鹰

       研讨会上,有学者感慨在良渚、陶寺没有感受到的神圣感,在石峁真切体会到了“圣城”的威严,油然而生膜拜之感。

学者们普遍认为,石峁古城已经进入早期国家阶段,李伯谦先生更是直言,石峁古城表现的从古国到王国的发展阶段,已经超越了古国阶段,进入到了王国阶段。

那么,创造了石峁王国的到底是什么人呢?

大部分学者认为,石峁是源于中原仰韶文化又面向欧亚的具有强烈北方气息的文化。既有仰韶的传统,也受到海岱山东、良渚等文化因素影响,石人面像具有阿尔泰地区和欧亚草原的特色。同时石峁文化对中原有强烈影响。也有学者认为石峁石雕图像系统与后石家河文化的特征相近,或许是石峁神殿废弃以后,那批造石雕的人南下,促成了后石家河文化玉雕的发达;石雕的图像为商周青铜器纹饰找到了真正的源头。

有学者认为,石峁呈现出的文化复杂性超出我们的想象,其文化因素是多元的。要从不同的视角去讨论各地文明起源的模式。

石峁遗址植物考古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遗址所在的河套地区处于农牧交错带,水草丰美环境很好。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羊骨,有山羊也绵羊。而这一地区在仰韶晚期主要的经济生业是狩猎,根本不养羊,到石峁突然出现了新的生业系统。赵辉教授指出,所谓农牧交错可能是农耕与畜牧并重的混合经济。大量的羊骨是否代表家畜的饲养和文化的发展有耦合关系?因此,石峁的兴起是否和生业经济的转变有直接关系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有关石峁今后的研究,李伯谦先生建议:一是要把石峁遗址放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进程中来研究。二是要把石峁遗址放在中国同时期相关文化的范围之内来进行研究。史前中国六大区系或者更多区系,不是铁板一块,要有大格局。三是要把石峁城与相关文化内涵的特质联系起来开展专项研究。四是将科技考古与传统考古结合的全方位研究。五是要结合古文献记载深入研究。尽管石峁在古文献中没有记载,但其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位置要在石峁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论证。

口弦类乐器祖形

石峁口簧4000年遗音传世界

石峁遗址出土了23件距今约4000年的乐器——口簧。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孙周勇研究员关于早期口簧的发现与研究的主题报告,重点探讨“口簧”的辨识,考古实物资料及石峁遗址考古发现引起的思考。他以考古发现、文献记载、民族志资料为依据,将口簧形制的演变,放在世界口弦类乐器发展和传播路径中,认为石峁遗址所在的中国北方是世界口簧的祖源地,可看作是近现代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口弦类乐器的祖形,也是中国北方文化因素沿欧亚草原向西、向北影响与互动的重要实证之一和欧亚草原东部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石峁出土的口簧为骨质窄条片状,由琴鞘和簧片组成,器身镂刻舌簧,一般长约8至9厘米、宽约1厘米,厚度仅1-2毫米。遗址中还出土了制作口簧的骨片及半成品,由此揭示出石峁口簧的加工制作需要经过切磨骨片、剔刻簧舌、簧尾钻孔、精细加工等四个步骤,充分说明当时人们使用工具的能力与相当精湛的器物加工水平。

这些口簧是皇城台使用期间由皇城台顶部废弃堆积而来,共存器物丰富,同时碳14测年可以判断口簧约距今4000年左右,是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结构完整、特征明确的口簧。由于皇城台的核心地位,口簧应为石峁上层或承担宗教和祭祀职能的乐师阶层遗物,被赋予了沟通人神、祭祀祖先的功能。“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在4000年前空旷寂寥的皇城台上,乐师口含口簧,通过口腔与乐器的结合产生‘呷呷’‘嗡嗡’之声,如蝉鸣蜂舞般的声响成为具有仪式感的神秘旋律。”孙周勇说。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考古成果,发现公元前2000年左右至公元5世纪约2500年的历史中,在中国北方、蒙古高原以及俄罗斯南西伯利亚地区的欧亚草原东部区域,出土了一批早期口簧,它们基本结构相似,均为窄条薄片状,多属拉线式。

孙周勇说,如果将公元2世纪之前的口簧出土地点放置在地图上,一条口簧从中国北方向欧亚草原扩散传播的线路就会自然显现出来。口簧最初的传播可能与北方人群的北进及西迁相关,春秋战国时期,口簧的使用范围持续向四周扩散,在进入匈奴文化区域后向欧亚草原东部扩散,同时向南进入中原地区。汉代冶金技术发展出现的簧舌与簧框分铸的拨奏异体铁簧之后,促生了口簧的快速传播与扩散。至唐宋以后,口簧呈爆发式传播,遍及欧亚大陆、东南亚、大洋洲、非洲等区域,成为一种具有广泛民族性的乐器。至今,很多国家的不同民族仍然使用这种口弦类乐器。

开启申遗之路

保护展示研究同步推进

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将石峁遗址列入申遗预备名单。会议期间,石峁申遗启动仪式同时举行。这意味着,未来石峁遗址的考古工作,要从申遗的角度具有前瞻性,做到保护与发掘同步,展示与保护同步。并在此基础上,做到价值研究、保护展示与申遗同步。

启动石峁申遗

据悉,石峁遗址博物馆已经开建,作为神木市2019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占地总面积80亩,总建筑面积12890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主要包括博物馆、遗址管理中心、考古研究中心三大功能区,预计于2020年6月投入使用。

来 源:中国文物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