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墨迹开宗派 看李唐绘画艺术 赏《万壑松风图》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传世墨迹开宗派 看李唐绘画艺术 赏《万壑松风图》

李唐,字日希 古,河阳人,与著名山水画大师郭熙同乡,生平跨北宋、南宋两朝,历经坎坷。他在北宋考入画院后不长时间,就已经成为知名画家。宣和六年(1124年),即北宋亡前三年,他创作出了山水画史上的“鸿篇巨献”《万壑松风图》。

李唐的山水画表现出雄浑气质,画面不拘一格的大胆、沉稳。厚重的大气势,将景色厚重表现到了极至。画家画作,是写人写心,写那个时代的人境。

王者风范

画作《万壑松风图》,是李唐以其个人鲜明个性,容居那个时代的巅峰之作。这图为北宋时期大山大水全景构图,山石以独特刮铁皴为主,严谨而坚实,其巨幅绢本,纵188.6厘米,横139.8厘米。画中一主峰突兀当中,“上留天”,“下留地”,主峰左右的远峰(淡墨)上有款一行曰:“皇帝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

《万壑松风图》作于宣和六年,李唐58岁左右,此时他的画功在继承,他跃过郭熙而直承范宽的画派,但他自己尚未开宗立派。

画中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座突兀的峰石,从天而降巍然屹立,占据了画幅一大半地方,这主峰是一块压仓石铁一样。

主峰下方,是一群松树,右下方有崎岖的小路通向大山深处,左侧边有溪水从山间流出,缓缓注入左下方的石潭。画幅中还有五处飞瀑流泉,淙淙作响。该画山势十分雄奇,石头质地坚硬,棱角分明,山石的轮廓线刚劲有力,皴法,刮刀皴、钉头皴、雨点皴、短皮皴等等,但又有些变化,又叫“小斧劈皴”,山石就像小斧子劈凿出来似的。

画面中主峰在中上部,峰尖峭拔,高低参差,山中树木茂密,岩石嶙丽,山间崎岖,泉水小溪流,既厚重又有整体感,左边的山崖、山峦,主峰下的山石具有隐身感,在植被中,在树林中,属于是浅酱的色彩,中峰连着山底,是大山山底托起了山林,树石,托起了中峰、主峰。右边也是山石林立,右边山崖是断断相连,斧劈皴表现为坚硬,左右边山崖都如神仙开凿,天工锻造,半遮半雾在山林间,这种幽深森林令人产生多少遐想。主峰突起,是神峰压住整个山脉间,显出一幅王者风范之作。

水流欢歌

《万壑松风图》流水一波三折,溪水穿山,溪水以山峰左右则流出,给整座山增加了流动感。入口处为水口,溪流有短瀑飞沾、浪花叠起、水流波纹,画法以线勾勒水纹脉络,由激流水构成起伏节奏,疏密有致,水势顺石势流动,繁密画面水口抢眼,水跳动美与浓重的山形成强烈对比美,构成振幅画面动感美。

画水第一印象激流涌动,山石欢歌,流进湖泊里、龙潭里,洗掉繁糙与浮流,让流沙沉垫,水东流进河里、江里、大海里,这就是溪流的归宿,《万壑松风图》水口构图巧妙传伸,水有直流、曲流,在流动中有充盈的瀑布,瀑布平返,像白天鹅舞动之美,有展翅的,有平敞的,有轻盈的,一种流动美。

水在艺术的位置有犹如画龙点睛的效果,水的画法以线勾勒水纹脉络,由激流、水花以及留白构成起伏节凑疏密有序,水势顺石而流,石木相挤而动,水边岩壁凝重与流动之撞击而播出动人的旋律,勾起联想,其水的跳动亮点与山体形成强烈对比,繁密的森林中空灵深邃。

李唐善于把山水画,表现得险峻奇特,境界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善于表现,近景的生动场面,水面近在眼前,眼前激流20余处,每一处水的流向都不一样,水自己找路。他利用水自流原理,把水的流动世界,设计成为一个高水准的、独一无二的,超级时代的水流世界。放大来看这种欢乐水世界,堪是绝妙的音乐世界。他画水一变古法,独创一格。以前的水法多是鱼鳞纹,具装饰味,而他在《万壑松风图》当中一带水流,水纹以长线条随水势勾出,有回还、漩涡、激荡诸势。

明暗强烈

《万壑松风图》的山水树石的画法,突出了阳面与阴面的反叉,使山水富有活力,冲满朝气。用粗细,浓淡的笔墨表现画作气势,阳、阴面的效果展现大画家的手法是再好不过的实体显现了。先看前面的树、石,树的阳面用着飞白,浅墨勾画,则面用墨色深染,树后面高树木的远近在用墨的厚薄来表现,前面12颗树成两组,右面一组阳前最明快,阳面的树杆飞白自然,从树根到树枝,从主杆到顶尖,都明暗分明。树杆树枝线条清晰,线条特别醒目,左边一组松树,近处老树、大树,阳面从树枝到树杆、到沿线下来树根,却是明亮处,明处看树根如鹰爪,拴住大石,树杆的油结疤处都是明处,如掉一颗针在阳面都能清楚相见,再是石头的明暗,明处石头与暗处相映衬,展现了暗处石头深邃,铁铸山,白云飞,流动泉,万壑松这种山水画冲满阳刚忾气。

