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僧人为何都姓“释”?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佛教僧人为何都姓“释”?

东晋高僧释道安(公元312—385)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出生于卫氏名门的儒学世家,年幼失去双亲,由表兄孔氏抚养。他天资聪颖,七岁读书,过目成诵。十五岁即通达五经六义,后研习学佛法。十八岁出家,师父命他先去田间劳作三年。

道安勤恳,吃苦耐劳而毫无怨言。三年后,道安向师父请求借阅佛经。白天他带经下田,当晚即能背诵,一字不漏。其师惊异,方知他异于常人,送他受具足戒,并允许他出外任意参学。

那时人都传说高僧佛图澄神通广大,可预知未来,邺城民众对佛图澄非常敬重,甚至不敢朝他所在的方位说坏话或吐痰。于是二十四岁的道安拜别师父,长途跋涉去拜访佛图澄。当时佛图澄已过百岁,与道安相见投契,不知不觉两人竟谈论了一整天。后来佛图澄就留道安在寺中学习佛法。

道安长得又黑又丑,佛图澄弟子称他为“漆道人”。佛图澄说:“此人有远见卓识,你们这些人难与他相比。”讲经时,佛图澄让道安作复述,众僧不服,待道安复讲时,他们纷纷提出许多疑难,结果道安挫锐解纷,行有余力,四座震惊,时有“漆道人,惊四邻”之美誉。

作为佛图澄大师最得意的弟子,道安名声远播,成为北方的佛教领袖。他信众极多,其时河北人口的一半,都是他的信众,跟随他身边的弟子多达五百多人。道安僧团是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由汉人领导的第一个僧团。

道安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奠基者,他被称为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人,中国僧人的服饰、饮食、仪轨的中国化,都与他有关。道安也是中国僧制的首创者,他制订《僧尼轨范》,使僧众言行有了制度上的宗依,此制范一出,天下的寺院都跟从遵守。

为什么僧人一般都姓释?这也是与道安有关。魏晋时代,僧徒多以“支”“安”“竺”“康”为姓,或标其所生之国名,或袭其师姓。拜佛图澄后,道安姓竺,那自己收的徒弟姓什么呢?道安认为,佛门至尊莫过于释迦牟尼,“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乃以释命氏”,就以释氏为姓。当时此说未得众僧首肯。待《增一阿含经》译出,其中有“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之语,众僧始信,从此,僧人统一姓“释”,遂成为固定的方式。道安的创举,开创了佛教僧人统一姓“释”之先例,使僧人的姓氏中国化,一直延续至今,并影响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