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王船山去世前为何接受清廷赠米?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纪念|王船山去世前为何接受清廷赠米?

介绍起王夫之,有的称清人,有的称明末清初人,以其终身没有剃发的气节来说,更多的愿意称他为明人。他生于书香之家,却处在纷乱之世,一生以明朝遗民自居,年轻时便毅然投笔,组军抗清,可无论如何苦力周旋支撑,终究没能挽救得了明朝。绝望之下,船山隐居著书,一如不食周黍的伯夷叔齐。可是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面对清朝政府赠来的米帛,船山留其米而还其帛,恰恰是这一举动,给他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非议。

王夫之像

泪干血尽,风烛残年的王船山,孤寂、清苦地撑持着自己的生命,他还在坚忍地著述,传承着中国文化的薪火。但是,即使这样,他生命的最后时光,依然不能彻底平静。

船山谢世前两年,清朝的湖南督抚郑端,委托衡阳郡守崔知州,前往船山家中探望,把一些米帛赠送给船山。船山留其米而还其帛,并以病体缠身为由,拒绝见面。

船山并没有退还所有东西,而是留下了清朝的崔知州送来的米。这件事情,曾经引起一些人的非议,以为船山有变节的嫌疑。民间盛传船山“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就连出门行走手里都举着阳伞,脚下还穿着木屐。很多人据此以为,船山不应当留下清朝官员送来的粟米。这个说法,其实并没有真正的道理。

就在船山临终前的几年,天下的情势,又有了很大的新变化。俄军入侵中国,蒙古噶尔丹部造反清廷。1685年五月,清廷派遣彭春、萨布素两位将领,于黑龙江击败俄国占领军,夺回了被他们强行占领了二十年之久的雅克萨城,俄军被迫退走尼布楚。清军撤兵之后,俄军再度占领雅克萨,清军统领萨布素将军以重炮轰击,击毙俄军统帅托尔布津。俄军请求停战,企图通过谈判获得利益。直至1689年七月,《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清方以相当的让步划定中俄分界线,表现了战胜者的大度与宽容。这一事件传到欧洲,就连德国的著名哲学家莱布尼兹都对康熙大加赞赏,认为康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君主”。

康熙皇帝画像

紧接着,清朝又平定了蒙古噶尔丹部的叛乱。

清朝在康熙时代,为保护国家主权,抵御外来侵略和平定内部叛乱,作出了重大的努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有关这些情况,船山先生想必不会了无所闻。相比明朝的统治者和当时境内的各种武装势力的互相倾轧,争权夺利,无视国家的存亡,无视苍生的苦难。船山在自己的心中,能没有对比和判断吗?难道我们一定要让船山咬定一个念头不撒口,才算是我们对于船山的敬重不成?

其实有关于这一点,我们也许可以从船山晚年的著作中,找到一些线索:船山在晚年完成《读通鉴论》,他在后序中自称“不言正统”。就是说,他并不认定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政权,可以有担待正统的资格,汉、唐、宋、明都不能例外。一切要看是否有利于民族、苍生和国家,这是他评判历史的最终极的准则。船山的儿子王敔,在船山死后入仕清朝,成为湖广提学潘宗洛的幕府,这肯定不是对船山的背叛。如果不经船山生前许可,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思想家的思想,一定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如果思想家的思想不能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变化,而是咬定一个固定的观念至死不放,那么,他的执著,就很可能变成一种顽固。信念可以不变,而对事物的看法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一定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况且我们还可以退一步讲,船山接受此米,也不必一定被理解为接受了清朝的赏赐。船山在家庙中曾经写下这样一副对联:

天地德,祖宗恩,当酬当报;

皇王土,圣贤书,可耕可读。

这块土地,就算已经被清朝统治,那也只不过是强占,原本就是炎黄所开辟,原本就是华夏的圣土,原本就是华夏生民赖以存养和延续的资源,为什么不可以吃这块土地上由华夏生民耕种出来的粮食?

本文选自王立新教授新作《天地大儒王船山》

来源:微信公众号“”什九湖湘

原标题:评判历史的终极准则是什么? 王船山说汉唐都不是“正统”,何况清朝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