《万鹤松图》是水墨山水画,观其画原本是赋色的,是青山绿水前面松树用青绿色加褚石勾染而成,树叶是石绿加石青染成,岩石是褚石与墨色相染,成了较柔和岩石颜色。

群松是入口树的第一景色,松树独具新意。群松的左部五棵松树是阳面,树杆醒目,第一棵近松设计巧妙,树根似龙不一样,树这根有十五次转折每一次转折都巧妙自然,到树根抓到坚硬石缝里时,每一组松根如鹰爪抓地,地石的坚硬,树杆的坚硬,形成了尖锐的对抗矛盾,石头是铁壁大磐石,在这样的地里。生长出来的松树真是绝处逢生,这也是表示了那个时代,封建帝王看来是荣光宝座,乘胜庄严,实际只是空虚的。只有大地江河、海洋,与一个宇宙一样是永远的,大地的森林、树林、青山应是美好的,青树的百折不饶,青松的曲折多伤,有伤皮、伤杆,真是累累伤痕,表示着百姓是有百般苦,人间有百处伤,这种伤,这种痛,不影响他们顽强向上,奋力拼搏,也预示古老民族是坚质与坚毅。

松树用重墨粗笔勾树杆,加一些鳞纹,再用浓浓不同的色彩晕染,显得苍劲浑厚,松用墨色写出他的风格,用笔挺拔爽利,线条冲满劲力,一派繁茂丰盛、郁郁葱葱的景象,松林中树阵密布处又不能透风,稀流处可奔马。每个步骤的细节处理都是独具匠心的,浓密的松树后面有瀑布流水,清晰可见,为山水增添了新清气势,岩石的暴露处不时有松丫遮挡,又展示了松的美丽,又衬托岩石峭壁险峻,展现生气勃勃的局面。

瀑布直流,增添画面静雅曲折婉转又从高山倾射,又增添了高山流水的绝唱美,静听飞驰倾斜声,好像仿佛听见美妙交响进行的乐章。这种前有激流、险难,后有瀑布流水,使人感到油然生敬,豁然开朗,近处这处的水流动使景物、树、石、天混成一体,山体是宁静肃穆的,同时也增添了虚实对应,画而显得更加的灵动。

树的画法,更别开生面,在以前全景的山水画中,树的比例不可能太大。此图中,树的干、枝、叶皆清晰,线条特别醒目。松树其树干和树叶皆以浓重而粗阔的墨笔勾出,然后填以淡色,浓浓相比,突出了线条的分量,松树干,勾出后加鱼鳞皴并染浓淡不同的颜色。松叶用犹如钢针一般的线条勾后再用青绿色加勾,显得丰富而有层次。

松树的直立挺拔,松树多寓以人的性格,显然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国家需要顶天立地的人,大树参天,立底正前方,国家也需要这样顶梁柱,这处崇山峻岭也有丛林相呼应,大树小树都挺拔修直,为国守门,为家立正、忠校、忠贞。这种树直立挺拔,曲折遒劲是饱经风雨,历经时间磨炼,成为千秋古木。

这山重重叠叠的树木,环抱至山峦间,树木繁茂,这种山水也充足于这个时代前沿审美时尚,并开阔新的视野,取古人笔墨精华于古典的继承,融入当时的审美情趣,这是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笔墨苍劲的表现。

《万壑松风图》是古文明的载体,提倡增爱自然,天人合一,将山川河流,寄寓人的情怀,观古天地,登高望远将自己心境与天地融合,吾自然之道造化鬼斧神工的巨著《万壑松风图》,左有水流下松壑而出,右有流水下宫阙而出,下段石坡皆为劈皴,上段峰顶盖用侧笔直皴,画法清润,结构高妙,为李之神品。

他的画主观成分居多,山石、树木,似乎只是借以传达主观情绪的色象,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斧劈皴的激荡情绪。

元人饶自然《山水家法》评“李唐山水大劈斧皴带披麻头,小笔作人物、屋宇,描画整齐。画水尤得势,与众不同。南渡以来,推为独步自成家数”这是对李唐绘画最好的总结和评价。

李唐早期在崇古的气氛中创作,他崇古、募古,连自己的名和字都带有浓厚的崇古气息(日希 古意为对古景仰),这也和北宋画院的禁锢有关。可以想象,他如果一直在北宋画院中,他的天才是无法发挥的。实际上,北宋画院中并没有培养出多少著名的画家。金人入侵,一切正常的秩序遭到了破坏,人的心受到了挫难和激励。画家遇难,但也失去了羁绊,所以,李唐脱离画院后,可以完全摆脱古法,直抒胸臆,放笔表现他自己的刚猛之气和不折之节。南渡后,即李唐后期的画,全出于创新,确实出于他的独创,乃是前无古人的。

从崇古、摹古、全似古法,到独创、全无古法,这就是李唐的艺术道路。

李唐画派的影响,在南宋末就因僧人的往来传到了日本。到了15世纪前后,李唐画派在日本影响愈大,并形成一个画派,在画史上颇负盛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